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

2020-04-20 02:07程养林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毕业生

程养林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广东 江门 529000)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正从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从国外湾区的实践经验看来,培养符合职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是湾区建设的重要要素之一[1]。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对于顺利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的重任[2],2018年5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地方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的高职毕业生,已然成为政府以及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1 江门市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目前,江门市全日制高等职学院校由原来的1所增加到3所(不含成人教育,下同),其中2所院校为公办,分别是广东江门中医药学院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职院校匀位于江门市蓬江区;1所民办学校,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位于江门市江海区。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占地面积约809 392 平方米;广东江门中医药学院占地面积约213 440平方米;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占地面积约333 500平方米。经过多年的发展,江门市已基本形成院校间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健康发展形势。2018年江门市普通高等院校(不含研究生,下同)高校毕业生人数共计有11 630人,其中7 460人为高职院校全日制毕业生,占总毕业生人数的64.14%,比2016年提升3个百分点。2018年高职毕业生人数7 460人,比2016年的6 684人提高11.6%。广东江门中医药学院从2017年开始正式招生,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江门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表1毕业生增长情况表

2 江门市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从业人员规模不相适应

按产业划分的江门市从业人员人数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最多,2018年从业人员达到95.95万人,这与江门大力发展制造产业的经济现状基本一致。2014—2018年4年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增长3.1万人,可见江门现代农业近年来在不断发展。从2014年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相对稳定,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江门市第三产业呈现稳步发展的局势。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18年江门从业人员人数

江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32.54%,但江门高职院校没有任何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比为28.15%,但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占比却高达63.02%,错位幅度为34.87%。随着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院的招生,各产业相关专业错位幅度将进一步扩大。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江门市从业人员与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情况表(按三次产业划分)

2.2 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

从《江门市2018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2018年江门人力资源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 1∶0.79,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而从需求行业来看,对劳动力需求靠前的依次是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随着江门市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等五大万亩园区建设的加快推进,预计制造类企业的用工需求将会持续旺盛,技能型人才存在总量供给不足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存在的问题。制造业用工需求占总用工人数的63.72%,而江门高职院校制造大类毕业生量仅占招生总人数的36.98%。由江门市2018年第四季度职位供求比可以看出,机械工程师、打磨工、储备干部等岗位用工需求非常紧张,招聘人数达814人,但其对应的求职人数仅有99人,职位供需比不到13%。

而江门市高职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人员过多,仅会计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江门高职院校2018年毕业生达1 088人,远高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使得财经类专业职位供需比达到1∶3之多,这无疑加大了此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可以看出,江门市尚无法解决自身产业结构人才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但无论人才供给不足还是人才供给过剩,都不利于江门经济的健康发展。

2.3 办学定位不明确,部分专业设置重复较严重

除去刚升格不久的广东江门中医药学院外,多个专业在另两所高职院校皆有开设,而且有些专业招生人数偏多,专业重复的情况较为严重。

由表4可以看出,两校有8个专业重复设置,分布在财经商贸、旅游、装备制造和教育与体育等大类中。其中,财经商贸大类重复设置专业现象最为严重,多达4个,分别为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

表4 2017 年江门高职专业设置重复情况表

麦可思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9年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有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图形图像制作、影视动画等4个专业,意味着这几个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很大,供给已严重饱和。专业的重复设置和饱和专业过量招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培养的学生因为专业相似性较大和数量过多,导致就业困难、专业竞争力不足、失业量较大、月收入不高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等情况,表明因专业定位不清而导致投入的教育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2.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特色。当前,国家缺少校企合作相应的法律法规,校企合作还没有在价值观、资金、资源等方面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实践教学薄弱,江门市职业教育存在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存在只有学校一头热的情况,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合作关系,虽然在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安排及企业实习等方面都有涉及,但是企业主要关注能给其带来多少利益,为其承担多少工作,而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初级劳动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能培养技能相关的技术工作少有接触,实践性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

3 促进江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 制定江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政府统筹协调

为推进江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领先水平、符合江门发展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及《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等法规,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及论证,尽快完成《江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应明确江门市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规模,并按照相关原则,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根据江门市产业发展需求和院校发展基础,明确未来应重点发展专业群建设。同时,为进一步落实江门市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建议指定相关部门(市教育局)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江门市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加强各级别职业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各中高职业院校发展做出宏观层面指导,特别是统筹高职与中职、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专业设置与衔接,最终建立起国内一流、凸显江门侨乡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担负着顶层建设设计者的重任,基本职能为充分协调职业教育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高职专业结构以适应江门产业发展

2016年年底,江门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里明确要求未来要不断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以大广海湾经济区为重点,努力打造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使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可以看出,随着规划的不断实施,江门的海洋经济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的人才也将较为紧缺。但江门市高职院校尚未开设与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无法满足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

江门市高职院校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基本空白,凸显出其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江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更应关注的是如何让合理的专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提高企业行业参与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

3.3.1 “政校企行”四方密切合作,建立有效的四方沟通机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尽最大努力去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应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政府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建设,建立有效的江门市人力资源需求沟通机制,通过四方联席会议、人才需求信息共享等形式,加强学校、政府、企业和行业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建立有效的四方沟通机制应由政府牵头,由“政校企行”四方共同参与,对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进行宏观调控;行业协会通过调查、分析、整理各行业的人才资源需求状况(包括需求岗位、数量、质量),使人才资源需求状况信息实现四方共享,以便职业院校通过四方沟通机制知晓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对人才需求的实时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使各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3.3.2 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作用,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化的培养。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整个过程,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呈现学校一头热的局面,企业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积极性缺失。如何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作用,加大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应当摆到校企合作工作日程。最直接和可行的办法是,校企共同携手构建学徒制培养体系,行业协会和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岗位要求和技能考核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创建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建设共享中心,把企业搬进学校、让学生走进企业,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建立起一套企业全程参与、“招工招生同步,学习顶岗联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组织流程;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高校教师与行业“师傅”柔性互动协同育人的双导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共同开发适应行业和专业发展的课程, 确立学生的 “学生” 和 “学徒” 双重身份;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建立起企业和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4 结语

总之,高职教育应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符合地方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的高校毕业生。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应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作为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地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牵头建立有效的“政校企行”四方沟通机制,建立校企协调共谋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毕业生
广东江门380名50岁以上居民患膝骨关节炎情况调查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