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罗晓庆
岳玉良和岳凌云沿着村道宣传防疫知识
2月5日深夜11点,逢倒春寒过境,一入夜便冷得彻骨,坐在大邑县城家中的20岁大学生岳凌云,不时地滑动着手机屏幕,不时地看着窗外,边看新闻边等待爸爸的归家。
“爸爸,我才知道你这几天去干啥子,你去当志愿者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要是感染上了,我们怎么办?我明天陪你去,我俩互相还有个照应。”电话那头是岳凌云的父亲岳玉良,大邑县人大代表、凌润建筑工程公司关工小组组长,正在王泗镇庙湾村防疫卡点忙碌着,听了儿子的话,一下子热泪盈眶,心头感慨“孩子长大了,知道心疼父母了”。
庙湾村卡点值班的志愿者,6小时一轮班,因岳玉良总是争着值最辛苦的夜班,当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时,凌晨才回家是常有的事,未免家人担心,岳玉良一直隐瞒,不想才两天便被儿子发现“行踪”。一番交流后,为了在实践中树立起儿子的报国志,也为了成全儿子的一片孝心,“你也成年了,读书是为了什么?人生价值在哪里?在一线冲锋的医护战士、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你也应该深刻学习。”第二天,岳玉良便带着儿子“上阵”了,成就了大邑县“父子抗疫”的一段佳话。
因庙湾村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近几年的新春佳节,来往游客和走亲访友的都成倍增加,加之庙湾村卡点较多,疫情防控压力很大。这也是岳玉良主动请缨到基层做志愿者,便立马被安排到庙湾村的原因。父子俩每天早上来,晚上开车回家。到家后,互相帮忙,煮一碗面,烧点菜、喝点酒,再聊会儿天,仿佛白日里的紧张就在这一盏深夜亮起的灯中,你一言我一语地消弭了。正如千千万万在抗疫一线的普通志愿者一样,他们用最平凡却又最温情的一面,化作点滴力量,不断融化着疫情坚冰。
“这是防疫一线,必须严守卡点,有一个人感染上,全村可能都有危险。”外面回来的村民亲属,必须居家隔离,在这期间,岳玉良带着儿子还有一群小年轻志愿者,挑起了坚守卡点的大梁,入户下乡,上门提供检测体温、赠送口罩等服务。
询问往来路线、测量体温、为车辆消毒……卡点上,吃惯了泡面、盒饭,四处透风的帐篷不暖和,就着一杯一杯热开水当暖身。岳玉良时常带着一支话筒、一台音箱,沿着村道宣传防疫小知识,儿子和其他志愿者当跟班,尽心尽力守护一村平安。“少吃一顿饭,亲情不散伙。今年就不要串门子了。”“大爷,咋又是你们,疫情严重,真的不要聚众打麻将了,口罩带起”……有时要下乡宣传,路不好走,岳凌云只能跟父亲骑电瓶车,“太辛苦了,不知道做志愿服务这么辛苦”,岳凌云说,“风很大,等到了的时候,双手双腿都冻僵了。”但这个特殊的春节,岳凌云说,给他上了人生十分重要的一课。
“国家培养了我,社会哺育了我,轮到我作贡献的时候了,有很多同学抱怨在家闲得慌时,而我在防疫一线贡献一点微薄力量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骄傲。”岳凌云感触良多。父子俩除了义无反顾地投入防控一线,还主动向大邑县交通运输局、县中医院、县王泗镇执勤点捐赠了光明酸奶、王老吉饮料等共计1.7万元的物资,并在大邑县建筑协会捐赠2000元。岳玉良说:“我就做了那么点事,不值得宣传。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又是人大代表,本就应该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