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梅 鲁曰花 张群
【摘 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病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方法,实验护理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结束之后对比两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在针对性护理之后有效概率(90.77%),常规护理组的有效概率(69.23%)。讨论:对于放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针对性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the process of chemo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130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experimental nursing group. Results: effectiv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nursing group after targeted care (90.77%), effectiv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69.23%). Discussion: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isease treated with chemoradiotherap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methods is good.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08-01
前言:当前在放化疗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种护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出现并发症等不良症状,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明显。
1 一般资料
收集了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本医院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130例病患者,在进行挑选的过程中:首先,患者须当符合临床方面有关组织要求的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诊治标准;其次,确定患者需要实施放化疗手段,并且还要剔除其中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最后,实验开始之前也获取了这些病患者以及其亲属的允准。我院将这些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病患者随机的划分至两个分组,即常规护理分组之中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3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32例;实验护理组中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6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29例,两组病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0.70±3.91)岁,两组患者其个人的信息通过证实后并不存在差异性(P>0.05)。
2 方法:
2.1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分组实施传统化的护理方法,而实验护理分组则选择针对性的护理路径:(1)成立针对性护理的队伍,为病患者提供安静且整洁的病房,确保病房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流通的状态,对病患者进行放化疗的过程中还应当对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密切的关注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2)情绪方面的护理服务。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对患者及家属展开科学的心理疏通方法,一般情况下病患者都会更加担心自身的患病情况,可以为该组的病患者介绍该疾病相关的基本知识,解答患者的疑虑,使病患者能够更加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鼓励病患者提升对抗该疾病的信心。(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密切的监测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该疾病缺乏相应的基本知识,护理人员应当告诉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饮食方案,尽可能的低盐低脂,进而预防患者的肺部出现不良并发症。
2.2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针对于数据信息展开分析讨论时,具体的应用分析软件为SPSS 15.0。通过T检验对试验研究结果当中的数据展开相应的检验,选择表示计数资料,检验计数资料,我们以P<0.05认为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比不同分组患者在护理完成之后呈现的效果
通过收集实验数据可以得知,相比较以往传统的护理结果,在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之后,病患者的有效结果已经获得了明显的提升,所有的数据经过检验以后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2 关于两组病患者对于护理流程其满意程度的调查
实施结束以后,我医院对所有病患者的满意情况展开了调查与分析,实验护理分组的病患者对全部的干预流程其满意度高达(98.85%),常规护理分组的满意度(79.65%),数据通过检验之后证实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4 讨论
按照本篇文章的实验探讨数据能够知道,在通过针对性干预之后仅存在6例病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护理组的病患者则存在20例,并且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对护理流程表示更加满意,由此可见,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病患者,在放化疗中为其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发生并發症的概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万锋.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 2017(23):4376-4377.
[2]卢志兰, 汪海慧, 戴洁萍. 心理干预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6):34-36.
[3]李新艳, 周赵.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07):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