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柯欣 张帆
【摘要】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不仅是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还能有效地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音乐美育;大学生;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221-02
【本文著录格式】宋柯欣,张帆.音乐美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20,03(05):221-222.
一、音乐美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一方面是对自我的关怀、对人价值的肯定,一方面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关心自我的生存,注重自我价值的发现,关注社会生活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关注精神生活,追求生活的意义,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无法立竿见影的,现代教育对人文精神产生的影响是多层面的,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音乐作品里包含的不只有音符与旋律而在音乐的更深处是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与传达的感情,是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时代的真实写照。从音乐的形式到内容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所传达的含义,人文精神提倡关注社会生活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对历史遗留文明的重视。
音乐美育是指以音乐为内容和教育手段,对人进行审美教育。音乐美育的内容是多层次的,从聆听感受音乐到理解接受音乐,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发展自身音乐素质使之与个人行为与思想融为一体,正如音乐教育学家埃利奥特在基于对审美观念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立的实践观,他强调音乐作为一种行动的特定形式,认为从审美角度去欣赏限制了音乐听觉与作品内涵的可能性,主张将发展人的音乐素养从而使音乐对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审美提升上,更多的是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与熏陶从而促进人心灵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发展与提高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对自我价值的重视、对人价值的肯定,音乐在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中起著指导性作用。
二、音乐美育的功能对人文精神产生的作用
(一)自我认知:认识你自己
1.情感:情感的宣泄与传达
情绪是对人自身心理活动状态情态的体验。在人类的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是最接近、最直接敏感地运用它,因此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它所表现的情感既不是抽象的情感类型,也不是纯粹主观心灵的自我表现,而是一定思想支配下,具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情感。生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会有不同的困扰,生活是孕育情感的土壤,长时间的心情发展为一种心境,心灵的成长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黑格尔曾说,情感可以被音乐掌握和表现,因为心情、心肠和情感尽管都是精神性的和内在的,却和感性的肉体的东西永远有一种联系,所以它们可以从外表方面,通过肉体,通过眼光、神色或是富有精神性的音调和言语,把精神最内在的生活和存在揭露出来。表现主义音乐大师勋伯格正是运用最真实的主观情感将纯粹的自我表现在音乐作品里迸发,音乐成为了是情感宣泄与表达的载体,人们用它来抒发感情,同时在不同的音乐中将感情寄托,菲尔巴哈说得好,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他认为人们只能通过从音乐中所获得的感情来领会音乐感情的内容,音乐的感情内容是无法用语言说表达的。同样的,音乐对人们感情的表达也是非语言性的。
2.审美: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而且在西方近代文学艺术领域中,几乎仅有唯美主义者才会如此执着地追求形式美。英国作家兼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就曾这样强调:“形式就是一切……从崇拜形式出发,就没有什么你看不到的艺术奥秘。”
(二)自我发展与完善:成为你自己
音乐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是因为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反映生活的外观,而且能够揭示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规律。音乐作品中包含着作曲家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评价和态度,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念,能够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音乐美育能够启发人的智慧,法国作家雨果说, 开启人们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数字, 二是文学, 三是音符。音乐对培养人的审美心理、敏锐洞察力、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美育通过启发人的智慧连接人文感情使人增强心领神会的本领,不但懂得作品的表演技巧,更能促进人的感情对音乐表达内容和时代精神的感悟。罗丹曾说过:“艺术即情感,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 音乐最擅长于抒发并激发人们的情感, 音乐能对人的智慧及人格的不断完善起到其它领域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音乐美育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塑造人格。柏拉图认为,音乐能美化人的心灵。从根本上说,柏拉图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音乐具有“拿美来沁润心灵,使他因而美化”的作用。音乐可以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善于辨别美丑,指导自己的行为。
人们对音乐的学习常常保有不同的目的而音乐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也不近相同。当今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乐器,研究表明器乐的学习对孩童大脑的发育有着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要。
(三)社会生活:了解时代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徐志坚在《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我们时常在一些音乐里幻想自己的生活,像电影一样画面配着背景音乐,以上帝视角俯视着自己的生活,脑中生活的画面被音乐渲染上音符的色彩,或幸福或平淡或悲伤,这是对音乐的理解与幻想,无法言喻却又真实感受得到的情感。音乐的美育功能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娱乐性上讲音乐美育培养感受音乐美的耳朵,培养人们的乐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从感情性上讲音乐在对人无形的熏陶中提升人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人的情感体验能力并提高情商。最后从社会性上看,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包裹着时代精神与历史文化积淀,对于人们了解时代生活与对具体社会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三、大学生音乐美育的培养路径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美育校园环境
高校音乐美育的教育方式不只是在课堂,还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在校园文化方面着力营造音乐美育的大环境,开展校园社团的广泛性活动或演出,以及学校团委或有关部门和地方演出剧团的有效沟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学生社团进社区等等。在这些诸多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参与度高而且积极性强,既活跃了校园文化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切实体会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自信。
(二)将办学特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
大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个教育经历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段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这四年里增强对自己大学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校歌的合唱比赛,五四青年节的团歌竞赛以及红歌传唱等等,这些歌曲既包涵正能量又极富鼓动性,对青年学子的影响是深刻而又持久的,合唱的群体性很强,适合学生广泛的以班级或学院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些途径有效的把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文化认同传递给学生。
(三)将音乐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音乐美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于高校音乐美育理论的教育,更要注重音乐美育的实践教育。要将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只有结合实践过程,音乐理论教育才是有意义的。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音乐教育过程中,并将各种音乐教育理论融合其中,融会贯通并加以创新,使得这些音乐教育理念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在音乐美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民族庆祝节日或民俗仪式中的音乐中的特殊元素挖掘出来,或是親自带学生参与到这些仪式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促进高校音乐美育的发展。
(四)将多元文化融入音乐教育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化的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也逐渐频繁,逐渐形成了多元文化环境。在这一多元文化环境下,我国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也应该与其密切结合。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引入需要与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形势等结合起来,与国家教育高度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在我国高校音乐美育中的实践还应该与各民族的文化发展结合起来,避免消除了各民族音乐的民族性,在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中,明确各文化的音乐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培养优秀音乐个体,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团体意识
在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中,既然有针对性的培养优秀的音乐高素质人才,也要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音乐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培养一些优秀的音乐个体,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特长,重点挖掘其优势,并加以培养,使其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这些优秀的音乐个体因为太过突出,可能会产生无法配合其他音乐成员的现象,因此,通过音乐美育提升学生的音乐团体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高校乐团中,团队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只有团队之间得到良好的配合,才能为人们带来更美的体验,更好的展示音乐作品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团队小游戏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并通过这些小游戏拉近团队内成员的距离,使每个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音乐美育是高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美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方面的特殊作用。此外,高校育人的方式应该充分结合课内与课外,充分开展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文艺演出,让更多的学生活跃到音乐的大环境中来,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美育中,实现综合素质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志坚.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1,15(6):18-20.
[2]曹宜冰,潘驰群,余静.音乐美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6):63-64.
[3]邱燕.音乐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9(11):114-115.
作者简介:宋柯欣(1999—),女,汉族,河南商丘,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张帆(1979—),女,汉族,辽宁沈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