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8年3月美对中“301调查”及后关税连续上调,中方持续反击以来,中美间摩擦不断。对双方经贸活动都造成了极大影响。11月,经过几个月的沟通与谈判,中美达成协调,暂时停止上涨关税,但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必与中的贸易发展持续摩擦。本文在对双方摩擦表现阐述上,分析摩擦原因与影响,并对我国妥善应对与美国的贸易争端、调整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5-0036-04
一、中美貿易摩擦的体现
1.非常规性调查
美国持续进行以贸易保护为名的各类调查,譬如名目繁多的“301调查”、“337调查”以及“201调查”,对中国企业在美市场构筑限制发展的壁垒。自2017年1月特朗普成功竞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明显愈发强硬,一意孤行地力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尤其是频繁地针对中国出口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常规性的贸易救济措施,同时还运用美国国内的贸易法针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等非常规性的贸易救济调查。依据“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其认为“不公平”的其他国家贸易行为展开调查,并且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以获得贸易补偿或者消除贸易壁垒。“301调查”本质上是美国摒弃了WTO的多边贸易框架,转为发起针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制裁行为。该条款是20世纪80年代迫使欧洲和日本打开本国市场的重要工具,特朗普政府同样寄希望于通过“301条款”提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并以此施压打开中国市场。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301调查”结果签署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由此开辟了对华贸易攻势新战场。2018年4月以来,美国贸易代表发起新的“301调查”,以反制中国在云计算与其他高科技服务领域的所谓“不公平限制”;公布了长达58页的对华征税建议清单,总额涉及约500亿美元商品,主要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医药等行业。美国贸易保护另一利器“337调查”则是对其认为的在进口与过境贸易中侵犯了美国知识产权的私人厂商及其产品进行制裁,而且裁定标准只需证明进口产品的侵权事实和美国存在或在建相关产业即可。自2016年以来,美国共对中国企业发起了47起“337调查”,给中国外发企业造成了数以亿计的损失,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竞争性强的中国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2017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展开了59起“337调查”,其中22起涉及中国。2017年对中国的多晶硅展开基于《1974年贸易法》通过关税、配额等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201调查。2018年又对来自中国的洗衣机展开了“201调查”。
2.关税持续变动
美国对华关税持续增加且加税类目从重工业转向高新产业并扩大细化至基本全部覆盖。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对光伏产品和洗衣机采取保障措施并分别征收30%和50%的关税。3月,美国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所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启动25%和10%的征税。2018年4月4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至此,中美贸易摩擦进入相互关税制裁白热化阶段。美国7月6日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类目主要为受益于中国的产业政策(如补贴)、用于高科技制造的机械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此时美国已初步达成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征税限制的意图。作为回击,中国也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而4天后,因为中国加税的反击,美国开启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程序,已经涉及行李箱、轮胎、猫狗粮、电视机元件等广泛领域。经过近两年的持续税率增加,至此美对华关税已覆盖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针对美方上述措施,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在9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2018年9月24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为10%,2019年1月1日起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基本覆盖了中国出口美国的全部商品,在贸易霸凌道路上一意孤行,越走越远。
二、中美贸易摩擦原因
1.特朗普政策
特朗普政策带有浓重的重商主义思想与典型的反全球化倾向,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和福祉,不满意全球化给美国经济和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以传统的民族国家为中心,缺乏全球视野和全球意识;重视传统支柱产业。特朗普上任后调整了多项主要关于环境与税收的法规。放松了对能源开采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商界的干预。2017年12月税改法案正式通过成为法律,税改后美国实行“属地征税制”,将只对公司的国内利润收入征税,而税率大幅减少。如果跨国公司将国外利润汇回美国,只需要征收较低的所得税。既提升美国企业竞争力,又增多了美国财政上跨国公司的税收。在上任第三天,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退出TPP,而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被无限期搁置。此外,特朗普政府藐视WTO规则,认为WTO不能为美国利益优先带来任何帮助,并且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也正是由于受WTO条款保护的中国等市场扭曲国家的不公平优势。为了实现其缩小贸易逆差的期许,其在上任后已与多个国家展开更灵活的双边经贸谈判寻求更有利的所谓自由贸易机会。2017年11月访华,与中国进行磋商,并迅速取得重大成果,签下了价值2535亿美元的大单,并促进中美展开多领域的战略合作。秉承贸易新政的理念,特朗普不仅对中国发难,对前任盟友也毫不手软,显示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倾向。
2.贸易逆差巨大
中美数据统计方式不同,且贸易顺差方向不能完全反映利益方向。近年来,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且中国为其最大来源且金额持续增长。根据美国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美国对华总贸易逆差355亿美元,占美国对外总贸易逆差的62%。但实际情况则是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中计算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譬如,美方把中国香港口岸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里,但其中有很大比例是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具体来说,美国将来源于中国内地转经香港出口至美国的商品计为中国对美国出口,但与此同时美国却将经香港转口至中国内地的出口商品计为对香港的出口。若是简单地依据美方的计算方法,则无疑是进一步夸大了中美贸易逆差。更甚者,比如2017年美国企业的子公司在中国的商品和服务销售额达到2230亿美元,但是数据并没有被统计到美国对华贸易的数据中。此外,美国政府公布的贸易数据只包括货物贸易,却未涵盖服务贸易,但中国正是美国服务贸易的最大顺差国。根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结果,2009年~2019年美国服务业对华出口增长了5倍,其中仅2017年当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高达541亿美元。究其根本,美中的贸易逆差根本原因是源于全球产业结构的分布。制造业转移以后,美国将巨大的资源投入高精尖产业,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占据了绝对比较优势。综上所述,按照美方计算法统计出来的“巨大”贸易逆差并不能真实反映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收支。
3.美国国内矛盾
高端产业发展促使产业转移损害工人利益及金融发展失衡。冷战结束后,美国病态地谋求永久霸权的系列行径,再加上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影响,造成其国力损耗。近几十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下大力发展服务业与高新产业,企业为缩减成本将大量依赖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制造业转移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使其贸易逆差数额庞大且逐渐扩大,但美国高端制造业处于世界前列,正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在贸易中获利颇丰,资本收益要远远高于劳动收益。然而这些利益主要流入了企业与中投资者的口袋,却没有给工人及民众合理的补偿机制。传统美国制造产业竞争力衰退成为必然,造成了“锈带”地区就业困难和传统产业工人收入持续下降。这给政治人物以机会使选民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夺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将国内矛盾的焦点转移至中国身上,煽动对中国的敌意,并获得这些地区选民的支持。这也是特朗普主要选票的来源地。而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不断发难却又恰恰是对其选举承诺中振兴制造业与削减逆差的象征性兑现。
4.美国认知敏感偏差
按照美国一贯的强势做派,其将中国划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美国商务部在对华反倾销时,对国际反倾销法典的官方解释中规定的只有全部价格由政府决定才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文置之不理,依然“自作主张”地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且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表明,中国自2016年12月11日起,便“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并按照代替国计算倾销幅度对中国征收相应的税率。2017年10月30日,对中国铝箔反倾销调查中,按照替代国计算倾销幅度,初步裁定中国需交96.81%~162.24%的税率,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中国相关机构发出申明,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敦促美方切实履行国际业务,但美国仍认定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进一步加剧了两国贸易摩擦。
三、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1.美国贸易逆差缩减成效甚微
特朗普对中国制造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基于缩减对外贸易逆差的拉取选票承诺,然而近年来美国对外尤其对华持续扩大。而通过对外逆差增长对比2018年全年,美国对中国的逆差额为4191.6亿美元,增长了11.6%。2017年,美国对中国逆差额为3752.28亿美元,同比增长8.1%。2016年,美国对中国逆差额为3470.38亿美元,同比增长-5.5%。由此可见,仅对于特朗普大刀阔斧改革缩减贸易逆差的目的而言,其政策成效甚微,而在国际贸易中,分工主要由地区资源合理配置主导,美国自中国进口产品由劳动力导向型向科技导向型,即由轻工业、纺织类产品转向家电与高科技趋向,美国外世界整体趋向第三国家转移,而特朗普仅仅推动与催化了此变化。
中国对外进口范围扩大。截至2018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额为1203.41亿美元,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额为13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2018年总进口额为2.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在对美进口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及欧盟27国对中国出口2451.2亿美元,增长10.8%,占其出口总额的10.5%,提高了0.2个百分点,达成良好合作共赢势态。
2.美国民众社会福利遭受影响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由于多数为中低端制造品,也大多为美国民众生活必需品,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原本就是因为其价格低廉而精美耐用,加征关税后,此类商品价格必然上涨,使消费者损失国际交换利益,从而使整体福利水平下降,产生社会净福利损失。也势必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更重要的是,美国一时无法找到替代。然而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关乎老百姓的大多即为那些中高端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容易从欧洲等其他地区找到替代,并且近年来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国货品质与理念的提升,此类产品的进口减少并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民生福祉。所以特朗普政府的挑起贸易摩擦做法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老百姓在为特朗普的政策买单。
3.贸易安全受到威胁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总体处于缓慢复苏状态。本轮经济复苏主要由贸易投资推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频繁的经济与贸易交往。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對于中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明显。而特朗普上台后,其“商人治国”治理下带有典型民粹主义思想,极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视全球贸易规则,并且一味地将美国国内的法律、规则凌驾于WTO的规则之上。作为头号强国的美国对世界贸易规则的公然挑战、对WTO的漠视,无疑将会使得的WTO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与解决机制中的影响力减弱,这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的贸易安全带来为威胁。
四、中美贸易摩擦对策
1.强化创新驱动机制
虽然国内内需市场巨大,能够缓解部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冲击,但从长久来看,我国创新与科技的短板仍有巨大的隐患。这场贸易摩擦中,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主要加征关税的类目主要集中在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产品、高铁装备等,而这些领域,几乎都是《中国制造2025》中我国近年重点发展对象,而中国对美主要出口类目大多于中低端制造业如机电产品、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等类目。从侧面体现了对中国发展力的肯定与防范,但是中兴之痛和一批沿海轻工产品加工企业的严重受挫,也使我国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虽然对中国基础商品的强劲需求,反映出中国商品在价格和质量上相比其他国家的商品更具竞争力,然而此类易受国家间贸易政策影响的商品的被动,使我们更加应该促进中国制造产品向科技含量更高的方面发展,提升不可替代性。
美国一面对中国计划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加收重税,遏制中国进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一面又在核心产业对中国技术限制,可见其霸权意图,而这也恰恰提醒我们创新的重要。而我们应以美国实施产权保护为契机,强化创新驱动机制。
(1)政府引导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创新活动成果进行鼓励与奖励,没有成功的也给予支持。对于我国核心技术上的短板,联合企业与高校,集中利用全国资源来攻坚,减少我国受制范围。
(2)引导企业参与实施创新。目前各国政策也在变化,通过海外并购,技术转让等方式来获取专利已逐渐不可取。所以应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并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并健全对企业成果鼓励与保护措施。使企业提升创新理念。在领域创新与技术方面完备,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和国产化替代。
(3)牵线高校与企业合作,加大对人才培育的支持力度,建设高科技人才团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科研成果与市场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扩大经济效益,鼓励科技中介如科技园,创业园的建立来协同促进合作。
2.坚持并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
(1)善用国际机制调解矛盾。坚定维护WTO等全球多变贸易体制,积极发展双边合作,并充分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协商不仅与美国,也包括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防止矛盾深化,促进友好合作。更多地参与WTO相关贸易案件的审议,切实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以及更好地积累争端解决经验。借助WTO·亚太经合等组织等来宣传我国对外和平合作的开放政策。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积极与2019年新加入的意大利及已加盟国家合作,建立以我国为中心的贸易友好线路,扩大我国对外合作范围与国际影响力。并通过与相关国家合作以及产品替代来减少对美产品的依赖程度。
(2)积极参与国际各类政治外事物,促进国内外高校联谊合作。扩大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增强文化输出,削弱世界各国因不了解对中国产生的敌意,加强新一代对中国的好感。从影视剧,歌曲到中华文化。支持国外孔子学院设立,扩大汉语言影响范围。
3.简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打破贸易壁垒
(1)市场政策调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国内东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差距不仅在开放程度上,也在地方市场活跃程度与包容度上有极大体现。
(2)加强营商环境的便利化,管理规则化,区域合作去壁垒化发展。缩短企业民办营业执照时序,减少审批程序。依据地方市场规则调整,向全国市场法制化、透明化、可预期化方面协调,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宽进继而严管,公开透明规则,形成有效制度安排。减少地区合作行政阻碍,规避行政区域间市场分割线,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引导区域业内合作组织建立,及合作共同市场规则确立。提升产业政策精确性,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实力提升。更应推动克服不同地区的政策体制落差,促进内陆地区借助“一带一路”提升市场环境友好与包容度,鼓励支持创业与创新,助力市场活力与发展力。
4.采取稳健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在如今外部环境与格局不是很稳定,国内也在经济转型的情况下,应继续已持续九年未变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应实行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强调加力提效,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此外,还应加大实施减税力度,惠及中小企业,刺激市场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5.调整贸易结构调整贸易结构,降低对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外贸依存度
(1)促进服务贸易发展。2018年全年,我国服务类贸易出口17657.9亿人民币,进口34743.9亿人民币,逆差为17086.0亿人民币。而如此巨大数额中,旅行贸易逆差额(包括教育与医疗)为15708.4亿人民币。知识产权及研发成果使用费逆差额为3022.6亿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应加强旅游景区的营商环境治理与对游客的便利化,用众多特有风情吸引国内外游客。
(2)调整对外产业结构。我国目前对外出口贸易中,第一、第二产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然而随着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中国此类廉价生产竞争力已逐渐下降,且此类产品受关税影响较大,但客观上,应倒逼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进一步去产能、去库存,进行产业升级。
6.扩大内需
在本次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对我国的影响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贸易摩擦来说,相对较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体量庞大,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也使得中国有更多的缓冲条件与籌码。所以,应更加充分刺激发挥我国自然优势。
(1)国内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科学地引导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形成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增长间的良性循环关系。重视服务消费的作用,适当调整与延长法定节假日,促进旅游带动消费增长。
(2)增加就业与收入水平,促进扶贫战略实施。作为引导消费的根本,则是人均收入,所以应扩大就业尤其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当成扩大内需的关键要素。而我国现阶段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中,精准扶贫也将更好促进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张力瑶.美日贸易战对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8,(10):59~60.
[2]毕吉耀,张哲人,李慰.特朗普时代中美贸易面临的风险及应对[J].国际贸易,2017,(02):19~22.
[3]俞萍萍,赵永亮.中美贸易战本质、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
[4]李贤森.中美贸易争端中现实利益和国际道义的冲突与平衡[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14~16.
[5]余振,周冰惠,谢旭斌,王梓楠.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美贸易摩擦[J].中国工业经济,2018,(07):26~44.
[6]毕吉耀,李大伟.此次中美贸易争端对未来中美经贸格局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18,(13):8~10.
[7]王翀.重新审视特朗普贸易新政下的中美经贸关系[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04):15~25.
作者简介:
张亦禛,西安市铁一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