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命者”贝因美,从第一到巨亏有几步?

2020-04-20 11:02钱丽娜石丹
商学院 2020年4期
关键词:贝因美修正账款

钱丽娜 石丹

贝因美(002570.SZ)再次陷入亏损。贝因美2019公布的财报显示:亏损8799.99万元。

2018年,戴上ST帽子的贝因美为了保级,竭尽全力地卖房卖资产后,勉强以4111.36万元的利润摘帽,而2019年在卖无可卖的情况下再次亏损。

2013年,贝因美曾以61.17亿元的营业收入荣登国产奶业品牌第一的宝座,获得了全球奶业巨头恒天然的青睐。2015年,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以每股18元的价格入股,投资近35亿元,持有贝因美18.82%的股份,成为贝因美的二股东。

而从2019年开始,恒天然不惜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卖出股份,貝因美的股价已从2015年二三十元的区间跌至目前五六元的区间,恒天然账面亏损达20多亿元。

《商学院》记者就此次亏损原因、渠道管理、销售费用上涨、恒天然减持带来的影响等相关问题向贝因美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2008年在三聚氰胺事件后,贝因美因成为少数未被卷入的乳企,迅速崛起。然而做大之后,自身管理却陷入混乱,一夜跌落神坛。

2018年,创始人谢宏不得不重新出山。贝因美在内有国产品牌超越,外有外资品牌降维打击的夹层中,如今再遭二股东不惜血本的抛售,能否向死而生,2020年成为关键的一年。

命悬一线ST

2019年,贝因美奋战了一年,在终场时分,却再次交出了负分答卷。

2016财年,贝因美亏损7.81亿元,2017财年继续亏损10.57亿元。按《证券法》规定,境内上市公司经营连续两年亏损,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因此2018年贝因美顺理成章地戴上了ST的帽子,股票简称改为“*ST因美”。根据《证券法》规定,A股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要面临退市处理。于是,2018年贝因美为了保级,已经在不余遗力地卖卖卖了。

而这次保级的好处是,一旦业绩翻正,即可摘掉ST的帽子,若下一年度再亏损,重新按三年计算,这给公司留下了喘息的空间。

2018年度,贝因美在保级中也获得了大量的补助款,列入非经常性损益。其中各项政府补助1.06亿元,厂区搬迁补偿收益0.71亿元,处置子公司收益0.45亿元,业绩承诺补偿收益0.28亿元,业绩承诺补偿收益 0.28亿元,这些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2.58亿元。

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贝因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7亿元。因此,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在决定贝因美的保级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第一到巨亏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规模2013年为911亿元,此后持续增长,2017年为16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018年达到1914亿元。

贝因美初创于1992年,2011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2013年公司以61.17亿的营收,7.21亿元的净利润在国产婴儿奶粉中排名第一。

在这段欣欣向荣的时期,中国奶粉军团虽遭遇海淘和外资奶粉的竞争,但发展势头并不弱,飞鹤、君乐宝等本土势力在外资品牌势力薄弱的低线城市杀出一条血路。

2018年飞鹤乳业销售额115亿元,2019年为150亿元。君乐宝乳业集团发布的2018年业绩称,全年销售收入达130亿元,其中奶粉业务销售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奇怪的是,贝因美却走出了一个与其他国产竞品相反的走势。

自2013年后,贝因美的总收入和净利润一路掉头向下,2019年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尚不及2009年。

至于亏损原因,贝因美在2019年的业绩快报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情况的改善仍无法立刻消除并弥补因新生儿出生数量减少,市场滞胀,2019年上半年乳铁蛋白涨价,公司非经常性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公司全年利润亏损。

有乳铁蛋白产品的并非贝因美一家,所有的奶粉厂商都面临着新生儿出生数量减少的大趋势,可为什么偏偏是贝因美无力翻盘?

2011年,贝因美实际控制人谢宏在公司上市不久即辞去董事长职务,此后公司在7年间换了三任职业经理人。2018年5月,53岁的谢宏重回公司,请来包秀飞担任总经理。

贝因美走到今天,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对贝因美历年应收账款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公司渠道管理的问题极大。

2014年是贝因美的转折之年,当年奶粉销售量从5.5万吨减少至4.7万吨,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90.5%。2014年12月,贝因美开始对经营过程中长期挂账且追收无果的部分应收款项予以核销,累计核销应收款项坏账约703万元。

此后,销量下降和应收账款的问题成为悬在贝因美头上的阴云,久久不散。

2015年,奶粉市场传出即将推出注册制。《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正式征求意见,对奶粉配方注册制有了详细规定,每家乳企可保留不得多于3个系列品牌9种配方奶粉。这一规定导致各厂商为了清理库存而大打价格战。

当年11月底,贝因美开始对渠道进行大幅度授信,财报上称,意在抢占终端,深入三四线市场。2015 年12月,贝因美实现对授信客户的销售收入8.77亿元(不含增值税),形成应收账款10.26亿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全年的应收账款额度为13.63亿元。前三季度应收账款总额为3.565亿元,第四季度应收账款总额猛增至10亿元,全年应收账款额度较2014年的4.25亿元增长220.66%,达13.63亿元。

应收账款这颗雷从此埋下。

尽管在终端大量压货,2015年贝因美的营业收入还是比2014年下降了10.20%,为45.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虽然同比增长50.45%,但若去除政府补助的1.23亿元,实际亏损额为0.19亿元。

2014年,贝因美获得政府补助0.78亿元,若扣除这笔收入,贝因美实际上从2014年起就开始亏损。

在这一系列操作之后,贝因美于2016年1月16日发布了一份修正的业绩公告,称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为-100%~-50%。修正后的业绩比上年同期增长45% ~ 60%,盈利0.99亿元~1.1亿元。

做出的账总是要还的,渠道混乱,应收账款激增的痼疾将贝因美的业绩进一步推向了悬崖。投资者被打得晕头转向,就在贝因美业绩变脸的2015年,恒天然成为贝因美的二股東。

悬崖已是百丈冰

2016财年,贝因美营收从2015年的45.34亿元暴跌至27.64亿元,跌去17.7亿元,净利也由2015年的1.04亿元降为亏损7.81亿元。

2016年,贝因美应收账款11.66亿元,计提坏账准备金1.20亿元。

一边是业绩惨跌,一边是贝因美的糊涂账。

2016年7月15日,贝因美发布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的预计业绩亏损约为2.1亿元-2.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额为1.02亿元。

贝因美称,业绩预告修正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市场假冒奶粉事件及奶粉新政配方注册过渡期行业秩序混乱影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少于原预计,从而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了亏损。

对比同为国产品牌的飞鹤乳业的成绩,2016年~2018年,飞鹤乳业营收和利润连续三年增长,2018年达到营收103.9亿元,利润22.4亿元。2016年高端奶粉逆势增长超过80%。

紧随而来的是缺钱,2016年6月,贝因美发布公告称,质押4800万股用于融资,质押期长达四年,从2016年6月21日至2020年6月1日。

在报告期内,贝因美集团旗下,黑龙江贝因美乳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配方奶粉工程项目因公司奶粉销量下降,未达到预计效益;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米粉项目因受米粉需求量下滑影响,也未达到预计效益;年产6万吨儿童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也因儿童奶需求量下滑,未达到保本销量。

2016年10月15日,贝因美又一次发布业绩修正公告,修正后的数值为亏损3.9亿元~4.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16亿元。

贝因美对业绩修正的解释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当年贝因美副董事长陈慧湘辞职。

转年7月,贝因美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后的预计业绩亏损为3.5亿元~3.8亿元。

除了忙于修正业绩,贝因美应收账款的积弊终于暴发。

2017年4月28日,贝因美收到深交所监管函。监管函称,2016年度公司对全部资产和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巨大,但该事项贝因美未对外披露。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贝因美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达12.52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金额4.45亿元,账面价值较高。

深交所再次询问,为什么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应收账款准备计提比例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增长偏高。

贝因美解释称,是在实际执行中未能对客户经营规模及回款能力等变化情况作出客观、合理的预计导致。

而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来自期末紧急处理品增加,产品已不能对外销售,奶粉注册制出台后,老包装产品甩货、压价销售;二是公司爱诺达产品2017年度账面原值7191.61万元,期末库存金额较大,由于客户投诉较多,公司评估产品销售困难,计提大比例的存货跌价准备。

贝因美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也偏高,这是由于贝因美一直以来执行高毛利率、高销售费用的销售政策。

为了财报表现,2017年,贝因美先后两次发布公告拟出售杭州、上海、重庆等地共计29套房产,评估总价超过1亿元,预计产生收益约5860万元。当年贝因美营收跌到26.6亿元, 亏损10.57亿元,顺理成章地戴上了ST的帽子。

二股东恒天然血亏

2020年3月2日晚,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67.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而恒天然上一次同等数额的减持是在 2019年11月30日至2020年2月28日。

面对贝因美的连年亏损,恒天然压力巨大,甚至外界风传恒天然前首席执行官施牧徳为此而离职。

恒天然的战略布局中,可谓成也中国,败也中国。2018财年,恒天然大中华区的收入达到39.8亿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约180亿元,中国市场为恒天然贡献了19%以上的收入。

恒天然2018财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月31日,恒天然的税后亏损为3.48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5.78亿元),盈利下滑36%。亏损的主因是对达能的一次性赔偿以及对贝因美投资的减记。

2015年3月,恒天然集团以18元人民币/股,总计34.64亿元人民币(不包括交易费用)完成对贝因美公司18.8%股权(1.924亿股)的收购。

但是2017财年和2018财年半年报,恒天然对贝因美的股权价值两次减计,总计约20亿元。

猜你喜欢
贝因美修正账款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贝因美和恒天然还能携手多久
对微扰论波函数的非正交修正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卖29套房都无法填补亏损!又一巨头陨落
修正2015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修正2015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