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记者的转型与突破

2020-04-20 12:09叶陈芬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融媒体创新

叶陈芬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进入“快车道”,传统媒体记者在这辆疾驰的高速列车上也要以全新的融合思维和创新意识,践行“四力”的要求,积极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实现自身的创新与突破,在融媒体时代开疆拓土,践行这一时期的媒体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新闻记者;转型与突破;创新

一、新闻采编的工作特征

(一)新闻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融合

在传统新闻报道工作中,人们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获得新闻信息,获取信息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生态环境。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载体变得日益多元,人们通过摄影机、电脑、手机等多种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获取想要的新闻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随时随地的接受新闻讯息。传统新闻记者和普通的新闻见证者也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数字化设备采集相应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料,及时有效地将信息传播到社交网络上,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闻生产力的发展,让新闻采集、传播工作变得便捷、省时、省力。例如,在两会报道期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就以“两会新闻视频彩铃”“100秒”系列微视频、行李箱H5、云聊两会、“屏”论热搜等碎片化新闻产品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手段对两会实况进行报道。

(二)新闻信息呈现海量化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进步提升了新闻生产力,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渠道日益增多。更多的业余新闻传播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甚至忽略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社会影响。这就导致呈现在传统新闻记者面前的是海量的新闻信息和多样的信息来源,需要以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去对大量的新闻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以专业化的眼光去评判新闻的真伪,在优化处理新闻讯息的过程中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在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形态进行高度融合,他们各自发挥优势以不同的表达方式生产出多角度、多形式的新闻产品,以全新的新闻传播样式给受众带来丰富的媒体产品。例如,《南方都市报》的写稿机器人一经上线,就迅速抓取新闻信息,完成首篇春运报道不到一秒时间。

(三)沟通、互动、分享的互动方式明显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传统纸媒新闻记者要求具备精专的个性化特点,撰写具有独到见解和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作品,提升新闻作品的温度和力度,以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价值被重新定义,要求传统媒体记者以互联网思维和社群运营思维融入新闻报道中。传统新闻记者的新闻活动要兼顾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在追求实效性、真实性、高质量的同时,还要推送符合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新闻产品,以迎合融媒体时代受众要求进行信息沟通、互动、分享的新需求。因此,碎片化的新闻产品层出不穷,短小精悍的新闻“快餐”要求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转变报道思维,弱化自身的个性特点。浙报集团在报道香港回归20周年新闻中,就以H5技术制作《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一起来种紫荆花》的可视化新闻产品,让读者点击手机屏幕就可参与紫荆花的播种和开花的过程,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性,提升用户粘性。

二、新时代传统纸媒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一)全局意识,大局观的政治素养

即使报台网融合的步伐较快,但传统纸媒尤其是党媒仍然承担着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重任。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体传播环境,需要以大局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媒体融合时代的各种新闻现象,坚守传播的底线和职业准则,关心关注受众的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己任。传统新闻记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发挥脚力的作用,走到基层民众中去了解受众的真实的生活现状;发挥眼力的作用倾听受众的真实声音,架起党和受众之间的桥梁,为百姓排忧解难;发挥脑力的作用,透过现象看到事件的本质,站在党和国家、人民的角度去权衡利弊,提升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笔力的作用,写出“接地气、沾泥土、带露水”的典型新闻作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二)高度而专业的职业素养

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记者不仅要挖掘新闻内容的价值,更要以专业的职业素养去预测新闻产品的市场效果,对受众的反应进行心理预期,用融合的思维去争取新时代的话语权,轉变工作方式,制作出适应立体化传播特点的新闻产品。但“新鞋”换了,脚没变,传统新闻记者还是要深入新闻报道的一线,甚至走入断交断电的洪水现场、地震受灾区、火灾现场等进行新闻采编工作。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去克服在新闻报道中遇到的各种新困难、新挑战,本着对新闻负责、对人们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事件,不为了博得受众的关注夸大新闻事件,不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歪曲新闻事实,采写的新闻内容要经受得住检验,坚守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底线。

(三)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

在以往传统纸媒传播的时代,读者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传播渠道的单一让读者们可选择的项相应减少了。随着现代网络和手机移动客户端的发展,打破了以往的传播格局,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工具的使用者,传播者和受众者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各项新闻活动,受众也有了个性化的需求,要求更多的受众体验。

因此,传统新闻记者要更新理念,以服务意识指导工作,兼顾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即时提升技术素养,懂得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设备,给受众提供丰富的新闻产品。例如,在以往的两会报道中,传统纸媒记者主要参与传统的新闻稿件策划、采写等工作。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工作者纷纷尝试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将虚拟演播室搬到会场,进行现场直播等工作。这就要求传统纸媒记者不仅要了解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的采编工作性质,还要掌握全新的采录播设备的技术原理,能熟练地使用最新的采录设备采集新闻现场的实况,以互联网思维进行新闻采访工作,兼顾现场的互动性,及时高效地将新闻内容传播出去,提升宣传报道的时效性。

三、新形势下传统纸媒记者的融合转型之路

(一)主动转换角色,适应新形势

新兴媒体迎合受众的需求,以碎片化的海量新闻内容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新闻视听感受。媒体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趨势,传统纸媒记者要认清形式,勇于打破以往的工作惯性和认知障碍,适应不断更新的形式,主动及时地转变角色,才能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之路。

新闻记者传统的工作内容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新闻稿件的采写工作将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新闻记者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碎片化的新闻内容进行整合、核实、解释分析、推送共享等工作中。新闻记者只有具备挖掘新闻信息、整合新闻内容、进行专业性研究报道的能力,才能在媒体融合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记者要把握住核心竞争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服务意识指导新闻工作,才能将以往的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变为新闻信息服务者。为给受众带来优质的新闻服务,进行新闻策划宣传工作,用多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二)以创新推动融合,转变思想

传统纸媒体的新闻记者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性,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积累,且能够综合把控新闻报道的角度,准确及时传递新闻信息,完成日常新闻报道工作。但是,对于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宣传报道工作,传统纸媒记者还尚处于摸索阶段,对新形成的媒体形态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认知。因此,需要传统纸媒的新闻记者在坚持传统新闻报道专业性的同时,还要树立融合思维,用创新意识指导新闻报道工作,更新新闻报道的思维模式,努力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新闻记者运用创新思维打破以往新闻采编中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创新不同形式的采访工作,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软件进行新闻报道。同时,传统纸媒的新闻记者也要联合台、电、网等多个媒体,运用融合思维创新工作内容,发挥合力的作用优势互补,形成媒体矩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新闻讯息的发布,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三)以学习意识提升融合技术能力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更多更新的先进技术将运用到新闻采编工作中,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的VR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物联网信息技术等,都将走入受众的实现,推动新一轮媒体融合的发展与改革。

传统的新闻记者首先要主动学习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熟练地掌握媒体转型过程中各种先进的节目制作采录技术,把自己打造成开放性和研究型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才能在快速更迭的新媒体时代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迎接扑面而来的各种挑战。其次,要以学习意识丰富党报信息传播形式,熟练地使用和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打通与受众双向沟通互动的渠道,才能获取受众的真实想法,让受众对传统媒体提出改进的方向,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策划制作出受到欢迎的新闻产品。最后,还要主动关注受众热议的热点话题,深度挖掘新闻产品的内容内涵,才能熟练驾驭多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工作,活跃在媒体融合前沿。

猜你喜欢
融媒体创新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