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摘 要: 融合教育是基于全民教育理念提出来的,主张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要求全民参与共同构建完善的支持体系。由于大众融合教育理念缺乏、普通学校及家长的排斥、班级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融合教育质量并不理想。为了让大众了解融合教育、树立融合教育理念,地方综合性高校展开积极探索,面向即将步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大学生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系统学习融合教育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取得较好的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高校 融合教育公选课 支持体系 昆明学院
一、地方综合性高校开设融合教育公选课的背景
(一)融合教育是我国特殊儿童最主要的安置形式。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在国际范围内融合教育的开展程度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
在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积极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修订)提出:“残疾人的教育要面向所有残疾人,坚持融合教育原则,根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2]十九大报告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3]。依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特殊教育学生在校生66.59万人,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33.24万人,占同年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9.91%[4]。从某种程度上讲,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的起步阶段)是我国特殊儿童最主要的安置形式,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二)融合教育的發展需要完善的支持系统。
根据全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于2018年发布的《适龄残障儿童入学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申请入学的残障儿童中,28%的残障儿童申请失败未能接受义务教育[5]。我国融合教育的质量并不理想,追其原因,首先源于融合教育理念未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因此出现老师排斥、家长投诉等不接纳现象;其次,师资是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所在,由于普通学校校长、教师理念不足,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缺乏,影响融合教育的发展。
融合教育的发展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建构完善的支持系统,方可保障质量。特殊需求儿童的支持系统既包括学校、教师等教育系统的支持,又包括政府、机构、各类专业人员从政策法规到康复技术等方面提供的支持,此外还包括特殊儿童的父母、亲属、邻居、同伴、同事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为其提供的自然支持。举全民之力共同参与融合教育,构建融合教育支持系统,是特殊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的关键,同时融合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能够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步伐。
(三)地方综合性高校开设融合教育公选课,可以积极推动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
地方综合性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学科门类多、办学规模宏大,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6]。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兴趣、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地方综合性高校开设融合教育公选课程,让即将步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大学生,了解融合教育思想,认识融合教育服务对象,关注教育体系中被排斥、被边缘化的群体,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懂得保护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性,懂得公平、公正、接纳、关爱的理念对特殊需求人群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引导其树立融合教育理念。同时积极参与到融合教育的宣导工作中,在同学、家人、朋友及未来同事中宣传、普及融合教育基本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融合教育,认识融合教育。
二、高校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于少数师范类院校。
国家颁布的系列法律文件都在积极鼓励、要求普通师范院校、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应当开设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解决融合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部分师范院校会依据本校实际采用不同的形式,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专业开设特殊教育公共课程,重庆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师范生开设融合教育相关公共课程[7],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专门开设融合教育(资源教室)专业,乐山师范学院在本校的文新学院、数信学院、教科学院开设融合教育课程,邯郸学院面向全校非特殊教育专业开设特殊教育双学位大二至大四的特殊教育学位课。虽然部分师范院校积极开展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工作,但无论是参与该项工作的院校数量还是融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课程的质量等,都与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数量少且开课形式单一。
通过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信息库,检索到设置特殊教育专业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有12所,这些高校在致力于办好特殊教育专业的同时,积极推动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在现有心理学课程中加入30%的融合教育内容,并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融合教育内容[7],成都大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融合教育系列课程,济南大学面向大一师范生开设融合教育通识选修课程。大多数地方综合性高校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皆是面向师范生,或具体到某一师范专业,形式较为单一,而面向全体学生(既包括师范生又面向非师范生)开设融合教育公选课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数量极少。
三、地方综合性高校开设融合教育公选课的改革应时而生
(一)优化课程设置,重点关注融合教育的影响面、覆盖面。
地方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多、专业齐全,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增加融合教育公选课程,不限制选课学生的年级、专业,扩大融合教育课程的覆盖面,争取让更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了解融合教育。
(二)依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公选课课程特点。
选择融合教育公选课的既有师范生又有非师范生,师范生学习融合教育公选课的目标在于在日后工作中、课堂教学中接纳特殊儿童,帮助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非师范生的学习目标在于了解融合教育的服务对象,树立融合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到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方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三)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根本。
公选课以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且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知识结构差异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在融合教育公选课的授课中教师时刻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除传统课堂讲授教学形式外,可以增加“视频、图片”“实践体验”“任务驱动”“小组研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四)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提高学习质量,达到学习的效果。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科基础,在融合教育公选课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例如:以生为本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由己及人的反思方式、由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等。
四、昆明学院开设融合教育公选课的实践探索
昆明学院是一所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校设有21个院(系),开设51个本科专业,18个特色专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8]。
(一)实践探索。
昆明学院将融合教育公选课纳入教务处公共选修课体系中,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学分为3学分,共计48学时,开设四年来选修课程总人数为660人,选课学生中大一年级所占比重较大,其次是大三学生。文史类专业学生与理工类专业学生各占50%,非师范生的选课人数占总人数的66.48%,是师范生的两倍。
融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板块:一是融合教育理念;二是融合教育服务对象;三是融合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共同学习第一、二板块,第三板块要求师范生系统扎实的学习,而非师范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完成教师布置的其他任务(拍摄融合教育宣传片、寻找身边的特殊需要人群、调查校园的无障碍设施等),第四个板块由教师讲解基本内容后,非师范生结合拍摄的视频短片探讨支持体系建构的重要性,师范生参与讨论。
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视频、图片(融合教育的成功案例、融合教育各类服务对象、融合教育宣传片等),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布置的作业、参与课堂讨论,这样既可以集思广益,提高作业与课堂讨论质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此外,教师安排大量实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特殊教育实验室,组织残障体验活动,将学生分批带到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幼儿园)参观等,旨在给予学生丰富的直接体验,加深学生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学生学习方面,既包含以生为本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讲述身边的残障人开始,将个人经验加入学习中,从接纳特殊儿童的态度入手,到最后形成接纳的行为,调动学习积极性。又有由己及人的反思方式,通过“我中小学期间的特殊需要”反思,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需要,从而理解残障儿童的特殊需要。
(二)实践效果。
1.学生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
经过一学期学习,各专业大学生树立基本的融合教育理念,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及一些基本的教育、康复方法,为身边的特殊儿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为特殊人群家庭提供比较有效、准确的意见与建议。
此外,通过学习,这些大学生认识融合教育,为其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接受特殊需求人群、积极参与融合环境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表示在以后工作中秉持全方位通用设计理念,充分考虑特殊人群需求,设计出适合最多使用者含身心障碍者的建筑物及相关设施。
2.学生对高校开设融合教育课程具有高度认同感
在对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中,97%的大学生对融合教育公选课的质量、效果持“满意”“非常满意”的态度,92.61%的大学生表示愿意继续接受融合教育课程的学习。
五、结语
融合教育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作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基础,需要全社会参与,共同构建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加快融合教育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王雁,范文静,冯雅静.我国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职前培养的思考及建议[J].教育学报,2018(6):81-86.
[2]残疾人教育条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23/content_5170264.htm,2017-02-01.
[3]李里.2018年全纳教育终期评估报告[R].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http://www.gov.cn/xinwen/2019-07/24/content_5414053.htm,2019.7.24.
[5]适龄残障儿童入学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适龄残障儿童申请入学成功率仅为6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066366399651475&wfr=spider&for=pc,2018.03.05.
[6]地方所属高校[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地方所屬高等学校.
[7]许家成,李里.师范院校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8(10).
[8]昆明学院[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昆明学院/4004415?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