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婷
【摘要】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因而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更加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建设,努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文章在简要分析初中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重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物理实验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直观性和演示性,最终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理论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基础支撑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向和目标,采取更具有积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同时也能够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步入良性的轨道。
一、初中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
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看,其主要包括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诸多方面,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开展“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I=U/R”具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对滑动器、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同样具有很强的作用,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更高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意识。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主要是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通过多开展一些物理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开展苏教版九年级第十一章“杠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杠杆实验,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原理。由于这种简单的循环实验不需要太多的工具,学生自己就可以动手进行,因此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總之,大力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并且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和完善,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使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二、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尽管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欠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通过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使物理教学取得更大的突破。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站在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战略高度,将物理实验教学纳入整体教学体系当中。除要对课本要求的实验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之外,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创设物理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物理实验教学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也使学生认识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总之,要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理念,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实验,使学生产生较强的物理实验兴趣。
2.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物理实验。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更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整体教学更具有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物理实验教学思路,更加重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指导、引导、教导功能。例如,在开展“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可以采取“控制变量法”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根据不同的变量让学生得到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将学生得出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条件”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最终得出“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来决定的”。在完善物理实验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实验。例如,在进行水的压力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水装在纸盒当中,并且在纸盒的不同深度打孔,观察水流情况,再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3.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除了要运用传统的实验模式,还要不断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在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虚拟实验”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大力推动“互联网+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理实验。例如,可以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物理实验。尽管这种仿真物理实验室无法与真实实验室相比,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仿真物理实验室可以对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演示。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演示功能进行教学,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利用仿真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研究,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要高度重视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除了要对微课进行教学,也可以把学生所做的物理实验录制下来,并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物理实验方法、步骤等进行继续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作用,特别是对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物理精神以及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条主线,纳入物理实验教学乃至整个物理教学体系当中,运用科学和创新的思路,努力提升初中物理实验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建忠.试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名师在线,2019(3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