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其其格
摘 要: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导引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生源数量急速增长,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趋于多样,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图书管理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所在,直接影响着师生亦或其他阅读者的主观体验,其在新时期的再优化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现状的解析概述,着重就其在新时期的优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现状;优化路径
高校图书馆是师生知识信息的重要供给阵地,为之学习、教研等活动展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图书管理工作。宏观信息化生态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变革机遇,相关类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1 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学术教研等活动展开的重要保障支持,而图书管理作为其中心环节,在经久的创新探寻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但是客观维度上讲,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面临着重重挑战和困境,进一步改革优化势在必行。具体而言,互联网生态下,知识信息飞速增长,加之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挑战,使得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由此高校图书馆成为重要的知识集中分散地,并对相关图书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来讲,不少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较为陈旧,对现代科技的应用导入不足,与师生需求之间的交互缺失,降低了其服务质量,无法吸引师生有效参与,其功能价值逐渐迷失。同时,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相对落后,种类构成偏于单一,即使有数百万本书籍,但却仍旧无法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另外,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单纯地将之作为生存所需,责任感不强,限制了该项工作创新发展。如上这些问题,都是高校图书馆所客观面临的,亟需得到解决和改善,以更好地驱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
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工作体系结构中,图书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板块,是服务输出的基础,面对上述现实境遇下的种种挑战,其优化势在必行。作者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优化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完善内控机制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上千年来中国古人传承下来的重要经验。完善的内控机制建设,为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保障,是高质量服务输出的关键一环,应全面分析其要点分布,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促进其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具体而言,高校需建立图书馆图书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员工的职责,要求定期检查图书情况,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律进行整理和排列,做好防潮工作,并及时登记有破损的图书,针对性地展开修补或更换工作。同时,建立图书借阅制度,规范手续流程,所需掌握的信息包括借阅时间、书籍名称、借阅人、归还时间等,及时提醒借阅人按时归还书籍,如若出现延时或破损等情况,则可给予一定处罚,养成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建立图书采购制度,深入师生需求调研,根据相关信息数据反馈,科学采购书籍,以便于更好地服务师生活动。尤其对于时效性较强的资料,如报纸等,及时进行更新,从而保证准确的信息供给。
2.2 丰富资源构成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愈加纷杂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并且呈现多样化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生源数量急速增长,缘于其个性化成长需求,决定了图书馆图书资源构成的多样性。同时,在现代教育发展形态下,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战略布局不尽相同,有的希望将这些专业壮大,有的则侧重于打造成综合性大学,而这些也就决定了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的方向。因此,高校首要明确自身发展定位,针对性地组织图书资源建设活动。其中,对于想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更高建树的高校而言,可在图书馆设置讲座,并划定特殊区域,适度提高相关图书资源分配。而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则可致力于丰富图书典藏类型,并做到精细如一。在此过程中,势必会涉及较大的财政投入,为了缓解高校压力,可通过与兄弟院校、公共图书馆等合作的方式,共享优质资源。
2.3 依托现代科技
宏观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为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优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一方面,开发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集咨询、借阅、还书、宣传等功能于一体,扩大图书服务辐射范围,让更多师生受益。在此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子图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生成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可通过关键词检索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一定程度上延长阅读时间。基于此,对现有纸质图书进行重新编排,并将相关信息包括放置位置、著作作者等录入到数据库当中,减少借阅者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开通个性化认证系统,实时记录反馈借阅者的活动轨迹,并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精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推介一些优秀图书,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换。同时,基于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进行到时提醒服务,从而有效降低了馆员工作压力。对此,高校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科技领域最新动态,不断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水平,继而实现更高质量的服务输出。
2.4 加强人才建设
本质上而言,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亦是一个服务输出的过程,涉及馆员与师生之间较为频繁的交际活动,其综合水平表现取决于馆员的素质素养水平。如上在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变革的过程中,对馆员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因此,新时期,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图书馆图书管理队伍建设,结合具体岗位职责,细化对馆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并追求人力资源的最优化分配,使之释放最大工作价值。基于此,客观、全面评价图书馆图书管理过程,理性分析馆员系列行为活动表现,树立榜样典范,给予适当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激活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动性,并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组织多样化培训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可通过专家讲座、外出调研等方式展开,强化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充实其学识涵养和更新其技能結构,共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帮助馆员更好地适应现代图书管理工作挑战。同时,对于馆员个体而言,亦需坚持自主学习,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善于从中汲取养分,最终实现职业价值追求。
3 结语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优化,是实现更高质量服务输出的基本,亦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依托人才和科技的双向支持,加强内控机制完善建设,结合师生需求,不断充实资源构成。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全方位解析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需求,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优化建议,从而助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敏,张磊.网络环境下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1):197.
[2]马雯.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J].福建茶叶,2020,42(01):203.
[3]杨洪梅.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