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分析

2020-04-20 11:26黄伶俐向艳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

黄伶俐 向艳琳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因阴道异常流血或排液进行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 并对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计算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9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9例为子宫内膜增生症, 12例为子宫内膜炎, 15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1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11例为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43例为子宫内膜增生症, 13例为子宫内膜炎, 13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12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9例为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4.44%(85/90)。结论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无创、操作便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 诊断准确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26

女性子宫内膜受卵巢周期性分泌性激素的影響。例如, 通常子宫内膜在孕期因性激素的长时间作用而增厚, 从而有利于受精卵的植入和胚胎的生长发育。子宫内膜病变同时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也较多见, 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多发病, 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1]。子宫内膜病变临床上定义为子宫内膜区域内发生的病变, 包括炎症、增生、肿瘤等类型, 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是临床中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早期诊断并治疗子宫内膜病变对于女性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可重复、价格低等优势, 临床使用较为广泛[2]。本文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意义, 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因阴道异常流血或排液进行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患者临床症状症状表现不一, 包括经期不规律、间断性或持续性下腹疼痛、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部及包块等。患者年龄28~69岁, 平均年龄(42.4±9.8)岁;其中43例患者已绝经, 47例患者尚未绝经;6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28例患者接受诊断性刮宫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分析。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病例资料齐全, 临床上具有阴道异常流血或排液等症状, 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②患者知情理解并愿意承担本研究相关风险, 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配合临床检查治疗等。

1. 2. 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 如合并结直肠癌、卵巢癌、膀胱癌、乳腺癌等其他系统肿瘤;②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损害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③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重度躁狂者;④既往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相关疾病如肿瘤者。

1. 3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由同一位超声科医生使用同一台超声检查仪器进行。检查时嘱咐并协助患者平卧位, 检查前让患者饮水憋尿充盈膀胱。超声检查时应多角度、多切面观察患者子宫大小及形态, 有无肿块, 测量并记录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回声。测量时选择的标准切面应为实质最厚、最宽和最长的横断面。测量时应该尽量减少探头产生的压力对测量数据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当捕捉到完善的标准切面时, 冻结图像并调节旋钮获得清晰的图像效果。观察并记录子宫内是否存在团块回声、大小、位置、边界等。观察分析肌层与内膜癌患者病灶、回声与内膜厚度的关系。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或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

1. 4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界、回声、血流情况、与内膜的关系等。并对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计算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2 结果

2. 1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特点 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增厚, 回声欠均匀, 内可见多发小囊状无回声。子宫内膜炎:子宫体增大, 子宫内膜线增粗伴不均匀增强回声, 可有液性无回声区。子宫黏膜下肌瘤:突向宫腔的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低回声结节, 压迫子宫内膜, 病变与内膜分界清晰。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内椭圆形高回声结节。子宫内膜癌:较小的局限行内膜增厚或大面积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 回声杂乱, 伴有肌层侵犯。

2. 2 病理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9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9例为子宫内膜增生症, 12例为子宫内膜炎, 15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1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11例为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43例为子宫内膜增生症, 13例为子宫内膜炎, 13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 12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9例为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4.44%(85/90)。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变, 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严重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女性子宫内膜病变在基层医院容易诊断不规范、漏诊、误诊等, 导致疾病拖延。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病变症状表现不典型, 通常为月经失调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严重时影响患者生育功能, 导致女性不孕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等[3]。早期有效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晚期子宫内膜癌可以侵犯子宫肌层, 甚至发生淋巴结转移等。虽然CT检查可以较好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但诊断所需时间较长, 且具有辐射损伤的缺点, 限制了其临床使用[4]。而核磁共振虽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诊断效果好, 但是价格昂贵, 不能广泛在临床上应用[5]。

超声检查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子宫内膜病变, 具有安全、价格低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 可以获取病变子宫内膜的高清图像, 直观地显示子宫内部和外部病变情况, 为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图像支持。①子宫内膜增生症: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 超声图像特点表现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回声不均匀增高, 子宫线居中, 增生的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壁分界清除, 超声图像根据子宫内膜增生的特点将子宫内膜分为均匀高回声的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斑片状增强回声和低回声相间的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细小蜂窝状无回声区的腺囊型子宫内膜增生[6]。②子宫内膜炎:主要由产褥感染引起, 临床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 临床通常有分娩史、流产或剖宫产史, 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恶露等[7];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体增大, 子宫内膜线增粗伴不均匀增强回声, 可有液性无回声区。③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面积增大, 经血排出异常, 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白带增多、贫血, 伴有痛经及子宫内膜异常收缩等;超声图像表现为典型的宫腔分离症, 有中等或弱回声团块, 宽基底并突出宫腔。误诊的1例因息肉较大呈中等回声, 与宫壁关系分辨不清, 超声诊断结果误以为子宫黏膜下肌瘤。④子宫内膜息肉:好发于>35岁妇女, 通常由内分泌紊乱、高雌激素等因素引起, 症状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腔内较小的不均匀强回声团, 子宫蒂部和内膜线完整, 性状类似水滴, 强回声团和正常内膜之间界限清楚[8]。息肉体积较小或不典型的患者在使用腹部超声进行检查时容易出现诊断错误, 需进一步开展病理诊断。⑤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有研究表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腔内不均匀回声伴有不均一的宫腔线, 分界不清。内膜超声检查一方面能够检测出较小的癌变病灶, 另一方面能够判断癌组织对子宫内膜的浸润深度, 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病變。超声检查时误诊的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较小且形态规则的早期病变, 因而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未增厚或增厚较小的患者也要接受病理检查[9]。

有研究表明, 经阴道超声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更好。腹部超声虽然由于受到腹部脂肪厚度、膀胱充盈程度、肠管气体等多种因素影响, 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情况, 导致检出率降低, 而阴道超声检查探头更能靠近子宫, 影响因素减少, 能清晰观察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情况进而提高检出率[10]。目前临床上大医院使用较多的为三维超声, 它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科学的检查技术, 可快速获取子宫的冠状切面图像,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得到子宫内明确的空间关系, 明确观察子宫内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病变与肌层的关系, 有利于早期诊断并治疗疾病[11]。临床行超声检查时注意获取标准的切面, 图像取样容积应该包括子宫宫腔及内膜, 尽量在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检查, 从而获得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良好对照, 提高影像学诊断准确率[12]。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具有无创、操作便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的特点, 诊断准确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夏银丽.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腔及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3):162-163.

[2] 杨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5):197-198.

[3] 李淑娟, 王爱芹, 杨学军, 等.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医学信息, 2019, 32(14):104-106.

[4] 袁斌. CT与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浙江实用医学, 2019, 24(2):132-134.

[5] 王静. CT联合MRI对于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临床意义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3):70-71.

[6] 尹桂, 曾凡美, 曾文明.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阴道超声特点及病理追踪分析. 黑龙江医学, 2019, 43(6):614-616.

[7] 赵涛, 宋玉霞, 张宏煜, 等.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合并感染对HE4和VEGF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5):2361-2365.

[8] 金丽莹. 超声(经阴道)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的诊断鉴别价值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 24(4):91-92.

[9] 刘发芝.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111, 124.

[10] 李小倩, 崔广和.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3):252-253.

[11] 李雪凤, 闫娅妮, 冯艳霞, 等. 不同宫腔内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比较及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0):2249-2251.

[12] 董晓燕. 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诊断内膜息肉的价值. 当代临床医刊, 2018, 31(5):4077, 4074.

[收稿日期:2019-08-21]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上腹部横切面在产前超声诊断心房异构综合征中的价值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