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庆
摘 要:唐君毅,中国现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生于变动年代的他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忧国忧民,心系中国的复兴与强盛。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对于代表国家民族未来的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问题,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今天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唐君毅;青年;新亚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1978年2月2日),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1925年考取北京大学,就读于哲学系,后转入中央大学(南京)哲学系,毕业后曾任教于四川大学、中央大学等,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教务长,是新亚书院创办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建校后任文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同时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弘扬中国文化的理想。广大青年的教育问题一直为他所心系,本文通过对他的著作、讲话的简要梳理,略述他关于青年培养教育的主要观点,以及对于今日之青年教育的可鉴之处。
一、注重自我培养
近代以来,中国遭逢内忧外患,各党派、团体,无论出于救国热忱还是扩展组织,都曾提及自己的青年观,其中不乏号召青年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勇于反抗、敢于牺牲的主张。而唐君毅认为,青年首要目标应为注重自我培养。在《五四谈青年教育》一文中,唐君毅以青年节的变更为切入点1,他认为,如果国家永远要赖青年的热血与正义感去作牺牲来维持其精神生命,这是不幸而可悲的。
他认为,青年正属成长之年,本身带有反抗性,对于争取民族独立和反抗压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推动国家民族的进步。但青年不应在担当与牺牲的第一线。青年应该首先对于人生文化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否则只追求反抗、打倒、推翻,无益于国家民族的进步。甚至可能被利用而做破坏之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轻言牺牲自然不利于保存革新国家的有生力量。青年只顾牺牲而忽视培养自身,即便变革成功,亦无能力作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不离仁心,保有积极肯定的精神
唐君毅认为,“仁”是积极的肯定精神而非消极的否定精神。仁者有好恶,先有爱后有恶。对于事物或观念先有所肯定、看到其积极一面,而后有所否定、找出其消极一面。这可以算作是仁;如果不管有无积极面而先否定,或肯定者少而否定者多,即是不仁。2不离仁心,就是要使积极的肯定精神超过消极的否定精神。青年当学会先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眼光,所爱者多于其所恶;所欣赏赞美崇敬者多于所厌恨鄙弃藐视者;所接受学习者,多于所批判打倒者;所创造建设者多于所批判反对怀疑者;始终使积极肯定的精神,超过消极否定的精神,这才是“近仁而远不仁之道。”只有如此,青年的人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向上生长的人生。这样的青年成为壮年之后才能积极担负起建设国家建设社会的责任。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们出于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对于需要改造之旧社会多持无情批判的态度。而唐君毅所发主张,源于对青年个人成长的关切。青年不成熟之时,自我修炼不完备之时,如过于激进、过于专注于批判,眼中只有负面,于国于己都是不好的倾向。
三、顺境之时当有忧患意识
“人之时时能安思危,进思退,警觉于未然,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必须条件。”3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人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的初期条件十分艰苦,后办学规模有所扩大,教学成绩有所提升之际,唐君毅提醒青年学子,不能缺乏“栗惧与警觉”。他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事物的进步是由内在力量和外部条件,即“因”和“缘”的和合所决定的。内部力量有耗尽的时候,而外部条件亦充满着不确定,故过去的进步不能保证未来就不会退步。而且一个人或者一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所面临的艰难会随着其名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發展越顺利往往越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更加不能掉以轻心。1957年2月至8月,唐君毅在对美国历时数月的考察后,在谈到中美差异时,认为美国有诸多优点,但正因一直走上坡路,所以缺点在缺乏忧患之感。而中国与之相反,正因近代以来充满坎坷,所以忧患感受很深,而忧患对于国家个人均是有益的。4伴随着新亚书院在香港的办学条件以及处境和社会认同度的不断提高,唐君毅一直是充满矛盾的心态,一面喜于学校局面越来越好,一面又担忧好的条件会使学生失去艰苦奋斗的精神。1973年在对新亚二十二届毕业生的告别书中,唐君毅以批评的口吻称对于毕业生越来越失望,以这种方式激励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满怀着独立、奋斗、上进的精神,不因外部环境和自己境遇的安逸满足而改变。
四、当对国家民族怀有使命感
唐君毅在新亚书院任教任职时,感怀于很多生于香港长于香港之青年学生,因身处殖民地安逸的环境,渐忘却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兴替与成败。唐君毅敏锐地注意到,香港有英国人所办的大学,也有中国人所办的大学。英人所办的大学自有其特别的宗旨,即侧重于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并无民族归属、文化认同方面的教育。因此,他认为中国人所办之学校除传授知识外,还当有志于保存中国文化之种子。在此种环境下,青年尤其是生于香港的青年,除了学习知识技能外,当时刻不忘自身的民族认同,对国家与民族的复兴、中国文化的复兴负有使命感与责任感。
青年要能够用中国语言向外传授自己所学的知识,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这是他生命之本原。5对新亚书院的历届毕业生,唐君毅都有讲话或者文章作临别嘱托。在此类嘱托中,处处可见他的爱国情怀。他多次告诫新亚书院的学生,新亚的教育理想,不希望学生只做一个香港人,而希望学生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世界人。6联想到上年度香港地区的乱局以及广泛参与其中的青年学生,无不钦佩唐君毅的先见之明同时又慨叹香港的教育未能践行此一准则而带来的后果。
五、既有现实情怀也不忘远大理想
唐君毅一直主张青年当有弘扬中国文化的远大志向,但随着进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只为学一门技术,为将来谋一个饭碗养家糊口做准备;或是学成之后有了事业后慢慢的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他多次表现出自己的担忧。他认为,青年立足于社会,学技能后服务于社会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大学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大学立足于社会,离不开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捐资,也离不开广大学子及其家长的信任,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本属正常的回馈。但是青年除了关注解决现实的问题,在一平凡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现实社会之外,亦不当忘记自己作为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担当者,身上所承载的伟大使命。即使落到自身个人的发展,也当有远大的理想的树立,才不致于碌碌无为,一眼看到老。不忘奋斗,不当满足于“以一职业糊口”。都说立志应在少年,等到大学毕业才来立志,已经迟了。在唐君毅的演讲与文章中,他多次教育青年及早立志且不忘志向。
或许是因为担心青年只顾技能学习和谋生,唐君毅多次在关于青年教育问题上主张,无论何种专业,都应加强人文学科方面的学习,如文学、历史、哲学。希望能借此提高青年的思想高度,增进他们的人文关怀。
六、当有“为诚而明”的做人理想
作为新儒家的提倡者,唐君毅在青年教育问题上亦非常强调儒家对于个人精神修为的影响。面对学生们的求解,在专门撰文阐明新亚校训——“诚明”时,他将其分为四层意思依次阐述。
第一层,诚,即真实、真理;明,即求真理而明白之。教育青年要求真且努力明白真理之种种。
第二层,诚,即言说态度当诚。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作诳言妄语,不自欺欺人;而能明白此类做法的意义,则是明。教育青年要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问水平,不要“以不知为知”。此外,不说自己不确定的话,不为了讨人喜欢而随便说不知其真否的话,也不说由思想混乱而出的无意义的言语。需要“明”以上皆为“妄语”而后努力克服。
第三层,诚与明从说话的态度进一步上升为做人的行为和人自身的精神与人格。教育青年不光不可妄语欺人,亦不可“伪行欺人”,即不作虚伪的行为、即使有时不免处于无意间,亦当努力避免。一个人只要是有不合理或者不应当有的行为,则他“尚非一真实存在的人”,也就不能算作一个真诚的人。7唐君毅承认,能做到这样的,算是圣贤。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是青年人也应该以圣贤的理想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四层,即是由“诚之成己成物”到“诚之为一宇宙的大道”。这里的诚是指一切事物之成。事物若不成,则无事物,故曰“不诚无物”。说的是知识、理论、话语、行为、人格、上帝、鬼神、天地万物,达到“成”(意即合理、合规),才算是存在。在《中庸》中称为“自明诚”。落实到对于青年的要求,即青年当知:“在宇宙中有一个我,我有一心灵的光明。”这个“我”应当明白天地万物的道理与法则,应当明白一切世事与人情,应当明白古往今来的人类历史文化,应当明白自己的理想……这一个“我”,属于我的家、我的国、我的世界、我的宇宙,同时在此我的宇宙之中,能够发出此心灵的光明;更能以这份光明,去照见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之心灵的光明所照见的,而心灵与心灵彼此光光相照,相继不已。8。此处则要求青年本此光明的心灵,立定志向、明白归属,时时并最终成就自己光明磊落的言语、行为与事业,作出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当有贡献。这逐层递进的四个层面体现了唐君毅对于青年的近乎完美主义的要求。
唐君毅虽未有专门的教育著述,也没有提出系统完备的青年教育思想,但纵观唐的一系列文章、演讲与访谈,处处可见他对于青年教育培養的真知灼见和敏锐的眼光。他的一系列观点放在数十年后的今天,对于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依然有着可供借鉴的价值,如注重人格的养成、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和共同进步、青年的爱国情怀以及树立理想信念的必要性等,无不持续地发人深省。
注释:
11943年,国民政府将青年节由原先的“五四运动纪念日”改为“三二九黄花岗起义纪念日”。
2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2页
3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11页
4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39页
5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129页
6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66页
7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108页
8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16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3月.第110页
参考文献:
[1]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唐君毅全集,第四卷.九州出版社.2016.3
[2]唐君毅.《青年与学问》.唐君毅全集,第六卷.九州出版社.2016.3
[3]唐君毅.《新亚精神与人文教育》.唐君毅全集,第十六卷.九州出版社.2016.3
[4]唐君毅.《日记》上下.唐君毅全集,第三十二、三十三卷.九州出版社.2016.3
[5]何仁富、汪丽华.《唐君毅年谱》.九州出版社.2016.3
[6]谢廷光等.《唐君毅纪念集》上下.九州出版社.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