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北京“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构建研究

2020-04-20 11:25陈清媛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摘要:精准扶贫思想提出以来,各地积极开展扶贫计划,以达到脱贫工作全面、高效施行的目标。而北京也因地制宜地提出特色的“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以精确性和时效性为显著特点,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资源,实现了较好的成果。本文选取典型的合作项目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提升精准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以期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长效扶贫机制。

关键词:精准扶贫;“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5-0125-02

一、精准扶贫内涵及发展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阶段、踏上了新征程,而崭新的思想也应运而生。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贵州考察期间强调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理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战略部署和整体布局。

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在于达到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方面的精准化。“六个精准”要求对于扶贫工作和对象进行分批分类的管理,形成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一批”阶段项目。通过对具有一定生产条件、环境极度恶劣、生态受益等不同地区进行个性化规划,因地制宜地设计扶贫项目,以达到脱贫工作全面、高效施行的目标。相较于先前区域瞄准的模式,有利于不适用同质化政策的特困地区达到脱贫目标,还可以通过制定特色扶贫计划达到真扶贫,降低因粗放型政策的不可持续性而导致的返贫。

我国已经迈入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期,而实现农村人口全部脱贫任务,消除贫困人口“短板”至关重要。扶贫事业的完成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即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而精准扶贫理念是基于我国1978年至今四个阶段脱贫工作的成果,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之下,针对粗放扶贫低质、低效问题提出的具有优越性的扶贫理念,在指导我国实现如期脱贫的同时,也对世界脱贫事业有榜样作用和重大贡献。

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的贫困人数已下降到1660万人,减少近83%,精准扶贫成效显著。然而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进入决胜时期,时间愈发紧张,将要攻克的却多是条件恶劣、症结顽固的“硬骨头”。如何进一步激发创造力,丰富扶贫模式,改进扶贫工作以实现进一步的提质增效成为了急需政府解决的重要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京市政府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实施以来已取得成果较为可观。

二、“一企一村”帮扶模式构建

2018年5月23日,北京市51家市属企业与54个低收入重点村代表参加了结对帮扶签约会,“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正式落地。“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是通过市属企业与低收入村形成一对一帮扶小组,由企业主导进行项目设计、实施、监管等全流程、多角度帮扶的扶贫新模式。在处于核心地位的项目设计环节上,企业通过入村入户调查,深度把握贫困村条件,并以扶持产业为主要手段,统筹多种脱贫措施,力求达到高效实现增收、摆脱贫困的目标。

高端农业与特色旅游业适应北京城镇人口的需求,且均为收益高、见效快的优质扶贫项目。市属企业以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为主要方向,发挥自身理念、技术上的优势,在农业方面设计出了高端农产品种植等项目,并通过搭建网络平台解决原有的销售问题;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借助对口村原有的历史、自然资源,设计运营高质量特色民宿,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企业也整合培训资源,对于低收入人口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地就业途径。在分配层面,企業与村庄共同经营、居民量化入股的分配方式,进一步完善了资金转支付机制,深化了村企之间的利益联结,有利于项目的长效发展。

北京“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以精确性和时效性为显著特点,充分调动国有企业资源,落实了“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措施。在2018年年底,已有16个村庄实现了“脱低”目标,成效显著。

三、“一企一村”帮扶模式进展

在帮扶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位于密云的下栅子村和延庆的黑峪口村分别以乡村旅游和庭院经济为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下栅子村“一企一村”结对帮扶项目

位于北京密云区山区中的下栅子村,山势陡峭,位置偏僻,农业发展条件恶劣。且由于长期贫困,村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劳动力的缺失使村庄发展更为困难。北京城建集团在与下栅子村签订帮扶协议书后,派出勘测团队对下栅子村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资源进行考察,借助村庄邻近古长城遗址等景区的地理优势,确定了以建设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增收的核心帮扶思路。城建集团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采用北京奥运村项目设计团队,带动近百位村民加入建设过程,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大城小苑”特色民宿的修建,同时完善了村中的交通、电力等多项基础设施。

在民宿的运营过程中,城建集团采取了由旗下的北苑大酒店经营团队领导带动的方法。在最初的两年内由团队代为经营,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民宿顺利平稳地投入运营。与此同时,团队对部分派选村民进行带薪培训,而后由接受培训的村民进一步带领、指导村中其他村民,在两年后完全由村民掌握民宿的经营权,实现“吸收就业——培训人员——反哺村内生产——再吸收就业”的长效机制,缓解村民待业压力,推动村庄的高效脱低和持续发展。“大城小苑”特色民宿项目自2019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截至5月底共接待游客670余人次,收入超过20万元,项目收效甚好。

2.黑峪口村“一企一村”结对帮扶项目

黑峪口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县香营乡,村民长期以经济效益较低的苹果、玉米种植为主业,截至2016年,近三成村民收入仍低于北京市最低收入标准。北京首钢集团在与黑峪口村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后,在村中建设老年食堂,解决了青壮年劳动力照顾老人的问题,释放了黑峪口村的生产力。

与此同时,集团确立了种植市场潜力大、种植要求高的进口芍药品种,走高端农业致富道路的核心方案,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村民将清除了原有老化果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由专业的农业公司提供技术,首钢集团出资购买芍药苗等基础要素,村集体以政府扶持资金入股,多方合作建设种植园区,发展庭院经济,极大地盘活了村庄的土地资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村民通过进入种植园区工作获得劳动报酬,种植园统一收购成熟芍药的模式进一步确保了村民收入来源,此外,村民每月还可收到流转土地带来的租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园区营利按资金投入分红的分配方法,为村中的脱低帮扶工作和公益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有助于实现未来村庄的自主建设、独立发展。自高端芍药种植基地正式落地以来,截至2017年,村中38户低收入农户已达到北京低收入标准线,脱贫成效显著。

四、提升精准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

1.发展“信贷+保险”模式

发展当地农业是扶贫项目的重要一环,然而规模化、高水平、价值链长的农业生产往往要求更大的资金成本。在黑峪口村扶贫项目的实施中,面对农民无法支付芍药苗成本的问题,首钢集团采取了直接出资购买的方法。然而单纯的资金投入容易导致贫困户缺乏风险意识,形成以贫为荣的消极心理。但同时,我国农业贷款长期存在“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一方面,农户由于缺乏抵押物且收入不確定性高,易出现无法偿还贷款的“死账”现象。另一方面,贷款途径与流程不明,进一步加深了农业贷款无法正常流动的问题。为保障农户收入稳定,我国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但目前存在品种少、保费率与超赔率双高的问题,出现了“政府热,社会弱”的现象,机制尚不完善。而推行由企业沟通保险公司设计特色保险产品,提供担保与抵押物,农企双方出资购买保险,保险机构保障农户信用,信贷机构放出贷款的“信贷+保险”模式,有利于打通农户、保险与信贷企业三方的沟通途径,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同时为保险机构和信贷机构的正常盈利做出保障,提升社会帮扶的积极性。极大地完善我国目前较为粗放的农业金融管理方法。做到企业引导,农户承担风险并有效转移风险,杜绝盲目地投入资金和消极怠工心态的产生。对于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快速脱贫和提高农户风险意识,防止返贫具有重大意义。

2.加强教育培训帮扶

精神脱贫是精准脱贫事业的战略重点,对于提高贫困户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脱贫不复贫目标有重要作用。但在2020年计划实现全面小康的大背景下,快速脱贫成为了主要目标,对于贫困户的教育培训帮扶由于其投入高、收益低、成效慢,往往被忽略。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顶层设计高度强化了教育扶贫对于提升文化水平的意义,而忽略了其转变贫困思想、增强竞争就业能力的作用,需要从制度设计层面做到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并重,对扶贫效果进行双重考察。同时,固有的贫困文化也增加了推进教育扶贫的阻力。部分贫困人口中存在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的心理,支持、参与教育培训积极性低。这需要帮扶者保障项目的盈利能力,真正为贫困户实现增收,用利益驱动贫困户自觉加入培训,达到扶贫、扶智又扶志的目标。

3.坚持政府引导和监督

目前我国扶贫事业极易出现政府一方唱独角戏的情况,缺乏社会与市场的参与。这一方面给国家财政增添了负担,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扶贫工作的精确性和专业性。政府应主动转变身份,由主导到引导,以监督为工作重点,避免包揽一切的现象。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和相关部门资源,同时调动以税收优惠等财政性手段激发市场的活跃性,拓宽资本技术要素来源。执行任务的下方要求政府监管审核能力的提高,政府应完善扶贫审查体系,从计划设计、项目实施、资金去向到扶贫成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同时深化扶贫方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督促二者共进共退,在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保障扶贫质量。

五、结论

随着北京“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模式的进一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理念已经深入贯彻到每个村,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扶贫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的积极配合,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前提下,发展全新的“信贷+保险”金融模式,真正解决对资金需求的后顾之忧。同时扶贫先扶智,加强教育和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让村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共同为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潘红,吴凡.沈阳市农村精准扶贫的现状及路径研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

[2]刘华,宋俊秀.精准扶贫中基层政府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7):94~98.

[3]叶怀凡.革命老区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与优化路径——基于川东革命老区的考察[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4):88~100.

[4]刘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8~25.

[5]何琼峰,宁志中.乡村旅游扶贫中农户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湖南凤凰县案例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5):1~10.

作者简介:

陈清媛,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