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随着相关经济发展政策的优化和调整,产业转移已经发展成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之一,成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探究这一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情况,结合相关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分析目前广州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现状,分析产业转移对于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探究广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策略。
关键词:产业转移;广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4-0091-03
对于广州市来说,近年来面临的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机遇和挑战并存,国家针对广州制定的相关发展政策以及实际地区的产业升级发展,为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于,地区招商引资,创新发展,实现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整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而就产业转移的承接来看,一些新兴的产业转移以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高端化,生产力水平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著。
一、产业转移相关研究综述
1.针对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分析
目前针对产业转移效应问题,国内学者研究多集中在因为产业转移带来的直接效应以及间接效应上,且研究也从不同角度来对于间接效应的实际形式实施划分。陈刚(2007)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产业转移对于地区发展带来的效应比较多,总结起来有七种,包括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竞争引致效应、观念更新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江小娟(2007)在研究中指出,一些外商企业自身具备直接效应,还借助技术外溢效应来对于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相关企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陈勇(2009)在研究中发现,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更为突出。邱娟娟(2010)指出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的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部分。杨维凤(2012)在研究中总结了国际直接的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显著。郝洁(2015)在研究中指出产业转移的效应可以划分成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政治效应,根据相关的传导机制来来看,也可以划分成直接效应以及引致效应,根据产业转移导致的效应划分,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效应。
2.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分析
综合国内相关学者在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分析来看,大致可以总结出两种研究类型,即对比分析法和计量模型分析法。
第一,对比分析法研究。借助相关数据分析和理论逻辑推理,针对不同地区或是同一地区不同发展时期中的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分析进行比较来看产业转移对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沈绿珠(2007)等人在研究中,将中国按照中西东划分成三大区域,通过对比这三个区域在1991年~1997年间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分布情况,对比三个区域的劳动力结构和产值结构在这一时间段中的具体变化情况,最后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变化以及产值结构的变化十分显著,总结出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秀艳(2010)在研究中,针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基于国际产业转移获得的发展成效进行归总和分析得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区吸收了转移国家带来的有形资本、管理方式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现了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江维国在研究中发现,产业转移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区的技术发展和进步,研究对比了广西地区在产业转移前后的产业结构变化,验证了他的论点。
第二,计量模型分析法研究。在研究这一课题中,国内很多学者多通过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来进行论证,探究产业转移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的影响。江锦凡(2011)在研究中,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变量进行增长模型的构建,研究1978年~1999年间的重要资料和数据,对于我国承接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资本效应以及产业结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得出,外商投资促进来了我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相关的产业连锁效应以及牵动作用等促进国内资本增多,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赵红和张茜(2011)通过对于1983年~2004年相关内容数据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后续的众多研究中,也都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陈继勇在研究中基于资本供给效应以及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也进一步指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注入了动力和资本,实现了我国产业向著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了我国产业生产效率。关爱萍在研究中对于西部地区2000年~2011年的数据分析,借助经典计量以及空间计量分析法对于区际产业转移带来的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机构调整的积极影响。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都无疑一致认为,产业转移对于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起到推动作用的。
二、广州市产业转移现状
根据广州市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中,广州市经济持续向上发展,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经济增长稳定。详细来看,广州市的工业、商业、投资以及服务业等都呈现平稳的发展态势。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广州市整体的生产总值超过了16708亿元,相对于可比价格来看,增长了将近六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增速提升了约0.1%。在增长的产值中,第一产业增长率约为2%,第二产业增长率约为6%,第三产业增长率将近7%,可见,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态势更好,相比较而言,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更高,表明服务业在广州市的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1.第一产业发展分析
综合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中,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增长率分别在6.3%和5.3%,三大支柱产业的产值增长率在5.1%,其中的电子产品制造也、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医药行业等都有一定的增长,其中以汽车制造业、医药行业以及机械制造业的增长率最高。就广州市的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来看,相应行业在发展中保持着升级趋势,积极顺应智能技术和个性服务发展的需要,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比较好,产业的结构得以逐渐调整和优化。
2.消费市场情况
就广州市2018年的消费市场而言,总体呈现平稳的发展态势。在前三季度的数据统计中,地区的批发和零售业增长率增长将近12%,比上半年的销售总额有所提升,餐饮服务业增长率为5.6%,增速相对较快,“吃、用”刚需类消费保持热度,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1%、22.5%和13.1%。同时,消费需求的品质化趋势增强,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27.2%,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4%和11.3%,
3.投资结构情况
在广州市2018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中,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近7%,相对于上半年有两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落,就固定投资的结构来看,其中将近51%的投资用于建设该项目,其项目投资增长率大约为9%,而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增长率大约为4.7%,相对于上半年也有所回落。工业投资相对于此前的增长速度相对放缓,比上半年有大约9%的回落,而广州市2018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14.2%,同比上涨约3%。这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超过66%,而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则实现了1.3倍的增长,总体来看,广州市2018年前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增长,而这里增速最快的要数高新技术产业。
三、广州市产业转移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广州市的产业转移都是在地区范围内或者是省级范围内开展的,而相较而言,省级的产业转移更为突出,这是因为相关的条件和基础已经具备。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因素
在珠三角经济区中,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差异也为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奠定了基础。就广州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在其他省份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尤其是广东和福建地区,人均收入更高,经济实力强,可以将这些地区作为梯度的第一层次,其次是湖南和海南可以为第二层,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第三层,向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这种层次性的经济差异梯度能够为广州开展创业转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西部资源丰富
就广州地区来看,其西部资源相对丰富,能够满足珠三角地区经济腹地的进一步扩张,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地区一些发展突出的地区,如广东,该地区的经济、技术、人才、市场势力雄厚,可以借助其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互补。就劳动力资源来看,西南四省人口在泛珠三角地区将近48%,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从自然资源来看,西南四省地区的自然之源丰富,矿产资源充足,磷矿、煤矿资源储量都比较高,且有色金属储量也很难打,是中国十大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这些资源上的优势都将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虽然在广东重型产业发展中,水电匮乏问题严重,但是西南地区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以及能源支持,能够有效实现互补。此外,从地理优势来看,广州市和东南也地区依山傍水,在交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背景下,广州作为世界工业制造中心,在和东盟的制造业和技术接受方面也能够实现互补。
3.产业政策支持
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和做和发展论坛中,相关成员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为实现区域合作构建了有效的平台,正相关的合作协议签订对于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地区的产业转移都提供了有效的基础。
四、广州市产业转移发展中面临的阻碍
1.文化差异
广州地区要实现省际产业转移,需要克服内陆文化和沿海开放性文化的差异性,在内陆地区,例如湖南省,地区农耕文化突出,自给自足,相对封闭,这些地区的人们在经营中更倾向于关起关门做生意,思想保守,缺乏对外经济交流的主动性和愿望,合作意识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广州市在产业转移中需要突破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才能促进产业转移的有效实现。
2.交通问题
相对于珠三角地区的交通体系来看,相关内陆地区的交通为产业转移带来一定的阻碍,珠三角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对发展缓慢,导致连接泛珠三角区域进而港澳珠三角两地交通上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影响广州市向内陆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成本。
3.经济体制差异
在广州市,区域东部广东福建的整体市场体制发展比较健全,整体的市场化程度也很高,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且存在一些地方保护注意、地方封锁等现象,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区域统一市场构建,对于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也是不利的。
五、廣州市借助产业转移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
1.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
广州市在推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按照做大做强化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结合地区的相关优势条件,确定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着力推动化工产业精细化,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食品加工产业品牌化,家居产业个性化,羽绒和服饰产业高端化,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努力构建地区经济发展新优势,打造新引擎。要强化重点产业转型攻坚,确定化工及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和高效种养、现代家居及体育用品、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能源、康养等产业为重点攻坚产业,成立产业专班,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以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带动全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要坚持优势产业发展升级,做好优势产业转型发展工作,针对化工及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家居及体育用品、电子信息、现代物流、能源等产业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此外,要注重新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要素的聚集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落地执行,大力在高端产业中培育具有引领行业变革、产业颠覆能力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拟上市企业。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辅导企业对标智能工厂,不断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加大两化深度融合投入,启动企业智能制造行动培育计划,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工程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智能工厂、智能示范车间的申报,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实现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优势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在开展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广州地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淘汰关闭粘土砖瓦窑、小建材和两高一低企业,对污染高、安全隐患多、产品质量差、能耗不达标的产能坚决退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水泥(熟料)等过剩产能项目,技改和搬迁项目必须严格实行产能减量置换。各相关部门不得办理上述新增产能项目土地、采矿权、环评、能评、取水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已享受国家奖补资金和有关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不得用于置换。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加大环保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存在污染物超标排放、重大安全隐患和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企业,将依法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坚持重效果、要结果,不图形式、不求热闹,重点突出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人脉招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搜集和分析招商线索,组织分队灵活机动地外出招商,重点项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亲力亲为;突出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召开投资客商联谊会、座谈会,落实企业联席会制度,调动企业参与招商的积极性,吸引项目上游产品供应商和下游产品客商来洞投资;把握“长线经营”的原则,精选一批成功人士、社会名流及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同国企、中国500强等大型企业开展对接,挖掘企业在西部战略布点意图,促使项目落户广州,促进更多优势产业落户广州,为实现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奠定有效基础。
產业转移对于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广州市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在具体的产业转移中,需要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把握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把握地区的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向着绿色、低碳、健康方向发展,综合优化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环境,积极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强化地区的合作和互补,弥补自身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同时,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优势产业落户,促进整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艳,徐伟鹏,蔡瞡姿.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是否夹带污染?——基于107个城市的研究[J/OL].资源与产业:1~8[2019-11-09].
[2]王静,李雪梅.“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9):18~19.
[3]谭燕.基于区域经济学的服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评《服装产业经济学》[J].毛纺科技,2019,(09):98~99.
[4]刘莉君,康佳妮,刘友金.基于偏离—份额法的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发展类型演变特征与转/承态势分析[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2019-11-09].
[5]陈冲,吴炜聪.制造业产业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影响研究——基于西部地区26个子行业的实证检验[J].西北人口,2019,(05):104~116.
[6]项锦雯,蔡俊,鲁帆.产业转移与转出区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珠三角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15):119~119.
[7]卓乘风,白洋,邓峰.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08):53~59.
[8]秦炳涛,葛力铭.中国高污染产业转移与整体环境污染——基于区域间相对环境规制门槛模型的实证[J].中国环境科学,2019,(08):3572~3584.
[9]赵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问题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9):17~18.
[注]
本课题受“羊城学者计划”资助:广东省区域内产业转移升级对广州产业升级及自主创新效应的研究(12A025D)
作者简介:
麦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