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菊玲
摘 要: 如今,信息媒介已成为引导幼儿和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介,对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媒体资源丰富,幼儿们通过大众媒介获取新的知识和观念,并获得新的娱乐方式。这种影响既有有益的一面,又引发了许多负面影响。既然电子网络媒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只有合理引导,巧用电子网络媒体,突出其教育功能,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电子媒体 幼儿教育 健康成长
近年来,为了优化人口结构,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许多家庭都喜添新宝宝。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情,但在教育引导幼儿方面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看到了这样一幕:许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幼儿的家长,解决孩子哭闹、引诱孩子吃饭、穿鞋、衣服的方法,几乎都用智能手机播放抖音、快手小视频,许多幼儿家长将幼儿生活、成长的一个个片段拍成视频上传。
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接触网络和电子产品,通过各种媒体接触新信息。随着电脑、智能化电视、手机的普及,信息媒介已成为引导幼儿和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作为现代化传播信息的媒介,对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节目和网络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公民的素质,特别是对幼儿心智的启蒙、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塑造、社会的了解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媒体资源的丰富,幼儿通过大众媒介获取新的知识和观念,并获得新的娱乐方式。但这种影响既有有益的一面,又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危害
1.影响眼睛视力。
很多家长常用智能手机播放抖音、快手小视频让孩子不哭闹、保持安静,特别是农村的一些爷爷奶奶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自己玩。孩子小,不懂屏幕间的距离和适度的姿势,低着头趴在屏幕上,用眼时间过长,导致视力下降。曾有医生说:孩子如果玩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眨眼次数会减少,泪液蒸发过快,就会出现干眼。如果眼睛太干,角膜上皮也会出现损伤。12岁前,孩子的视力都在不断发育中,任何用眼过度的行为和刺激都会影响视力发育。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8个月以下的孩子最好不接触电子屏幕。3岁—6岁的孩子,每天接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小时。因此,千万别让电子产品成为哄孩子的神器和伤害孩子眼睛的利器。
2.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据研究,一些孩子经常观看媒体小视频,习惯了闪动过快、色彩艳丽的电子屏幕,很难再将注意力集中到静态物体上。孩子会对学校的课本、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很难集中注意力。一些孩子在观看电视、手机和电子产品的时候精力集中,容易沉迷,对周边的人或者事情丧失注意力。没有自控能力,时间长了突然不让他看或者玩,就会大哭大闹,不利于兴趣和智力开发培养,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曾有家长对我说:我儿子看电视时一动都不动,小眼睛、小表情紧紧跟着剧情走,注意力别提有多集中了。孩子看电子产品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无意注意过程,我们要培养的注意力是一种有意注意过程,是需要孩子花精力控制自己的思维的。电子产品里的内容无论多么精彩,孩子没有思考过程却能直接、轻易地看到结果,渐渐就会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合理引导,巧妙使用
虽然电子网络媒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但面对电子媒介对幼儿的种种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思。幼儿教师更应该反思,寻求一些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合理引导,巧用这些媒体,突出其教育功能,必然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互联网时代,对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大量的音频、视频和网络资源,拒绝和排斥是不可能的。学校、老师、家长应对媒体内容和使用时间合理引导,可避免危害,促进孩子成长。
在学校和老师教育方面,学校、老师应该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让家长了解大众传媒,充分认识传媒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趋利避害,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平台向幼儿家长分享一些健康育儿的经验和方法,向家长推荐一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安全、习惯养成的动画或小视频等让家长陪孩子观看,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班级老师可通过班级平台将幼儿在校游戏、制作手工、背诵儿歌、古诗的课堂表现、课间活动、校园生活等情景拍摄下来,制作成相册、视频向家长推送。这样,家长不但可及时直观地感受孩子在校表现,而且可将这些内容保存和收藏起来,作为见证孩子成长的重要资料和美好回忆。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家校沟通效率,又能更好地吸引家长参与,还能让幼儿通过视频相互学习,让所有幼儿都积极参与到这些有益的活动中。
在家庭教育引导方面,让孩子彻底远离电子产品和电视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家长正确面对电子产品等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家长在家合理引导孩子,巧用媒体,让孩子健康成长。
一是要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媒介倾向”加以指导,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还可以养成好习惯。比如可以设定一个时间,定一个闹钟,告知孩子闹钟响了自觉关掉,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慢慢就学会了自律。通常孩子看电子产品尽量不超过一小时,较小的宝宝控制在半小时。
二是要引导家长指导孩子对媒介信息进行鉴别和选择,如多选择一些安全用火、用电,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遇见陌生人应远离等方面的动画或视频,让孩子观看。又如,家长利用空闲时间教会孩子做手工、搭积木、拼图等,让他们自己动手,不仅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挖掘兴趣爱好,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动手协调能力等。若拍成小视频在班级平台分享,更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三是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使孩子减少对媒介的依赖。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等,多陪孩子看书绘画,节假日多陪孩子去户外游玩活動,这样孩子就会远离电子产品。
四是要引導家长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用其他幼儿健康积极的活动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让其参与到有意义的事件中。例如,教师安排“制作水果拼盘”这一家庭亲子活动,完成后,家长们可把孩子的作品拼图上传到班级交流平台,供大家互相欣赏,彼此点赞。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幼儿欣赏美的能力,而且让孩子产生了学习的心理。此时,若家长适时引导幼儿参与拼盘的制作,大大减少孩子接触电子媒体的时间。再如,在妇女节之际,我安排了一项感恩教育亲子活动:让每个孩子回家后为自己的奶奶和妈妈洗一次脚、捶一捶背,打扫一次卫生等,以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回家后都积极参加了这项活动。此时,我通过家长交流平台让家长将孩子的活动拍成小视频,上传到班级交流平台,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到校后我组织班级幼儿进行了观看,同时传递了爸爸妈妈对他们的期盼。组织孩子们说说认识,孩子们的童言无忌让我感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其他幼儿,多帮助爸爸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项活动对幼儿进行了孝德教育、劳动教育。在此过程中,许多幼儿都能不断学习其他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极大减少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五是要引导家长率先垂范给孩子做出榜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给孩子看,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怎样合理运用网络,告诉孩子:网络是学习的工具,获取有益信息的场所,不是游乐场和游戏机。尤其家长要避免迷恋网络。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无法习得好行为、养成好习惯。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事情守时守约,自己首先要做守时守约的人,和孩子约定的事情不食言,遵守约定,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兑现,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取得孩子的谅解;如果你希望孩子爱看书、爱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必须做热爱学习的人,家中书香弥漫,孩子才会觉得看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假使你要求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懂得关心他人的人,自己就要注意言行。家长与孩子可以商定使用手机和网络的规则,互相监督,双方共同遵守约定,共同进步。
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家庭教育作为具有分散性、灵活性、群众性特征的非正规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多地受到现代媒体的影响。学校如果加强对家长和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改善媒介环境,充分发挥媒介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将具有非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要觉得孩子小没关系,更不要小看电子产品的危害,学校、老师、父母都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不要等到造成伤害再找原因。
参考文献:
[1]徐陈.浅析大众娱乐文化对农村幼儿发展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
[2]邵蕊.电子媒体对儿童的危害[J].养生大世界,2009(01).
[3]家长如何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1572350102wsbr.html.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GS[2019]GHB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