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方达
摘 要:化学实验活动设计是主题单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是科学逻辑思维过程和探究实践过程的有机结合,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确立的实验主题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规律构建化学概念,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 设计 问题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设计规划中,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设计实验课题,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带来的新的认知和感悟。在化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中,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确立实验活动的任务和题目
实验活动的任务和题目要符合主题单元设计的整体规划要求,具体课堂实验教学中进行化学实验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结合,实际实验操作和视频实验展示结合。具体设计的实验实施方案和实验操作方法,实验项目论证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和实验效益评价等。
二、实验活动设计要具有合理探究的实效性
在我们所设计的实验活动中,所隐含的化学规律和原理往往需要学生去挖掘、归纳、迁移;实驗方式选择和实验条件控制和结果之间也存在不协调性的因素,需要学生去分析、去求证。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也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进行假设并验证假设去选择寻找答案。如果教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的表现,就会淡化知识获得的过程,如果先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直接告诉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知识掌握的牢固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实验活动,使试验活动具有探究的实效性。不必去追求在试验活动中是否完整地经历了其中的几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是否达到自主探究的程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加活动的质量和取得的成效。
三、探究性实验设计要突出体现核心问题
在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上,要选择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性和基础性的概念和规律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试验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的主干和本质。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并不是一种程序化设计,而应当具有探究性实验设计,并且要突出体现核心问题,让学生通过试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练习以及运用,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酸碱会发生什么反应”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表面上是酸和碱的反应,表现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其实,通过他们对微粒子的了解,能够从深层次把握酸碱反应的本质,即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由于人的肉眼看不到这些微小的变化,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导入试验,让学生能够准确而深刻地感知这个变化的过程。
试验设计如下:用过量的酸来中和混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让学生仔细观察试验中溶液颜色发生的变化。由实验现象中红色褪去为主题,让学生讨论酸与碱发生了什么反应? 此时,教学上的难点就是微观上各种粒子发生反应的过程学生由于观察不到,所以不容易理解。因此,可以将这个变化的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描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如下面的两组图:
盐酸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主要有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当两者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而没有了,从而符合化学变化的要求,有新物质生成。
四、重视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性
在实验探究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的激发和引领,传统的化学实验是按照统一程序的齐步走,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当学生在分组实验时,通过增加实验的未知性,如果试验是符合学生思维以及认知水平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试验的具体方案,并进行实际实验操作,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验中来,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试验方案,让学生带着猜想、带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去认知,另外,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思考、探索问题的习惯,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实验活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实验探究活动设计的重点可以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探究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可以进一步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翠华.例谈融入电子白板,轻松突破初三化学微粒观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6.
[2]孟广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
[3]郭劲.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
[4]徐文芝.优化初中科学问题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6.
[5]金明爱,陈海英.高中化学教学创新之路的再思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