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啸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引汉济渭工程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级别为Ⅰ等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为引汉济渭工程的两个水源之一,主要承担供水、调蓄功能,兼顾发电任务,是整个调水工程的调蓄中枢。电站设有2台常规水轮机、2台可逆式水轮机及2台供水管线。
电站发电及供水设置为φ4500mm压力钢管,设6个并排支管,与主管垂直,支管分别接两台可逆机组、两台常规机组、两个供水阀系统,4台机组布置于电站主厂房内。供水管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有流量计、上游检修蝶阀、调流调压阀、下游检修用偏心半球阀,管道末端通过“S”弯管接入导流洞。流量计、上游检修蝶阀布置于电站厂房安装间的阀坑内,调流调压阀、下游检修用偏心半球阀布置于下游供水阀室。
为满足在电站检修工况下正常供水功能,需采用超大口径阀门,要求供水系统末端阀门能够在高水头工况下实现快速启闭功能,同时阀门流阻小,密封磨损小,检修方便。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偏心半球阀作为末端控制阀。阀门为PN16,材质为WCB,为满足工况使用要求,将阀门实际按照PN25进行壁厚和配件的设计。为了确保设计万无一失,采用ANSYS Workbench对阀门进行有限元分析。按最大压力PN25对其进行校核。
DN2000偏心半球阀的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偏心半球阀设计模型
仿真参数包括时间(s)、距离(mm)、力(N)、应力(MPa)、质量(kg)。
仿真分析环节计算时均采用直角坐标系。
球座、阀体、阀盖材料为WCB(美国的铸钢牌号),对应国内铸钢牌号ZG230- 450,在仿真分析环节中ZG230- 450的材料参数设置参照《中国工业材料大典》。其中,密度为7830kg/m3,泊松比为0.31,弹性模量为210 GPa,屈服强度为230MPa,抗拉强度为450MPa。
阀座、球面材料为A105,密度为7850kg/m3,泊松比为0.31,弹性模量为210 GPa,屈服强度是250MPa,抗拉强度是485MPa。
PTFE密封圈为聚四氟乙烯,密度为2200kg/m3,抗拉强度是25MPa。
由于实体模型比较复杂,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不可能完全用实体模型进行分析,应在保证结果不会产生较大误差的前提下,忽略工艺结构和一些不重要的圆角、小孔等细节特征,将实体模型简化,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软件计算工作量,提高计算速度。本次分析中,偏心半球阀划分网格后的单元数是541658,节点数是1943115,偏心半球阀的有限元网格如图2所示。
图2 偏心半球阀整体网格图
考虑到偏心半球阀的实际使用情况,在仿真分析时约束阀体底座X、Y、Z三个方向自由度,约束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偏心半球阀底座约束示意图
对偏心半球阀施加载荷时,考虑到正常工作状态和极限工作状态两种情况,正常工作状态对应的压力为1.0 MPa,设计压力为1.6 MPa,极限工作状态对应的压力为2.5 MPa,这里只对2.5MPa下的模型进行介绍。
(1)工况一:阀门关闭,水流被阻断,所受压力为 2.5 MPa
通过Workbench对偏心半球阀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求解,可得出阀门关闭,水流被阻断,所受压力为 2.5 MPa时的等效应力、变形分布云图,如图4—8所示。
图4 工况一 偏心半球阀等效应力云图
图5 工况一 偏心半球阀等效应力剖视图
图6 工况一 偏心半球阀变形云图
图8 工况一 偏心半球阀水流方向变形云图(剖视图)
由图4—8可知,工况一时,偏心半球阀所受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端盖外壁面凸台处,最大值为127.3 MPa,远远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偏心半球阀所受最大变形出现在球座中心处,最大值为 0.324 mm,满足许用要求。
(2)工况二:阀门开启,水流通过,所受压力为 2.5 MPa
通过Workbench对偏心半球阀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求解,可得出阀门开启,水流通过,所受压力为 2.5 MPa时的等效应力、变形分布云图如图9—12所示。
图9 工况二 偏心半球阀等效应力云图
图10 工况二 偏心半球阀等效应力云图(剖视图)
图11 工况二 偏心半球阀变形云图
图12 工况二 偏心半球阀变形云图(剖视图)
由图9—12可知,工况二时,偏心半球阀所受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阀体下内侧壁面孔处,最大值为198.7 MPa,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偏心半球阀所受最大变形出现在阀体上侧壁面处,最大值为1.166 mm,满足许用要求。
综上所述,偏心半球阀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极限工作状态两种情况时,均能满足许用要求。
通过对阀门结构的受力变形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在极限工作状态时,最大应力出现在阀门开启时,最大应力在阀体下内侧壁面孔处,阀门结构所受应力,开启时大于关闭状态。
(2)通过受力分析,球阀所受最大变形出现在阀门开启时,阀体上侧壁面处。
(3)根据模型结构分析,通过测量阀门变形状态,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作为评估阀门受力及结构健康状况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