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红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玩具是幼儿成长的伙伴。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刻认识幼儿游戏的性质、价值,掌握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与方法,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儿童游戏研究也逐渐成为儿童研究和游戏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引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
一、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与评价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师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是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使用基础。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一方面要通过创设体现一定教育意图的游戏环境间接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积极投入游戏;一方面,要通过直接参与游戏过程,指导幼儿的游戏,引导其深入,不断提高行为质量和活动水平,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幼儿游戏的现场指导
游戏对于促进幼儿发展的突出作用毋庸置疑。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并进行干预和指导,以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有效实现。如果说,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条件,以及做好游戏开展的组织工作及其计划的制订,是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外部帮助和支持,是一种场外指导,那么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介入和指导,就是对游戏活动本身的现场指导。
(二)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
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教师可以获取关于幼儿游戏的丰富信息: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喜欢的玩具和游戏设备,喜欢的游戏空间,乐于参与的游戏主题,与同伴、教师互动的方式以及有关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游戏评价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客观有效的游戏评价能推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也能推动游戏内容与情节的发展。
二、幼儿游戏的分类指导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中游戏的主要类型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和表演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经常玩的游戏,能提高幼儿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水平;结构游戏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可以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规则游戏是成人为一定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及其意志品质;表演游戏是幼儿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角色的游戏,发展幼儿的艺术语言和文学艺术的兴趣及才能。
(一)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在主题游戏“医院”中,幼儿扮演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常常不假思索,举刀就做。这显示幼儿对做手术的过程缺乏了解,当我发现这个问题时,就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开展讨论:1. 医生给病人开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2. 在开刀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医生要采取什么措施?经过讨论,孩子们了解了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知识,在以后的游戏中,孩子们自然地应用了这些知识。
(二)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
在用积木制作公共汽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造的公共汽车只有四个座位,有的孩子造的公共汽车只有三个轮子,这时我就引导孩子们说说公共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使他们能将对生活的观察应用到游戏中去。
(三)幼儿规则游戏的指导
教师把10条皮筋分给30位幼儿让他们自由玩,要求游戏结束后用笑脸和哭脸表达游戏的感受。结果10位幼儿表示笑脸,其余20位幼儿表示哭脸。哭脸幼儿表述:1. 大家拿着一根皮筋,谁都想当“柱子”,结果散架;2. 跳法不同,你跳你的他跳他的;3. 两个人当“柱子”没人来跳;4. 没人想和我一组。笑脸幼儿表述:1. 跑来跑去很好玩;2. 我争到了当“柱子”的机会;3. 我教小伙伴跳皮筋。从幼儿的感受和表述分析,由于缺乏游戏规则,幼儿体验不到游戏的快乐,就是表示笑脸的幼儿的快乐情绪也很少来自于游戲本身。
(四)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猫妈妈”肩膀上扛着鱼竿,“小猫”拎着小桶,两人静静地往河边走去。指导:教师:“有谁和爸爸妈妈去钓过鱼?”“你们是怎么去的?”幼一:“爸爸汽车带着我和妈妈。”幼二:“妈妈在路上还给我讲,现在是春天了,小草都绿了,河里的冰都融化了,我们才能去钓鱼。”教师:拿起头饰“猫妈妈和小猫悄悄对我说:原来小朋友去钓鱼的时候很有意思,你们带带我们,让我们很有意思地去钓鱼吧。”
三、幼儿园玩教具的制作与利用
玩具是幼儿生活的伴侣,是幼儿学习和娱乐的工具。玩具对游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玩教具指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使用的玩具和教具。玩教具对儿童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不仅能促进幼儿感觉器官和智力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力。
(一)幼儿园玩教具的制作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课程、教师、教育的设施设备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学习、成长,这就使得玩教具成为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玩教具的制作过程成为教师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等从理念向行为转变的重要工具。自制玩教具是指非专门生产的玩教具,是和商品玩教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自制玩教具多采用一些废旧物品(用碎布、纸箱、包装纸、塑料盒、塑料瓶等)以及一些自然物(树叶、竹子、麦秆等)材料来制作。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来制作玩教具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也应遵循几点原则:安全性原则:指自制玩教具要符合国家的玩具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艺术性与可玩性原则:艺术性与可玩性原则是指玩教具既要好看又要好玩。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表现在玩教具所蕴含的知识、概念和原理正确。经济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经济性原则指的是取材容易,成本低廉,制作过程简单;可持续发展指通过玩教具制作的活动,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态度,增进幼儿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新性原则:构思新颖,包括完全的创新和对原有玩教具所进行的超越性改造。
(二)幼儿园玩教具的利用
幼儿园玩教具的利用离不开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活动,离开了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活动,玩教具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游戏环境的创设、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提供,以及游戏的指导等,对幼儿游戏的性质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适宜的玩具,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游戏材料不仅对幼儿的游戏本身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且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也不相同。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力与认知水平、操作玩具的特点和已有的操作经验,激发幼儿操作游戏材料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提出能落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适当要求。
给幼儿游戏活动投放的玩教具,既有幼儿已经熟悉的玩教具,也有不熟悉的新玩教具,一些教师经过观察发现,游戏前教师是否介绍新的游戏材料,将会影响幼儿对新材料的选择,教师介绍新材料的方法,也对幼儿使用新游戏材料的方法有较大影响。一种新的玩教具出现,很多幼儿并不知道如何使用,教师可以激发幼儿进行探索,或在适当时机给予一定的玩法指导。
注重玩教具教育意义的开发以及玩教具玩法的效果评价。玩耍本身并不需要花钱,而是需要常识加想象。在玩教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注重对玩教具教育意义的开发,对已有的玩教具玩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提升自己使用玩教具的能力和创意,对现有不完善的玩教具进行改造,与此同时设计和制作出幼儿的发展更有价值的新的玩教具。教师在探索各类玩教具的特点和玩法、开发玩教具的教育意义时,应注意多向幼儿学习,从幼儿那里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