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教学要突出教育本质,能力培养与传授知识应一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基础。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重要性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43-02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在固定教学模式以及固定教学环节的影响下,思维不仅受到了局限,更影响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學生的学习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思维的形成和拓展则需要教师能为其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式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延伸,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让自身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主动的学习和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2.1 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数学课堂氛围
对小学生来讲,自由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其主动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精神愉悦和放松的情况下思考和学习,教学效率也相对更好。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本理念切实落实到实践教学当中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及爱护,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构建起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体现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教师应给予每位学生足够的尊重,认可学生取得的成绩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在教师的激励教育下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有效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时教师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轻轻的抚摸都会让学生受到鼓励,体会到教师对自身的关爱,继而促进师生之间良性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提供源动力。
2.2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条件和环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具备一定数学基础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前期下,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及问题展开自主思考、分析、质疑和探究,促使其对数学知识展开猜想和质疑,这样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新知的学习欲望,锻炼思维提升其数学思维、创新、智力等多方面能力。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就可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我们在计算圆面积时,可以将圆转换成哪些图形进行计算?”“将圆图形转化后,二者之间有存在哪些关系?”在问题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活动。并且,也课堂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圆面积公式形成和推导的过程当中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充分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和特点以及教学具体需求,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其中涉及到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教师就可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对轴对称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而后组织学生在组内展开合作学习,探讨在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来,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高效理解和掌握。学生在组内积极踊跃的发言和讨论,最终向老师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总结和分析。学生在组内互相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会主动思考、表达和探究,让学生自主思维、认知、思考及创新能力获得有效培养和提升,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全新教育教学环境下,要求学生不仅应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自身应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的本质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教学既要讲授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提升自己,拓宽未来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广和.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 2013(3):47-48.
[2]刘后聪.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 2013(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