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上均
现在已经是公元24世纪了。在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主要标准,许多社会基层人士因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失业,陷入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城市生活也完全失去了乡村生活的参照,陷入了喧嚣与浮躁的恶性循环。一位胸有大志的年轻人,我的导演,准备制作一部纪录片以唤醒世人的田园意识、激发青年一代的斗志,同时改变地球公民前进的方向。经过激烈的争论,我们最终选定了田园诗人的鼻祖陶渊明,根据他的经历进行拍摄。为什么呢?作为我国乡村诗人的杰出先驱,渊明那些亲切的田家语言,对民族性格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文人;作为我国最纯粹的文人,对他人格的赞美,千百年来一直绵绵不绝。
摄影团队全体成员一起搭乘时光机,穿越回到了东晋公元405年浔阳郡柴桑县一个叫上京里的地方。为了尊重历史的原貌,我们藏身在各自的位置防止被古人发现。
时为秋天。林木参天的庐山西麓五柳村,是陶家族人聚居之地,田野里菊花遍布,群雁掠过长空,农舍鸡犬相闻,这就是鄱阳湖畔渊明家乡的秀色。作为地道的庐山人,他每天生活在这片纯朴、恬静的山水田园之中。就在我们默默赞叹时,忽地一阵云雾不知从何处升腾起来,迅疾拉开一张巨大的幕布,变魔术般把美景全然遮住,周边的峰峦树木瞬间随之隐去。而就在惋惜之时,一阵清风刮过,又现出起伏的山峦、弯曲的河流和袅袅的炊烟,恰如在天上俯瞰人间。
上京里有陶家百年老宅,虽然年久失修雕梁画栋不再,但也散发着祖上的荣光,属中等人家的庭院。堂前有一片林子,屋后有几畦菜园。一进家门,夫人作为嫁妆的无弦琴赫然在目。陶夫人翟氏三十多岁,面孔红润,秋风吹乱了她的鬓发。夫妻俩守着五个孩子,和睦劳作,苦中有乐。
在这个山水阻隔的穷乡僻壤,民风是纯朴的,依旧是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风俗。他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耕种,野山杂草丛生,渊明每天拓荒种豆子,加上战乱导致水利不修,完全是靠天吃饭,稀稀疏疏的豆子很难丰收,能发芽的豆苗都没几棵。他头戴葛巾帽,身穿打着补丁的粗布短衣,常常赤脚,与农夫并无两样,一路上乐乐呵呵与布衣们打招呼说笑。从大早干到傍晚,少有停歇。累了,就坐在树荫下,嘴里衔根草,回想弹奏无弦琴的美妙;渴了,就趴在水沟旁饮用甘甜的山泉。此外,赏景也是他的乐趣之一,山中云雾缭绕,阳光透过树梢,经过水珠的折射,把周围变得如梦如幻。也有路过的乡亲过来歇脚聊聊,笑声朗朗,回荡在山谷之中。夕阳西沉,一轮明月跳上树梢,渊明背着锄头,大脚板上全是泥巴,哼唱着山歌朝家的方向走去。歌声愈来愈小,但余音袅袅。我还记得有一天,夕阳的余晖洒在路上,仿佛给大地铺设了一条金毯。道路两旁草木茂盛,露水打湿了他飘飘然的衣服,他轻轻地掸了掸,戏说道:“清清爽爽,如此甚好!”随即又迟疑了一下,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夫人翟氏不仅勤劳,而且与丈夫趣味相投。做饭洗衣,种菜喂鸡,笔墨伺候,一天到晚忙碌着。估摸丈夫要扛着锄头回家啦,她就和孩子们老远就站在门槛上远眺,或者听到他的声息,赶紧温一壶酒……炊烟又起,飘向月夜。一家人喜欢吃鸡,渊明善于杀鸡。要是来了客人或者犒劳孩子们,宰鸡是必须的。一家人最担忧的是夏天的暴雨或冬天的冻雨,夜晚躺在漏风的屋里,心里最揪心的就是地里的庄稼。若铺天盖地袭来,作物必将打得七零八落,瞬间变成一片荒草。
入夜,渊明放下农具,走向笔砚。伴随着窗外的蛙声,他挥毫运思,直到夜幕四垂,满天星斗。他一反官方的文学标准,生活向他呈现什么,他就写什么,写鸡写狗,写桑麻写炊烟……他字迹潦草,夫人和到访的朋友常常为他换纸书写,并汇编成册。
他的诗明白如口语,识字的农夫都能够吟诵: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難道渊明真的仅仅是为了让识字的农夫看懂他的诗才把诗写得这么通俗明了吗?不,不是的。他只是想用一种更简洁的方式,向万物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向往的但是不被时人理解的生活方式。对于渊明来说,无论置身何处,他都能悠然自如,并与身边风物、寻常景观浑然一体。他告诉我们,房前屋后皆风景,而不在乎须是名山大川。试问古今人类,能够达到他这境界的,还有几人?摄制组的成员读罢此诗,面对此情此景,无不感慨万千,有的甚至潸然泪下。反观现在,人们全跑到城里,累死累活工作,还不是为了个“上流人士”的头衔和那些虚幻的功名利禄?!最后,心态扭曲了,甚至崩溃了,还不知道甩掉心里的包袱轻装前进,去发现生活的美。对于这些人和事,渊明的行为就是一服清热解毒醒脑的最好良药。
遇到天气炎热,渊明就坐在木凳上斜倚柳树读书,偶尔抬头看看庐山,望望停云,摸摸儿子们的脑袋……他读完孔子,读老庄,读屈原,读《山海经》……他何尝想到,他自己就是一代宗师。几个月的躬耕,渊明的皮肤变黑了,肌肉松弛了,和邻里老农完全一样了。遇上农闲日,渊明还携妻带子,或邀三五好友,或与来访的官员朋友,经常去一个叫康王谷的地方游玩,那里溪水潺潺,桃花遍野,美不胜收。
乡村天地广,山上,河边,树下,墙内……弥漫着自然的气息,弥漫着世俗的温情。大家自给自足,任凭浔阳城打得天翻地覆。渊明过日子,和乡亲们在一起,干活,喝酒,串门,待客。干活时各忙各的,闲暇时则这家请那家邀,哪家有酒就喝他一通。一群布衣眉飞色舞,今日走这家,明日奔那家,渊明在他们当中,偶尔还教教农家小孩识字,或去裁断村里的纠纷,大多免费服务,间或去小孩家吃顿酒,间或就将省下了的诉讼费拿来买酒喝……喝酒的由头总是层出不穷。
遗憾的是,四个月过去了,摄制组刚刚适应并开始沉浸于乡间美景,也逐步寻找到了心灵的安顿之处时,不料浔阳方向又闹起兵乱,硝烟不断,军阀追杀起义军,双方恶斗,百姓逃窜,也打破了上京里的祥和与欣悦。摄制组的一位成员还险些被抓去当了壮丁。为了逃命,摄制组不得不终止任务,决定先行撤退,回到了公元24世纪。他们拍摄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夕阳西下的渊明荷锄而归,沿着田坎路光着大脚板大步走来,田野一望无际,渊明渐行渐远,融进一片金光中……
回到24世纪,导演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剪辑与配音,过了一个多月,这部纪录片的前五集终于首次问世。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政府甚至停止了对部分城市的拆建,并准备尽可能地改造为原生态社区,让失业人士免费居住以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一天,我看着我家全息棚里投影出来的阳光明媚、百花齐放的小花园,禁不住笑了。虽然这只是个互动程序,但这里的一花一木,都是我一天天亲手栽种的。
同时,拍摄的时光总是让我意犹未尽。我既为渊明一家人将来的生活感到忧心忡忡,又恋恋不舍陶醉于庐山脚下的田园美景,还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渊明那些弥漫在诗中的、激动人心的生活细节,我似乎在朦朦胧胧之中,也找到了渊明之诗数千年来被无数后人引用、阐释乃至传诵的奥秘:他写诗是尽兴而已,更不计较是否能够流传,语出平淡,却见真情,如同栽花种豆,一切出自天然。
不过,我和渊明之间的缘分远未结束。两个月后,我又要重新踏上征程,回到过去,按全新的计划继续拍摄。我要破解渊明之诗流传千古的全部奥秘。而他的纯朴的家乡山水以及他的恬静的田园居所,就是他的美感之源,惠及了后世的中国人。
我的使命,也还没有结束。
(指导老师: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