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儿童的夜

2020-04-21 10:38李璧如
珠海 2020年8期
关键词:睡眠不足气道障碍

李璧如

不够睡的童年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刚出生到3个月的新生儿所需的睡眠时间约为14至17小时,处于一生中所需睡眠时间最长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6至13岁学龄儿童需要9至11小时,直至成年后只需要7至9个小时。

儿童天然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这种睡眠所起的作用与成人有所不同。杨理荣介绍,成人进行睡眠更主要是休息,为身体养精蓄锐,恢复脑力以及修复脑功能,而儿童睡眠主要是促进脑部的发育成熟,以及神经环路和网络的连接与社会化的形成,而且睡眠对于儿童脑部发育成熟、身体发育成长,特别是智力与个性的形成都有重要关系,睡眠时间过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生长和发育。

不过,儿童睡眠不足已是普遍现象。《201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如今的孩子越睡越晚,越起越早,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当代青少年儿童存在普遍睡眠不足的情况,并且严重性随着学习阶段上升而明顯加重,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45小时,而中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82小时。这个结论不难理解,孩子们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有些孩子往往为了作业奋笔疾书到凌晨,第二天的清晨又要在雷打不动的闹钟声中起床上学,睡眠时间只能随着“晚睡早起”而减少;如今娱乐形式丰富,即使无作业之忧,孩子还可能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依依不舍,最后依然牺牲了睡眠时间,就像白皮书中所说,“加码学习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玩会手机是舍不得片刻快乐的当下”。家庭环境也会对孩子的睡眠时间产生影响,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督促孩子按时睡眠,又或是父母本人也经常熬夜,难免影响孩子的睡眠观念。

睡眠不足带来的不良后果十分明显。“我曾研究发现,高考成绩与睡眠时间呈正相关。睡眠不足影响考试成绩已是明确的,除此之外,国外曾有人进行过睡眠剥夺实验,就是当一个人刚入睡就把他叫醒,或是长时间不让他进入睡眠。实验发现,如果进行长时间的睡眠剥夺,实验对象会变得暴躁易怒,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杨理荣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睡眠不足的孩子大多脾气暴躁,学习成绩受影响,与同学关系往往不太好,不过更严重的是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其生物节律,导致身体生物功能紊乱,并且短时间难以恢复,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睡眠颠倒、情绪障碍、生理功能障碍等。”

与成人一样,儿童调节睡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卫生。除了倡导全社会重视儿童睡眠问题、减少作业负担等改善外部环境外,家长也可以从家庭内部着手,帮助孩子调整对睡眠的态度,养成良好规律的作息习惯。家长可以为孩子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督促孩子按时上床、按时起床,并且睡前尽可能把一天的事情做完,避免对孩子说一些会让他产生心理负担的话语,让孩子可以安心入睡。如果孩子睡眠质量不太好,还可以为他准备一杯睡前喝的热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可以促进睡眠。

入睡后的障碍

对成人而言,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患者一心一意以“睡着”为最终目标,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的睡眠障碍很可能在入睡后才降临。

在杨理荣的临床体会中,儿童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有夜惊、睡行症、梦呓。其中较为典型,也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是睡行症,人们习惯称呼它为梦游。据统计,睡行症在儿童中发病较多,可达1%~5%,患有睡行症的儿童会在睡眠中起身,大部分儿童起来后在室内走动,然后回床继续睡觉,不过少数儿童可能会走出室外,甚至做出非常危险的事,曾有一位9岁儿童在睡眠中爬上了屋顶,家人发现后,五六个成年人费了好大劲才把孩子带下屋顶。

既然已经入睡了,为什么人还能在睡眠中行动?杨理荣解释道:“睡行症多发于深睡眠阶段。正常情况下的睡眠阶段,特别是在深睡眠阶段,人体的肌肉活动是抑制的,肌肉放松,睡行症则是睡眠中的肌肉活动脱抑制,即本来不会有肢体活动的产生了活动。”由于人的肢体活动于觉醒前恢复,并且产生一系列活动,而人的觉醒不一定马上恢复,所以孩子在整个发病过程都可以不醒来,甚至做完这些事情后回来继续睡眠,次日醒后也无法回忆起这件事。

目前睡行症的发病原因依然不明,可能是大脑发育不成熟、不良情绪刺激等,可以通过脑电图、多导睡眠监测、头部核磁共振、血液生化检测或者遗传代谢检测等方式,查找潜在的病因。这类睡眠障碍,包括夜惊、梦呓、睡行症,常用苯巴比妥等效果良好。必要时配合心理治疗,同时要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在平时生活中,如果遇到了睡行症的状况,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入睡,并把房门锁好,防止孩子走出室外。等到儿童年纪增长,发育成熟后,这些症状会自行消失。

杨理荣还提及,在儿童睡眠障碍中,虽然不常见但比较棘手的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它一般表现为鼾声不规律、高低不等。人会发出鼾声,是因为睡觉时气道肌肉放松,气道压缩,气流通过时肌肉产生震动所致。患上这种病症的孩子入睡后开始打鼾,随即因为气道压缩、呼吸过于费力而暂停呼吸,直到体内血氧过低,身体自我保护机制就会以较大的气流冲击气道,同时发出响亮的鼾声,形成“鼾声-气流停止-喘气-鼾声”交替出现的现象,如果气道无法冲开,人甚至有可能直接从睡梦中憋醒。由于每一次冲击气道的震动都是一种微觉醒,人很难进入到深睡眠期,白天也因此变得昏昏沉沉、无精打采。同时,长期的低血氧可能还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心血管问题等,如果病情持续时间较久,还会影响生长发育。这一类病因多为呼吸道慢性炎症,如腺样体、扁桃体肿大,慢性鼻炎等等,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多运动、控制饮食与体重、避免感染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当民间说法遇见科学

睡眠是常见的,人们根据自我感受或经验描述与睡眠有关的现象,便会出现一些“民间说法”。但由于睡眠背后的医学原理不一定为大众所熟知,所以一些流传甚广的民间说法可能与科学相悖。

很多孩子会梦见自己在飞行,有人认为这是孩子正在长身体的心理暗示,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研究依据表示会飞的梦境与长身体有关。而家长们常常将孩子抱到室外晒太阳,认为此举可以促进孩子的睡眠,这种“多晒太阳好睡觉”的说法确实具有科学依据。它的原理是光照與人体内褪黑素分泌之间的联系,医学专家根据此原理提出了用光照治疗睡眠的疗法。杨理荣就曾使用光照治疗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并获得两项相关专利,“它的原理是较强的光通过眼睛,形成光脉冲信号到达脑子里的视上核神经核团,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当停止光照后引起反射性褪黑素分泌增加,从而达到诱导睡眠与抗抑郁的作用。光照治疗还可纠正睡眠节律紊乱,特别适合失眠伴有抑郁夜班倒班、时差引起的睡眠紊乱,及白天昏昏欲睡而晚上又不能入睡者。”

还有一种大众十分熟悉的说法是“鬼压床”,这是形容人在入睡前或将要醒时,意识似乎是清醒的,但身体又不能动弹,仿佛被压着的现象,多发于儿童。“‘鬼压床在专业上称为睡眠瘫痪。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见于各种年龄阶段,是睡眠时相移行过程中大脑皮质兴奋所致。”杨理荣说。睡眠时相是睡眠状态中的特定生理过程。睡眠时,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均处于低水平,如各种感觉减退、骨骼肌紧张性和腱反射减弱、内脏活动降低等,而睡眠瘫痪是人的觉醒还没完全恢复,但肢体活动恢复的速度落后于觉醒,只要等待短暂时间,觉醒完全恢复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

为了保证儿童睡眠,父母往往对孩子的睡眠用具与环境十分关心,但杨理荣不主张对其要求过多。“睡眠环境和睡具都是可以适应的,如果要求太严,或是为孩子提供过分安静的睡眠环境,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仍要保持某种条件才能睡眠,影响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这是不利于成长的。如果他们能在较吵的环境中都保持睡眠,那么长大后什么环境都能睡眠不是好事吗?”不过在孩子处于成长期时,也应注意不要让他睡太软的床垫与太高的枕头,卧室内保持通风与适当的阳光照射。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这首由舒伯特所作的《摇篮曲》是一首母亲抚慰孩子入睡的歌曲,它的旋律轻柔甜美,家喻户晓,伴随着无数幼儿进入香甜梦乡,使他们免受黑夜与梦魇的惊扰。在儿童睡眠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首由母亲吟唱的《摇篮曲》所寄托的心愿始终不变:“多睡一些吧,我亲爱的孩子,希望你拥有健康、充足的睡眠。”

猜你喜欢
睡眠不足气道障碍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睡眠不足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迟到
选择障碍症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道高反应性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