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对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启发

2020-04-21 07:48杨雅然
卷宗 2020年4期
关键词:溯源文心文心雕龙

摘 要:中国文论话语重建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无论中国文论是否“失语”,研读中国古代文论都是首要任务。《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之首,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摘取《文心雕龙》中的三句话来谈谈这本书对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启发。

关键词:文心雕龙;溯源;文章;文心

中国文论“失语症”和“话语重建”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讨论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文学理论问题,目前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认识问题上升到解决问题。《文心雕龙》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巅峰,其中的研究方法和写作原则都对治疗中国文论“失语症”有着深刻的启示。

1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画卷,文论财富浩如烟海,讲诗的有《诗品》,讲词的有《词话》,讲文的有《文赋》,涵盖各种文体的有《文心雕龙》,那为什么还说中国文论“失语”了呢?“显然,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失语症,其病根在于文化大破坏,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在于与传统文化的巨大断裂[1],曹顺庆先生的这番话应该为这个问题指明了一个方向,雖然据此就说中国文论“失语”有些草率,但需要承认的是,传统文化对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接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这也正是刘勰所说的“寻根”和“索源”。

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刘勰明确指出:“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缺少了先辈们的教训,后世对文章的探讨都只是泛泛之谈罢了。刘勰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现象,而是能够在此基础上追本溯源,有理有据地将其概括成一个理论,正是因为认真考察了前人的经验,他才能够提出这些独具特色和眼光的文论。而中国文论重建的最大难题就是“不必说当今的作家对古代文论相当隔膜,没有谁将其视为‘文苑秘宝;在现代文学理论著作中,古代文论也仅仅是作为‘为我所用的一些点缀和注脚。”[2]多数人无视《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古代文论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低估了其时代价值,只有改变古代文论边缘化的位置,仔细研读古代文论经典,才能对中国文论话语驾轻就熟,才能熟练地运用到文学现象的解释中去,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独一无二的文论话语。

2 “擘肌分理,唯务折衷”

文学理论历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正是因为当下风靡的西方文学理论的特点就是专讲理论,不谈实践,只有等它的研究者钻研透了才能准确地用于文章创作。而中国古代文论则恰恰相反,从诞生那一刻起,它就与文章创作是一母同胞的关系。“《文心雕龙》的理论有着鲜明的作品观念,即切实做到以作品为中心”“(中国古代文艺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针对性”,[3]戚良德先生的这番评判准确地概括了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不似现当代文艺学只讲空洞的理论,中国古代文论是“擘肌分理,唯务折衷”的,任何理论都要落实到文学创作上面,只有对文章恰当了,才可以称得上是有价值有指导性的好理论。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正是要挣脱西方文论的藩篱,从文章出发研究理论,然后再回归到文章本身,建立以“文”为本的中国特色文论话语。

《文心雕龙》中的这句话也在告诉人们,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要兼采各家。既不能陷入西方文论的圈套,也不能自满自溢,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正确的做法是“唯务折衷”,既然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着眼于中国,而是要拥有世界视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刘勰将儒道佛多家理论都在《文心雕龙》中呈现一样,中国文论也应以包容的胸怀,恰当地吸收外来文论的精华。“有的放矢”使中国文论有了骨骼,“兼采各家”便使其有了结实的肌肤。

3 “文果在心,余心有寄”

中国文论话语重建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至现在一直没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即使已经有了不少研究者参与其中,但是力量还远远不够。或是因为才疏学浅,或是因为问题太难,总而言之,还是缺少直面时弊的勇气和担当。

同样是面对文学流弊,青年刘勰却做出了与大多数人截然相反的选择——义无反顾地救弊。“弥纶群言为难”也好,“言不尽意”“识在瓶管”也罢,这些在刘勰救弊,试图树立文学典范的心意面前都无足轻重,“生也有涯,无涯惟智”,他愿意直面时代问题,如果世人能从《文心雕龙》中体会到作者这份救“文”之心,那么《文心雕龙》就永不会失去其价值了。刘勰是所有中国文人的“师父”,他用超越时代的眼光将自己所有的学识汇聚成这样一本了不起的著作,无论历史怎么演变,《文心雕龙》对于中国文论来说始终都是根基,对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始终具有跨时代的指导意义。

“青年刘勰对青春文心的唯美言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匮乏的。”[4]当下的我们习惯当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久而久之导致研究视野变窄,渐渐的也就忘记了为什么要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国从不缺厉害的文论家,也不缺坚实的文论基础,真正缺乏的是带有时代价值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学识浅,问题难都不能够成为我们逃避问题的理由,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我们必须要像刘勰一样直面中国文论“失语”的问题,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号召。研究《文心雕龙》,研究古代文论,不是后退,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应我们这个时代所面对的文学理论问题——东西方文化及文论冲突中的心理焦虑、古今文化及文论冲突中的立场摇摆以及文学理论和批评书写的格式化。只有以此为己任,刘勰的心意才没有被浪费,众多研究者的心意也才能开出灿烂的花。

4 总结

《文心雕龙》不仅仅为我们解决中国文论话语重建问题提供丰富可靠的文论资料,而且它还传递给我们宝贵的精神启发,刘勰和《文心雕龙》始终都会是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本文仅仅摘取了其中甚微的三句话,就能从中得到这么珍贵的感悟,更何况通读全书呢?当我们理解了其中的每一言每一语,也许中国文论将会迎来新的曙光。为此,我们都应该“感谢刘勰,有了他,摛文无虞”“感谢刘勰,有了他,余心有寄”“感谢刘勰,有了他,永不失语”[5]。中国文论话语重建是一个漫长且艰苦的过程,诚心地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其中,不求这篇拙作能小有名气,只求它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文心雕龙》等中国古代文论的兴趣,为“文”献身。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02):50-58.

[2]魏伯河.致力于中国文论的话语还原——读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J].语文学刊,2019,39(04):1-7.

[3]戚良德.《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3:34-35.

[4]戚良德.21世纪“龙学”的三大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2):93-101.

[5]李建中.文心雕龙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1-232.

作者简介

杨雅然(1998-),女,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溯源文心文心雕龙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毛泽东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
“箪瓢陋巷”典故研究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
“时务文体”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