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医共体 浙江 宁波 315500
笔者根据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的特征性表现,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采用参芪附子细辛汤辅助西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医共体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确诊为气虚血瘀型PDN患者94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治疗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2~77岁,平均56.84±6.50岁;糖尿病病程6~19年,平均11.32±3.58年。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4~78岁,平均57.27±6.29岁;糖尿病病程6~20年,平均11.71±3.6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中有关PDN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2]相关标准,制定PDN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主症:肢体无力,伴麻木或刺痛感,夜间疼痛加重;次症:神疲倦怠,气短懒言,感觉障碍,自汗畏风,腹泻或便秘;舌脉:舌质黯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PDN的西医诊断标准,且辨证分型属气虚血瘀证;②年龄在40~80岁之间;③血糖控制稳定者;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颈腰椎病变、脑梗死、颅脑肿瘤、酒精中毒等其他病因造成的神经病变;②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史,或严重感染病史;③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④近期双手指、双足部及双下肢皮肤破溃或感染者;⑤对本研究药物治疗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规律运动以及个体化的降血糖治疗,同时监测血糖变化,使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mmol/L。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生产厂家: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290),0.5mg/次,3次/天。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芪附子细辛汤辅助治疗,方剂组成:生黄芪30g,制附子、当归、川芎、枸杞子各15g,人参、红花、桃仁、桑寄生、鸡血藤、杜仲各10g,川牛膝、全蝎各6g,细辛2g,蜈蚣3条。水煎至400ml,1剂/天,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①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应用肌电图机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②血清学指标: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分离获得血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脂联素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③安全性检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指标。
1.6 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显效为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腱反射恢复或明显改善;有效为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肢体疼痛或麻木等感觉有所改善,腱反射有所好转;无效为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甚或加重,无腱反射。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所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上述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治疗组 47对照组 47腓总神经41.08±2.32 45.75±2.62▲△40.73±2.27 43.35±2.5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MCV正中神经36.23±3.42 42.48±3.53▲△35.80±3.53 38.31±3.78▲腓总神经35.98±2.74 43.67±3.45▲△36.37±2.65 40.72±3.29▲SCV正中神经38.48±2.19 44.19±2.74▲△38.25±2.37 41.84±2.8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脂联素和BDNF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NO、脂联素和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脂联素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脂联素和BDNF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脂联素和BDNF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BDNF(ng/L)1.58±0.43 3.27±0.52▲△1.61±0.38 2.54±0.45▲组别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O(μmol/L)45.62±5.43 76.48±8.07▲△45.24±5.81 62.15±7.66▲脂联素(mg/L)5.18±1.27 9.54±1.87▲△5.14±1.31 7.35±1.54▲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变化,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出现自发性、顽固性疼痛,疼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在夜间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PDN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异常以及免疫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神经营养和免疫调节治疗,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祖国医学对该病并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当归属于“消渴”日久而致的“痹证”“血痹”范畴。本病多由于患者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血亏虚,气虚无力帅血行而致瘀,脉络失养而发,故气阴两虚、血瘀脉络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本病病位主要在肢体筋脉,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瘀血、寒湿为标,故而治疗上应补虚泻实,标本兼顾。
本研究采用参芪附子细辛汤治疗PDN气虚血瘀证。方中黄芪、人参补元气、助运化、输精微,使气旺津生,气生则血旺,祛瘀而不伤正,两者共为君药;制附子温阳散结、回阳救逆,细辛透表散寒、止痛通络,与黄芪、人参合用,相得益彰,两者共为臣药;川芎、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止痛;牛膝祛瘀血,引药下行;枸杞子、杜仲、桑寄生益肾助阳;全蝎、蜈蚣搜风通络。众药合用,起到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快,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参芪附子细辛汤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说明该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内源性NO可以保持血管内皮功能的完整,保持血管的舒张活性,减少血栓形成,有效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脂联素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其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PDN机体代偿机制的重要表现。B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以发挥营养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当上述三种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后,可以使得其诱导的相关良性级联反应增强,改善机体缺血状态,起到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NO、脂联素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参芪附子细辛汤能有效改善神经组织的微环境,增强对神经纤维的保护功能。
综上所述,参芪附子细辛汤治疗PDN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能上调血清中NO、脂联素和BDNF的含量,增强对神经纤维的保护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