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楷 王欢
摘 要: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使其思想意识受到影响,网络成为塑造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用积极的、主动的、正确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网络的发展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途径,并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网络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已经成了新时代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契机
(一)拉近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的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的重要价值,借助于微信、微博等交流软件的应用与学生展开密切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并针对性的给予大学生的必要的帮助,使其可以摆脱生活学习的困惑,在减轻大学生学习负担同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二)便于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
思维活跃且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是当代大学生最为主要的特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借助于抖音、微信、微博以及QQ等进行人际沟通活动。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通过查看大学生发布在各类交互软件上的动态,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内心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主动性提供重要保障。
(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
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借助于网络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使与学生的交流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同时,切实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例如,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使用网络交流工具随时随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并选择在大学生状态良好的时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辅导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如网络语言的使用可以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从而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提高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不良信息容易使大学生价值观迷失,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威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这些既包括了优秀健康的内容,也包含了许多消极、颓废的思想。这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的正导向作用。
大学生要在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要学会正确、健康地选择网络信息。面对信息的多元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不能在的众多信息中沉沦。更重要的是要适应网络信息多元化的特点,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选择。要会把握积极、健康的信息,一些消极、落后、腐朽、思想观念要剔除和坚决抵制。学会把握乐观、上进等积极健康内容的信息,才不会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迷惑,才不会在网络信息中迷失。才能选择出有利于丰富自身心灵的资源,促进自身发展。
(二)搭建思治教育网络平台
有个性、有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仅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也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专注力。但是,打造这样的平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确定符合实际的平台内容和风格。平台的内容应该精致、有内涵,每个版块的名称和内容需要对应起来,不能华而不实,不能过于笼统,不然不利于学习者查找相关内容。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内容进行更新,对于陈旧的内容,应该及时清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高校应每天上传两会的相关信息,让大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对于高校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高校也应及时上传,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学习积极性。
(三)开展有益的网络活动
从现在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购置了电脑,并且寝室宽带已经普及,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进行寝室间电脑联网。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充分利用他们建立的局域网积极开展各种网络科技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线上線下相结合的良好学习氛围,是当前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学生熟知网络的特点,进一步通过网络的正面教育作用和传播正能量的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相关专业的知名学者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还可以结合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文化比赛,建立各种虚拟网上社区、网上论坛,与大学生互动,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交流谈心、民主评议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线下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和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努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互动的良好氛围。
(四)开设心理指导课程讲座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每天都接触各类信息,这就使其不同程度地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导致一些在校大学生不能正常上课,在网络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不仅影响学业,还损害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网络成瘾、睡眠不足、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和思维混乱等。对于以上问题,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应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指导课程,让大学生清楚网络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快捷,也会给人们的学习和身体带来危害。高校应开设专题讲座,预防大学生出现网络成瘾、烦躁焦虑等问题,让大学生健康上网,健康用网。对于已经出现网络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高校应做好相应的筛查、疏导和干预工作,确保大学生健康上网,文明用网。
结语:网络时代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容被社会忽视。提高当代大学生辨别能力,不仅要发挥大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也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赖俐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9(1).
[2]曾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变化解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