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

2020-04-20 10:59张鹏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展优势

【摘要】中国歌剧有一条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曲折的发展之路。随着社会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追求文化品味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歌剧艺术进入了飞跃与创新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重要的是总结中国歌剧的发展,研究中国歌剧的民族特色。音乐家具有前进,总结和理解他们在历史中积累的宝贵成果的能力,通过实现雄心勃勃的雄心壮志,达到中国歌剧的高峰。这就是这项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歌剧;民族性特征;发展优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223-02

【本文著录格式】张鹏.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J].北方音乐,2020,03(05):223-224.

声乐在歌剧中起着重要作用。歌剧的发展与口头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歌剧中,设计和演唱是重要的一环。中国民族歌剧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歌剧的歌唱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中国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剧是20世纪初由中国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1930年代,田汉和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为中国歌剧开辟了现实的道路。并在中国歌剧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实生活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歌剧以流行音乐和传统歌剧为基础。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歌剧设计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今天。

中国歌剧之所以迅速发展的是有原因的,首先,与中国的古典民间京剧相似,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其次,它是基于民间音乐,以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而成。因此,中国民族歌剧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受到长久发展。

二、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

(一)演唱的本土化特征

歌剧属于一种音乐,歌唱在塑造舞台形象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建设过程的角度看,中国歌剧风格反映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根据歌剧的多样性,艺术家们探索了艺术品,并逐渐反映出唱歌风格中丰富而多样的国家特点。

在探索中国歌剧的过程中,必须保留“民族意识”的核心要素。并努力在西方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今天观众的民族和基层声音。总之,通过大胆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的唱歌风格,以及西方人在歌剧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强调中国歌剧演唱的地区性和民族性的重要性反映了对美声唱法进行本地化化的需要。因此,歌唱风格的本地化化和美声唱法的本地化化是中国歌剧的另一个民族特色。

(二)题材的女性与历史性特征

妇女和历史似乎是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渗透到每件古典艺术品中。世界上许多歌剧大师对塑造女性形象都非常重要。中国歌剧设计已逐步确立了女性主題,建立了社会和历史的惊险小说。中国歌剧作家也将此作品纳入其作品。作为社会,观众也接受使用不同的拼写形式来描述女性的角色和故事。特别是在上世纪中叶的中国歌剧热潮时期,以女性为主题的歌剧突显了强大的发展趋势,发表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作品。中国歌剧先发制人的“白发苍苍”因典型的女性形象而成为中国歌剧史上永恒的经典。

三、中国民族歌剧对中国声乐教学的影响

(一)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许多学院和大学设立了声乐系和中国歌剧院,作为教学声乐的教材。提供了教学和理解声乐的经验。首先,歌剧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风格。作为声乐的一种特殊形式,歌剧是中国音乐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唱戏剧人物丰富音乐的个性。在当代和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背景下,歌剧的内容提高了音乐教学的美学内容。

唱歌技巧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选择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歌唱技巧,但是在表达更复杂,更有力的戏剧色彩和角色方面存在一些差距和困难。因此,非常需要教师教授内容。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声的特色、口腔技能和力量、速度、节奏、力量、声音情感等技能的变化,准确、全面和独特的个人描述个人的思想和感受。在表达戏剧矛盾和戏剧情节过程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其应用于戏剧内容的深度、个人戏剧——变化的广度和强度。例如在歌剧唱歌过程中,使用呼吸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运气方法来充分表达工作的含义。

(二)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形式

在传统的中国音乐中,大部分的唱形式主要是独唱的,没有和谐,旋律的颜色相对相同。在歌剧中创造音乐可以丰富以歌剧为基础的音乐形式,如合唱团、双边音乐等等。对唱诗班和合唱团的培训可以提高学生教授声乐的质量和能力。在合唱团练习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关于每个部分的旋律和同意效果的明确培训,也可以培训他们如何解决合唱团的美化问题。科尔斯的培训不仅提高了每个人的歌唱技能,而且提高了个人音乐的敏感度,形成统一的声音颜色,培训在学生分析音乐和唱歌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提高了声乐教学的质量

唱歌艺术的基本条件是通过声音传达感情,培养感情和声音。情绪控制在音频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歌手而言,最重要的是将情感融入角色的语境中,而不是声音和情感的分离。唱歌是一种声音艺术,但不仅仅是为了装饰声音,也是为了表达人们的幸福、愤怒、悲伤、情绪、发展和变化。与其他戏剧艺术相比,歌剧更关注歌与歌剧的计划和形象密切相关的内在歌声,宣传戏剧是角色的情绪表达的外在形式,逐渐将主角的情绪推向高潮。角色,所以激情在创造歌剧中发挥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四)强化了声乐教学的手段

声乐艺术也是表演艺术。唱歌的表现与身体的运动不可分割。这是歌手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情感上的刺激,可以处理艺术歌曲。歌剧作为一种全面的表演艺术,通过美丽的旋律和戏剧表演为公众带来了重要的喜悦、愤怒和悲伤。表演艺术与身体的运动不可分割。作为身体的沉默语言,身体的运动是传递表现中的情绪的重要手段。在声乐教学中唱歌的主要是个人风格,演技等等。这一角色没有结构,就没有必要进入特定的场景,但身体也必须以精神和形状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习歌剧人物的肢体动作,教学生改变肢体动作,改变阴谋和外部动作的内在情绪,传达不同类型,形式和具体内容的需求。共同塑造人体的运动形象,使学生可以更紧密,清晰地表达歌剧角色。

歌剧在口语教学中的专长不仅丰富了大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使我们了解了可以提高高等教育口语教学水平的教学规则和方法。歌剧声乐是建立和发展中国音乐流派的必要条件。民歌和和弦已成为声乐的基础,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四、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优势

(一)中西歌剧创作理念的契合优势

历史上创造最重要的歌剧的经验为努力争取中国歌剧的作者提供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中国歌剧应得到中国政府的特别关注,鼓励和支持。歌剧的“外国”和“中国”优势可以促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良好作用。通过分析一些优秀作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将创意思想合在一起是创新利益,也可以看到中国歌剧的新形象。从一开始,中国歌剧就成为中国文化和西方艺术的融合者:与其他中国艺术形式相比,这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中国歌剧相对于中国艺术形式具有天生的优势。它的音乐结构,声音系统,乐器和演奏格式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听众所熟悉。容易被接受。

(二)民族多元艺术文化的整合优势

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以及数千年的持续斗争,留下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宝贵遗产。中国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智慧和传奇。多元化的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刻的历史。悠久而美好的中国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藏。今天,当多元文化主义团结起来时,有许多故事主题可以打开我们的视野。丰富而彩色的传统音乐艺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激励歌剧的创造者。自古以來传播的国家戏剧文化是一个可以广泛用于参考的宝藏。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传入西方的艺术形式,中国歌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歌剧艺术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美学,继续通过歌剧创作来教授声乐。与中国歌剧相关的文学文本,曲调分析,歌曲创作和歌剧表演等进化和发展因素对声乐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未来中国歌剧的创作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观察中华民族的特征,要借鉴西方歌剧的宝贵艺术经验,寻求发展。歌剧的基本结构基于西方歌剧的基本音乐结构和类型。当在创作歌剧和关注中华民族特色方面适应中国精神时,中国剧最终将跃居世界之首。

参考文献

[1]程煜.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演变之探究[D].南昌大学,2017.

[2]曲艺宁.陈紫及其歌剧代表作品研究[D].沈阳音乐学院,2017.

[3]董方.浅议中国民族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现代职业教育,2016(28):108-109.

[4]赵亮.浅谈中国歌剧未来创作的发展前景[J].戏剧之家,2016(17):38.

[5]路颖.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J].作文教学研究,2016(4):106-107.

[6]郜小末.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艺术处理[D].天津师范大学,2016.

[7]丛笑萱.歌剧演员向民族歌剧领域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5.

[8]李伟.浅谈中国民族歌剧应如何学习歌剧的艺术形式[J].戏剧之家,2015(5):17.

[9]陈小雪.刘丹丽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演唱风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10]刘雯.浅谈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4 (12):122.

猜你喜欢
发展优势
辽宁高端智能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
海南省建设品牌马拉松赛的优势与效益研究
“互联网+农业”视野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探讨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发展及优势研究
天然气汽车的优势
普惠金融视角下社区银行发展的优势、借鉴及建议
歙县桂林镇发展现代农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