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霞
近年来,甘肃省肃南县着眼盘活农牧村存量资源、资产和人力资本,下大力气深化农牧村“三变”改革,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构建起以农牧民为主体、以股权为纽带,整合农牧村、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要素的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全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因村施策强化各方协作,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全县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比重达到45%以上。截至目前,全县4个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甘肃省著名商标”2个,形成了以高山细毛羊、牦牛、马鹿、小杂粮为主的特色产品体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日趋鲜明。明花乡双海子村注册成立了沙海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牧户以资金入股,完善入股和分红机制,农牧户以每股500元的形式入股村办合作社,现已入股47户4.2万元,合作社种植50多亩梭梭、100多亩文冠果和200多亩优质牧草,实现了合作社和股民利益最大化。上井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村集体资源,将柳古墩滩3750亩耕地整体流转给甘肃上锦现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将农场收入以股份的形式分配到户,逐步构建“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股权形式,探索形成“保底分红+股份比例效益分红”的分红方式。马蹄乡大泉沟村飞天刺绣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自主设计开发80多种民族手工刺绣产品,销售市场拓展到五个省十几个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周边300余名妇女实现就近就业创业,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
二是盘活资源要素,激发集体发展活力。以完善农牧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大河乡西柳沟村、康乐镇榆木庄村在先行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三变+帮扶+集体资源”“三变+特色产业”“三变+合作社”等模式。大河乡金畅河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社员达71户,全村流转土地950多亩,采取“土地流转挣租金、劳务务工挣薪金”的经营模式,引入企业种植马铃薯、藜麦,预计年底户均分红3000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大河乡天桥湾、营盘村联合成立天营禾源蔬菜有限公司,与张掖市禾源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合作,集中连片流转150多亩土地种植高原夏菜,每亩耕地租金400元,通过土地流转,使企业获益的同时,就近就地解决村上劳动力就业问题,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除租金收入外每年人均增收近9000元。白银乡东牛毛村和西牛毛村联合成立阿图沁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以喀尔喀蒙古特色村寨的23座蒙古包宾馆及公共设施折资入股,与深圳野果投资公司联合经营,创立了农牧户参与分红、农牧村集体增加收益的双赢模式。
三是创新扶贫模式,探索扶贫资金入股。整合归集扶贫资金247万元,变“输血”为“造血”,为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投入40万元作为股金,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益分配机制,每年按8%利润分红,每村每年至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有效激发了承接主体与农牧村发展的积极性;为47户相对贫困户按每户1万元的标准投入扶贫资金,将扶贫资金量化为农牧民持有的股金入股经营主体,每户每年可分红800元,使一次性投入变为持续性增收,形成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2019年,将农牧村“三变”改革与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相结合,整合扶贫开发、民族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先后投入3500多万元,修建农牧村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等,打造以康乐镇榆木庄村、大河乡西柳沟村、白银乡东牛毛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特色村寨、农耕文化村寨和旅游示范村,形成的固定资产项目、经营性资产,通过折股量化分红或固定收益等方式,增加村集体和农牧民的收入。
(一)宣传引导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农牧村“三变”改革是一项全新工作,加之目前仍处在先行试点和探索推进过程中,由于缺乏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使得基层干部及农牧民群众对“三变”改革的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农牧民作为改革主体,不清楚自身在改革中的位置和作用,对新生事物存在顾虑,担心损害自身利益,参与意识不强,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一时难以形成有效的改革动力。还有些干部对改革政策把握不准,不清楚变什么、怎么变,对改革工作存有疑虑。
(二)村集体经济乏力,持续增收后劲不足。肃南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牧民对畜牧业传统产业依赖度高,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足,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富民产业还处于培育萌芽阶段,村集体经济积累主要依靠集体草场草补资金和草原流转收益等,如果剔除集体草场草补奖励资金因素,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比例将达到70%以上,没有较好的集体经济项目,也没有可入股量化的经营性资产,全面推行农牧村“三变”改革工作难度大、制约因素多。
(三)产业特色不明显,承接经营主体缺乏。肃南县虽现有农民合作社280家、家庭农场218家,但真正做大做强的很少,除一些运行规范且效益较好的专业合作组织外,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可参与改革发展的经营主体和承接主体很少,真正能得到群众信任且经营水平高的企业不多,“三变”改革缺乏利益承接主体。加之现有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的品牌带动效应不明显,农畜产品深加工能力滞后,难以摆脱“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传统,全产业链构建、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还有许多短板和弱项。
农牧村“三变”是一项全新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结合农牧村实际情况,积极稳妥推进,确保农牧村“三变”改革有序有效推进。
(一)培养中坚力量,保持改革活力。切实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种养大户、农牧业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等改革关键人群的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组团到改革先行地区考察,现场了解改革模式和发展方式,强化创新意识,引导他们知晓“三变”、支持“三变”、参与“三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效,以真金白银的改革红利,合力形成改革的中坚力量,带动“三变”改革梯次推进。
(二)培育特色产业,促进融合发展。农牧民股份分红,分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的增值效益。因此,农牧村“三变”改革要有好的产业依托,以农牧村基础产业为核心,以“延链补链”项目建设为引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农牧村“三变”改革提供产业支撑。要创新“‘三变’改革+”经营机制,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重点打造一批生态良好、产业发展、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通过打造改革样板,推动“三变”改革由“盆景”变“风景”。
(三)壮大经营主体,引导联合经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是“三变”改革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通过经营主体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带来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的问题。要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在农畜产品规模化种养殖、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上引进、培育、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引导农牧民、村集体和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生产企业与合作社、农牧户合作融合,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推进市场主体与农牧户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