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娜
【摘 要】目的:旨在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探究、讨论。方法:对39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论断性手术组、附件手术组、肌瘤剔除组、子宫切除组分别包含了81例、2421例、842例、618例患者。结果:相较于其他手术组,子宫切除组有着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概率为0.56%,此类患者有22例。结论:应采取积极措施,如加大医疗培训力度,对部分解剖结构形成深入了解,熟练掌握手术经验,对手术适应症做出科学选择,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防范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小這一病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腹腔镜检查;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35-01
在我国妇科手术中,在腹腔镜妇科微创技术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大多数开腹手术也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这一手术不会造成严重创伤,患者在手术后可快速恢复,接下来,笔者将针对本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9年10月接收诊治的平均年龄为39.5±12.9)岁的3962例患者,在这群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仅为11岁,年龄最大者为78岁。依照手术类型,对所选择的患者样本群体进行划分,将患者划分成诊断性手术组、附件手术组、肌瘤剔除组、子宫切除组,各小组分别包含了81例患者、2421例患者、842例患者、618例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四组患者的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所包含的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分别使用±标准差()、t检验、率(%)、
检验来表示计量资料、对数据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对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P<0.05表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在3962例患者中,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患者占比为0.56%,累计有22例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其他小组,子宫切除组明显更高,该小组累计包含了618名患者,其中有11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78%;而在附件手术组,该小组累计包含了2421名患者,有7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29%;在肌瘤剔除组,该小组累计包含了842名患者,有4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48%,诊断性手术组中并无任何患者发生并发症。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子宫切除组显著高于其他小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主要并发症
2.2.1 累计有8例患者出现肠管损伤,对于4例直肠浆膜损伤患者、2例乙状结肠损伤患者、2例术中损伤直肠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缝合。
2.2.2 累计有5例患者出现膀胱损伤,对于3例术中发现膀胱损伤的患者,2例在术中切除DIE病灶时导致膀胱受损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缝合。
2.2.3 有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损伤。
2.2.4 累计有3例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的情况,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均发现腹腔出血,上述2例患者均再度进行手术止血。
2.2.5 有1例患者在腹壁切口时出血,术后发现有出血现象,再度进行缝合止血。
2.2.6 累计有4例肠梗阻患者,主要是因盆腔感染而引起,这些患者均在进行手术后发生肠梗阻并盆腔广泛粘连,对这些患者采用保守疗法进行诊治以后,均已恢复。
3 讨论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腹腔镜的技术也变得愈发普及,为了将腹腔镜的手术特点全面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将护理配合工作落实到位。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规律、防范措施并不成熟,而在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不但会使患者感到更加痛苦,也易于引发医疗纠纷,这就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来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进而深化相关理论知识,对手术的麻醉方法以及手术的完整流程形成深入了解,并熟悉常见的并发症原因、类型、临床表现、处理方法,术前应将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更加娴熟地进行手术,术后,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特别是在手术进行一天以内,如发现问题,应帮助医生及时处理,进而减小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经研究得知,本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占比为0.56%,经研究得知,近期以来,其发生率的降低是因医生技术的不断改善、医师的标准化培训方式,这些因素的存在,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为一项新技术,腹腔镜的使用目标在于不会使患者受到重创,使患者获得最佳预后,但如有并发症发生,则会使该手术转化为巨创手术,使患者承受无谓的痛苦以及本可避免的经济压力。因此在这一技术的实践应用阶段,应注意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脏器受损等是这一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在各类并发症中,脏器受损较为严重,各类因素引起的盆腔内广泛粘连均易于引发脏器受损的情况,例如膀胱等都均比较常见,术者自身的手术水平、对解剖差异的理解是导致患者发生脏器受损现象的核心因素,并与手术难易程度以及类型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对14例出现脏器损伤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少量患者在术后出现严重盆腔粘连,出现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有9例。海外研究文献中提到的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与本文中肠管损伤发生率较为接近,分别为0.16%、0.20%。对于8例患者出现的肠管损伤这一并发症,由于在术中均已被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缝合,痊愈后并无异常。本文中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为0.15%,比文献中提到的数值高,分别有1例、5例患者出现了输尿管、膀胱损伤,术中,患者均发现盆腔广泛粘连。术中未能彻底止血、血管受损是出血性并发症的核心因素,本文所得发生率为0.10%,显著低于文献中指出的0.68%,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能与医师手术技能的提升与培训有关。
综合以上,尽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但手术中任意一个环节未能进行妥善处理,均会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并且其处理也不如常规手术成熟,这就需要采取措施,如加大医师培训力度,对手术适应症进行合理选择等,积极防范并发症的发生,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小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苗, 李萍.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 27(7):60-61.
[2]刘岩.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健康之路, 2017(2).
[3]奚娟. 快速康复外科在妇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