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论培训对降低骨外科护士身心耗竭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2020-04-20 07:13:56杨小梅李淑真肖林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共情身心外科

杨小梅,李淑真,肖林林

聊城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聊城 252002

骨外科患者多为骨折患者,临床常表现为疼痛剧烈、制动时间较长,卧床时间长,肢体功能恢复缓慢等特点,部分患者甚至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 其中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当患者合并脊髓损伤时可导致截瘫,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2]。对护士而言,长期处于此类工作环境中,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较大,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部分护士也因此产生职业倦怠感,严重降低工作效率,故而有关专家学者将此类职业压力称为“身心耗竭综合征”[3]。共情理论是自身进入他人的思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感知问题、解决问题,以此缓解双方的压力[4]。 基于此点,该院对骨外科护士展开调查,采用均等单盲法将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间30 名护士分为人均15 名的常规组和研究组,探讨共情理论培训在改善护士身心耗竭综合征方面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30 名骨外科护士展开调查,纳入标准:①所有研究对象均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5];②在骨外科工作经验满一年以上;③可独立、正常参与骨外科的夜间值班。 排除标准[6]:①工作经验不足一年;②即将或正在处于休假的状态。采用均等单盲法将该科室30 名护士分为人均15 名的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组内男护士1名、女护士14 名;年龄在23~45 岁,平均(34.43±3.10)岁;本科学历1 名、大专学历12 名、中专学历2 名;主管护士1 名、护师5 名,护士9 名;而研究组组内男护士1名,女护士14 名;年龄在24~46 岁,平均(34.91±3.25)岁;本科学历2 名、大专学历12 名、中专学历1 名;主管护师1 名、护师7 名。 护士7 名。 两组资料经比较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分组。

1.2 方法

组织研究组护士参与共情理论培训,分别以理论学习、技能演练和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内容,整个培训时长共计6 个月,分为两个阶段:第1 阶段,每周一次、每次2 个课时,重点学习共情概念和意义,掌握人际沟通环节中常见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帮助护理人员可以识别不同患者的心理情况,主要体现在对患者心理感受的预测和体验,识别患者的思想和行动动机,理解患者现阶段情绪表现等,培训时长为3 个月。而第2 阶段则重点指导护士进行共情技能演练,同样为期3 个月;首先加强护士的感受性训练,可通过观看电影、阅读小说和古诗词鉴赏等方式进行培训,借此加强情感体验;同时可设定骨科常见的案例情景,护士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患者、家属等角色,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让护士熟练掌握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在倾述时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在给予患者回应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以此判断此回应是否与患者的想法不谋而合。

观察组护士正常进行日常工作, 未参与相关培训,入组后测评倦怠量表。

1.3 观察指标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7]评估研究对象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疲惫感,量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成就感(8个条目),工作冷漠(5 个条目)、情感衰竭(9 个条目)三方面,均采用0~6 分七级评分法,其中个人成就感为正向评分,工作冷漠和情感衰竭为负向评分,比较研究组培训前后与常规组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和研究组培训前个人成就感、工作冷漠和情感衰竭程度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培训后个人成就感(39.66±2.05)分高于本组培训前和常规组(32.01±5.27)分和(32.62±5.15)分,工作冷漠和情感衰竭程度(5.81±1.65)分和(14.63±2.19)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和研究组培训前评分(13.65±2.75)分和(28.79±2.35)分、(13.72±2.68)分和(28.91±2.4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MBI 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MBI 比较[(±s),分]

组别 时间个人成就感常规组(n=50)研究组(n=50) 培训前培训后t 常规组与研究组培训前P 常规组与研究组培训前t 常规组与研究组培训后P 常规组与研究组培训后t 研究组培训前后P 研究组培训前后32.62±5.15 32.01±5.27 39.66±2.05 0.321 0.751 4.919 0.001 5.240 0.001 13.65±2.75 13.72±2.68 5.81±1.65 0.071 0.944 9.468 0.001 9.734 0.001工作冷漠 情感衰竭28.79±2.35 28.91±2.47 14.63±2.19 0.136 0.893 17.023 0.001 16.754 0.001

3 讨论

经调查发现[8],骨外科护士存在身心耗竭综合征的因素与工作环境、不规则的生活方式,职业存在的风险以及紧张的护患关系等因素有关,加上骨外科的患者其病情多呈现大出血、剧烈疼痛或者休克状态,患者及其家属的负面情绪也因此加重,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则会对护士大呼小叫,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护士的心理负担[9]。除此以外,超负荷的工作量和时刻需要紧绷的状态也会消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若患者此时病情在发生变化,则会降低护士的个人存在感,促使护士工作的倦怠感进一步加深[10]。

经该文研究发现,研究组实施共情理论培训后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本组培训前和常规组,而工作冷漠和情感衰竭程度则明显低于本组培训前和常规组,由此证实,共情理论培训有助于缓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感。究其原因可以发现, 共情培训的实施有效锻炼研究组的耐心倾听、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能力,将其运用于骨外科护士中,可以让其以客观的态度面对患者及其家属,不会讲自身的想法强加在患者及其家属身上,同时借助换位思考的方式让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目前的真情实感[11]。 而且在共情技术的实施阶段,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有充分的沟通交流,不仅有助于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依从性和配合度,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和眼神等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护士已与他们产生共鸣,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从而有助于在护士的引导下解决患者及其家属现阶段病情的问题,在护理技术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改善患者对护士的看法,使护士在护理患者期间付出的感情和工作态度均得到广泛的认可,从而提升护士的工作成就感,增加其职业的自豪感,让护士体会到自身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意义,继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同时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护士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更可以有效改善护士的身心耗竭综合征,临床实施效果显著[12-13]。

综上所述,对骨外科护士实施共情培训有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减少护士身心耗损综合征的发生,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共情身心外科
网红会和打工人共情吗
骨外科知多少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商业评论(2022年4期)2022-05-05 23:01:30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34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26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给身心降个温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