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

2020-04-20 10:59李笑颜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文化传承

【摘要】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逐步朝着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音乐人才的重要阵地,为确保高校音乐专业人才能够积极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工作,需要不断地将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促使高校音乐教育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195-01

【本文著录格式】李笑颜.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北方音乐,2020,02(04):195,197.

前言

高校开设音乐课程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积极迎合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当代高校在开设音乐课程时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较大,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并未得到良好的传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步对我国传统文化重视起来,陆续将我国所特有的民族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促使音乐教育逐步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全面深化民族化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理念对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教师所具备的教育理念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通过运用西方音乐教育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音乐教育活动,将音乐理论知识转化成音乐实践技能,着重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技巧练习和演奏技巧练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进程,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是千百年来我国音乐艺术匠人的智慧结晶,以前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实现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师承”作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主要教学形式,教师依靠“师承”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使学生能够对民族音乐艺术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并对民族音乐艺术所具备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的中心逐步从西方音乐教育朝着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不断加深对民族化教育理念的认识,全面整合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民族文化精神,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艺术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所具备的价值与功能,进而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良好地融入到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活动。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以民族化形式凸显校本特色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仅具有人才培养功能,还担负着文化传承责任。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对本土文化给予高度重视,将本土文化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落实本土文化的传承工作。音乐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内容,是培养音乐人才、发展音乐人才的重要媒介。高校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通过将本地区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构建民族化音乐体系,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使高校音乐教育具备本土化特征,凸显校本特色。

民族化音乐通常以戏剧或者是戏曲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唱调与旋律作为主要的音乐元素,借助乐器、唱腔等元素展现民族音乐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众多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拥有音乐表现形式,进而形成多元化民族音乐特征。高校在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元素,将区域民族化音乐为载体,创建校本化音乐课程,凸显高校音乐教学特色,彰显地区民族文化风貌。为此,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本土音乐教育对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借助音乐教学让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积极主动地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做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

三、高校音乐教育实现民族音乐的规模化发展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工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高校音乐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就需要不断扩大民族音乐规模,实现民族音乐的规模化发展。为此,高校在开展音乐教育工作时应从教学内容入手,充分利用我国多民族文化特征,借助传统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加深学生对本地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首先,高校将民族素材引入音乐教育,并对音乐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形成民族唱法、民族技艺等多种内容,促使民族音乐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其次,高校需要积极做好民乐团的组建工作,不断提升民族乐器的使用力度,逐步加深对民族乐器教学的重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计划,使民族乐器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考虑到西方音乐艺术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我们可借助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音乐,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积极打破中西方合璧的钢琴文化,使西方乐器演奏活动能够建立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上。

四、高校音乐教育推广中国戏曲文化

在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全面提高对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视,将中国戏曲文化灵活的运用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实现对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拓展。我国戏曲文化起源于原始歌舞,历经千百年来的发展形成多种戏剧表演形式,融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元素为一体,在音乐教育中广泛适用。高校音乐教育朝着民族化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推动音乐教育朝着民族化方向倾斜。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戏曲艺术,例如北京的京剧、河南的豫剧、河北的评剧、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等,各地高校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地方戏曲艺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对地方戏曲文化进行欣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开展戏剧文化的传承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017年,我国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以及财政部针对戏曲艺术走入高校课堂联合发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戏曲音乐融入高校教育的要求与标准、措施与办法,将音乐专业特色为依据,利用本地区戏曲文化资源,在音乐教学课堂对学生普及戏曲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戏曲音乐教育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所特有的戏曲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理解,避免学生沦陷到西方意识形态中,不断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创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高校不断完善音乐民族教学体制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保证音乐教学工作能够不断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高校需要立足于本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本地区民族音乐特征,将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工作融合到一起,创建并完善民族音乐教学体制,合理安排民族音乐的教学课程,有组织、有秩序地安排学生开展民族音乐技能的训练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民族音乐表演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音乐文化精华,全面整合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彰显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风貌。为此,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民族音乐教育活动给予高度重视,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特征,引入区域音乐技艺精华,整合地区文化资源,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六、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学的民族化离不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支持,教师需要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深化民族化教育理念,创建并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充分利用本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中国戏曲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全面推广,彰显音乐教育的校本特征,同时促使音乐教育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参考文献

[1]白桦.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黄河之声,2019(17):60-61.

[2]吕瑾.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戏剧之家,2019(20):179.

[3]苗青青.新时代,新方向——高校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探索[J].黄河之声,2018(23):95.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民族化文化传承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