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战其
摘要:仿古瓷表达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仿古瓷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完美结合,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先民器物的缅怀,也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它的出现丰富了我国陶瓷文化的功能,增强了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本文在仿古瓷的发展历程基础上,对仿古瓷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解析。
关键词:仿古瓷;艺术魅力;传统文化
仿古瓷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文化,其历史由来已久。传统意义上的仿古瓷最初萌芽于两宋时期,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前期,衰弱于清代末期。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仿古瓷,是陶瓷中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历史上不论在民间作坊还是在官窑生产都曾出现。所谓仿古瓷,《中国古代瓷器基础知识》解释为“后朝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称仿古瓷。”而《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则是“仿古瓷即仿古代或后朝仿前朝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等而烧制的瓷器……。由上可知,仿古瓷是仿制前朝或古代器物而制作出来的瓷器,定义大体可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广义上的仿古瓷即指仿制前朝历代中的器物。一般来說,仿古瓷大都仿制古代较有名的器物。如仿青铜器、仿漆器、仿玉器,仿陶器及瓷器等而烧制出的瓷器。商周青铜器里仿制最多的就是青铜鼎。鼎作为礼器,被视作为皇权的象征,则后世多仿。而狭义上的定义则是后代模仿前朝较有名的瓷器而烧制出来的瓷器,即瓷仿瓷。古今历代仿制古瓷无外乎两种目的一是发思古怀旧之情意再仿,仿之上又有创新,追求的是与古人在艺术与韵味上的无限接近,一方面吸收和借鉴外来工艺成果为其所用,另一方面则起到继承传统的功效。仿古瓷是一种传统工艺技术的延续与发展,极少刻意作伪。胎釉、造型、纹饰、款识虽然力求与所仿对象接近,但仍然不可避免的会打上仿制时代的烙印。二是以假乱真,以此谋求经济利润。如果为趋时谋利,在原有瓷器上进行部分或者重新加工,采取后加釉彩、后加年款,作旧处理等方法,冒充古瓷,待价而沽,这种现象已经是作伪了,就不属于仿古范畴。
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而不同时代的仿品,又有不同的风格,从而丰富了制瓷的工艺。
永乐、宣德、成化三朝、是明代瓷业的黄金时期。一般说来,永乐、宣德瓷器以“鲜红为宝”,“青花为贵”;而成化瓷器则一斗彩名世。然而当时在仿古瓷方面也毫不逊色。从现存的藏品看,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仿烧的汝、哥、龙泉等宋代名窑瓷器,精美程度不亚于宋代真品。到了明后期的嘉靖、万历时期,风格又有变化,瓷器胎体厚重,追求奇靡,五彩斑斓,花纹繁褥。但由于国势渐衰,整体工艺水平下降,古时人特别推崇明初瓷器。如王世贞《觚不觚录》中说:“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增十倍”。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说:“宣德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神宗实录》更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杯一双,值钱十万”这样,明中后期出现争仿写前朝年款,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发展臻于极盛。这三朝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位皇帝还历次亲自诏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仿造历代名瓷。因而这一时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当时以“郎窑”、“唐窑”制品最为逼真。这一时期的仿古瓷技术上精益求精,但并无牟利目的。特别是官窑的产品,烧出来是为皇宫御用的当然更不敢真的用来鱼目混珠。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清乾隆时并有“大清乾隆仿古”专款。清康、雍、乾三朝,既是嗜古、仿古之风极盛的时期,也是大量新品种涌现的时期,可见在瓷器发展中,仿古不但不妨碍创新,而且能够促进创新。
清末民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华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仿古瓷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是陶瓷艺术园地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所谓“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正是这种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才使陶瓷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立于不败之地。仿古瓷所继承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件好的仿古瓷是融考古、工艺技术、装饰艺术于一体的高难度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仅从艺术的层面来看待各个时期仿古瓷的特点,并无优劣之分,只有个人喜好不同。但是我们学习陶瓷更应看到其背后的一些东西,一些深刻内涵的东西,要知道中国仿古瓷的发展史绝不仅仅只关乎这一器物,其更多的是中国社会、政治、艺术的历史,是中国这一古老国家文化跌宕起伏命运的历史。随着陶瓷功能的扩大,其逐渐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成为重要元素构成的一部分。
仿古瓷文化作为传统陶瓷文化中的形态,它包含着千百年来陶瓷艺术工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它传承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特性,是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性、艺术性、文化性一直维系着陶瓷文化的平衡。仿古瓷中的传统文化在发展和演变中,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脉络。
参考文献:
[1]李辉柄.略谈仿古瓷[J].河北陶瓷,1985 (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