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工艺的源头可追溯至西周或更早。春秋战国时期,玻璃已经摆脱“釉砂”(亦称“原始玻璃”)形态,作为独立的工艺材料出现,此后历经数代缓慢发展,至明清达到鼎盛。中国玻璃的出现虽晚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但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不过,与西方玻璃文化强盛的历史状况相比,中国玻璃发展之路迟缓曲折,在本土缺乏像陶瓷、丝绸、漆器等传统工艺那样明确的文化认同,一直处于工艺文化发展的边缘,这其中既有材料配方与加工技术的原因,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传统玻璃工艺经历了先秦与汉代的缓慢起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西融合,至隋唐承前启后,宋元明曲折发展,到清代达到鼎盛。近代以来受战争和进口玻璃倾销的冲击,本土玻璃工艺衰弱至极,除民间零星流传外,多为半机械化工业产品,已无更多特色。本文通过检视中国玻璃从起源至兴盛的历史阶段,以及本土玻璃工艺在材料与应用上所呈现的面貌,着重择选出与传统玻璃工艺最为密切关联的三个历史文化因素加以详述,即玉文化、陶瓷文化与中外交流,这些因素对中国玻璃工艺的发展趋势、风格特征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有着特殊而深远的影响。
玉文化对玻璃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材质的审美。玉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含义。许慎《说文》解释为“玉,石之美者”,《礼记》曰“君子比德于玉焉”。中国玻璃自产生起因其材质似玉,便成为了玉的替代品,在配方技术和造型品类上带有强烈的仿玉色彩。
回溯世界范围内玻璃的几个重要起源地,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还是之后的希腊、罗马、波斯等地,其玻璃配方主要为钠钙硅酸盐系统,而国产玻璃的原始配方属于铅钡硅酸盐系统,为中国独创。我们知道,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中,如石英岩、石英砂等,但熔炼石英非常困难(要达到1700℃以上的高温),需要加入助熔剂降低熔点。助熔剂配合二氧化硅就形成了最基本的玻璃配方。中西方从玻璃产生起就在助熔剂的使用上判然有别,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配方传统,国产玻璃为铅钡,西方则为钠钙。铅钡玻璃材质似玉,钠钙玻璃通透明净,材质上的区别使中西玻璃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铅能提高玻璃的折射率,而过量的钡却会使玻璃失透而成乳浊色,这种铅钡玻璃的质感自然使人和玉材联系起来,用玻璃仿玉是一个非常自然而可行的做法。汉人重玉,认为玉制品供人配饰或使用,可防邪气侵袭,还有使人长生不老之功能。1齐东方等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玻璃器》,开明出版社,2018年,第49 页。在玉料稀缺的状况下,大量仿玉的玻璃器物由此产生。值得注意的是,汉代是中国玻璃的仿玉时代2安家瑶著,《玻璃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3 页。,又处于玻璃发展早期,仿玉观念无疑对玻璃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地影响。
尚玉观念影响了玻璃配方技术的发展。两汉之后玻璃中钡的成分减少甚或没有,玻璃透明度逐渐提高,出现了高铅玻璃、钾铅玻璃、钾钙玻璃、钠钙玻璃、钠钙钾玻璃等硅酸盐体系,配方的改变极大提高了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能。这些配方中已不含有使玻璃变成乳浊色的钡元素,但古人对材质的审美偏好早在玻璃起源之时就基本形成,执着和满足于玻璃似玉的质感,难有较大动力去探索玻璃的优质配方和退火技术。中国古代玻璃多为半透明与不透明,这与使用使玻璃不透的乳浊剂有关,比如唐代加入萤石做乳白剂,到了明清,淄博一代作坊曾用砒霜即氧化砷使玻璃呈乳白色,由于剧毒,现已不用。3王乘遇等著,《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205 页。虽然国外在钠钙玻璃配方中也有添加乳浊剂的做法,但都不及中国如此注重而持久。中国古代玻璃以温润美玉为其最高的追求及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始终。4杨伯达著,《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第4 卷玻璃器(一)》,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6 页。
尚玉观念也影响了玻璃的品类和用途。玻璃长期局限于仿玉的装饰品范畴,难以在其他应用上普及拓展。从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中可知,本土玻璃除了作为饰品外,也曾在建筑与器具应用上有过一些发展,但都不能产生真正突破性的效用。早期的玻璃制品基本为玉制品形式,如战国时期典型的器物形式玻璃壁、玻璃印章、玻璃剑饰等,汉代以丧葬礼器形式为主,有玻璃玉衣、窍塞、琀、握、首饰等。隋唐之后玻璃普及至百姓,造型上多为瓜果鱼虫等玻璃摆件。在玻璃技术最为成熟的清代,玻璃制品除了各种珠饰,还有造型丰富的玻璃器,但仍以观赏和装饰为主要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战国时期已能利用模压法制作长边接近10 厘米的长方形平板玻璃制品,汉代也因高铅玻璃和钾玻璃的出现,能够生产一些透明度高的玻璃器,但由于配方与退火技术的欠缺,难以达到优质实用玻璃的要求,硬度不高,易碎易炸,在窗玻璃及日用器上难以普及,只适合在装饰品中发展。
中国陶瓷享誉世界,东汉青瓷与黑瓷的出现奠定了陶瓷在本土器物中的地位,陶瓷技艺日益成熟精湛,兴盛不衰,尤其是瓷釉技艺独领世界风骚。那么,中国既能创造出如此高妙的陶瓷工艺,缘何不能发展出强大的玻璃技艺?因为从材料学角度,陶瓷的釉和玻璃均属非晶态物质,在物质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能上没有本质区别,然而从实际状况来看,中国发达的瓷釉技术并没有对玻璃工艺有所帮助,反倒抑制了玻璃的发展。这一问题曾引起西方学者的兴趣,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在其著作《玻璃的世界》中,引用17世纪末耶稣会史学家杜赫德一段话加以解释:“盖因以为本国瓷器更有妙用故:它可盛装滚烫液体,以中国人之道,手持一碟沸沸然茶水,亦不会烫煞人。况中国瓷器光泽熠然,不让玻璃。倘论其透明度有逊,其易碎性亦逊矣。”一个饮茶的国度,不可能开发滥觞于罗马玻璃的那等精美玻璃酒具。5[英]艾伦·麦克法兰等著,《玻璃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4 页。无疑,陶瓷在使用功能上明显优于玻璃,我们不妨在此观点上做进一步思考:
首先,从地质资源分析,中国陶瓷的卓越品质要得益于本土普遍存在的优质高岭土资源,而西方玻璃的发达和其拥有优质的天然碱不无关联(碱是钠钙玻璃中钠的主要来源)。无论陶瓷还是玻璃,在产生之初就地取材是一种通用的办法。比如唐代之后,已可以制作和西方相同配方的钠钙玻璃,但却因玻璃产地缺乏天然碱资源,没能发展壮大起来。6同注释2,第107 页。不过,铅矿资源丰富,因此铅玻璃得到了发展,但铅玻璃不耐热,且铅玻璃在热加工时挥发有毒。元明时期发展了钾玻璃,出现了代表性的山东博山玻璃配方,即以钾钙为主的硅酸盐玻璃,其中钾主要来源于硝石。硝石是中国古代惯用的一种矿物质(战国已有将硝石用于医药的传统,唐代用其制作火药),但由于当时博山玻璃配方的氧化钾含量高达20%以上,而氧化钙含量很低,故在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上不及钠钙玻璃,此配方一直沿用至清代。
其次,从制备工艺分析,陶瓷技术早于玻璃,尤其瓷釉的出现和使用为陶瓷工艺的突破性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虽然釉和玻璃成分近似,但在制备工艺上大有不同,前者以薄层釉浆的形式附着于陶瓷胎体表面而后烧结;后者则需要将原材料在耐火的容器即坩埚中炼制,耗时费力,且受制于坩埚的大小与耐火程度。重要的是,瓷釉的配制和胎体成型、烧制是分别独立的环节,而玻璃的熔制是制作工艺的首要环节,与加工成型紧密相连。显然,制备技术上的差异更有利于瓷釉技术的发展。
再次,从饮食习惯分析,陶瓷比玻璃更能满足中国人对饮食器具的需求。中国人习惯热的饮食,质地光滑、结实耐热的瓷器是最佳的选择。结合前文,在玻璃配方与退火技术还不成熟的状况下,陶瓷技术已然发达,不仅拥有强大的使用功能,也极具观赏价值。其实,清代已能够生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的钠钙玻璃,但是,既然陶瓷已能满足食用器具的要求,普及程度又高,何必再费时耗力地去研究和生产陶瓷的替代物呢,况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玻璃器的精致程度都逊于陶瓷。另外,人们对玻璃固有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其装饰的用途上,传统的博山配方固然质地不坚,遇热易裂,但可以满足玻璃的装饰之用,此用足矣。相比玻璃工艺发达的西方,人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餐饮习惯,而饮葡萄酒的传统更需要像玻璃杯这样透明质感的容器,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人们在饮食器具上的选择。
中国玻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文化技术的双向交流,既有技术输入,也有对外传播。在中国玻璃工艺起源的问题上,专家学者就曾得出两种推论:一种是“自创”,即在中国已发现的早期玻璃配方中,铅钡硅酸盐配方为中国特有,可以推断中国可以独立生产玻璃,而且此配方还流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另一种为“引进”,通过分析中国境内出土的最早的一批玻璃制品,其成分与西亚玻璃制品非常相似,但在工艺技术上却逊于西亚,从而推断中国玻璃是借鉴了来自西亚的制作技术。无论“自创”还是“引进”,中外交流始终是影响中国玻璃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地域的维度,丝绸之路对中国玻璃制造技术意义重大。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外已有往来,张骞西行之后交流的线路增多,通道更为顺畅。中外往来的通道约有四条:西北(沙漠)通道、北方(草原)通道、西南(佛教)通道、南方(海上)通道。7干福喜等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发展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第293 页。目前已出土的中国最早的玻璃制品来自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年代约为公元前12世纪至前7世纪,其位置正处于古代西北(沙漠)丝绸之路。克孜尔墓中的大量玻璃珠在成份上和西亚古代玻璃接近,证明了当时中外玻璃文化交流密切。北方(草原)丝绸通道在北宋之后全部打通,从中亚、西亚至中国东北的交通线路更为便利,伊斯兰玻璃在东北一带的辽、金等墓中多有发现,而且还经此通道传播至朝鲜与日本。西南(佛教)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印交流的主要通道,古代玻璃制品在此通道上因发掘较少不便详述。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是中西玻璃交流的海上通道,该通道贯通亚非欧,沿线出土不少进口的玻璃制品。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是隋唐及以后玻璃进口的主要通道,很多以钠钙为主要成分的萨珊玻璃器皿就出土于该丝绸之路的起点——广西合浦县和广东徐闻县。
从时间的维度,中外交流贯穿于中国传统玻璃工艺发展的各个时期。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玻璃已在北方欧亚内陆草原上流通。前文所述及的最早一批出土于新疆的玻璃制品,已充分证明了当时中国与西亚之间的交流。此后随着丝绸之路的交通发展,玻璃成为了中外文化技术交流上的主要项目之一,尤其是公元1世纪后,罗马吹制技术创造性地开拓了玻璃器皿成型技术,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强盛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中国运用这项技术约始于魏晋,盛于隋唐,复兴于清。魏晋南北朝是国外玻璃大量进口的重要时期,此时罗马和萨珊玻璃的制作技术已较为发达,玻璃容器晶莹透明,中国上层贵族视其为宝物,并以此炫富,促进了国外玻璃的进口。唐代正值伊斯兰教兴起之时,著名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玻璃制品中,除一套茶托为典型中国器型外,其余都是伊斯兰玻璃器8同注释2,第127 页。,足见伊斯兰玻璃在唐代的地位与影响,直至宋辽,伊斯兰玻璃仍为主要的进口物品。清代是学习西方技术、创造玻璃经典的高峰期,康熙设立造办处玻璃厂,聘请西洋玻璃技师参与建造窑炉、设计配方、指导学徒,此后百余年的发展终于奠定了清代玻璃工艺举世瞩目的地位。
从交流的方式来说,一种是文化输入与融合,中国学习国外的玻璃技术并融合了自己的制作和配方经验,比如战国早期的“蜻蜓眼”玻璃珠是舶来品,并不是中国特色,在成分上属于钠钙玻璃,之后融合本土配方出现了铅钡成分的“蜻蜓眼”。又如,清代宫廷造办处玻璃厂在创建之初,玻璃的材质、造型、工艺上都带有较强的西方特色,而后玻璃的配方与风格又逐渐回归传统。另一种是对外传播与交流,中国是铅钡玻璃的起源地,汉代铅钡玻璃饰品曾流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唐代佛教文化兴盛,玻璃作为佛教用器常用于盛放舍利,这一功用也曾传播至朝鲜半岛与日本。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国产玻璃珠因受欢迎而销往东南亚。总体而论,古代中国对外国玻璃的态度始终是开放的,历代都非常珍视进口玻璃,在很多高规格的大墓或佛塔塔基与地宫中都有发现。同时,在对国外技术的学习借鉴上融合了本民族的审美传统,但趋于保守的观念抑制了国产玻璃在应用领域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玻璃工艺经历了外来技术的传入与本土制造工艺的演变,最终形成了异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与文化特色。尽管中国玻璃的发展受到诸多历史因素的制约,没有成为古代主要的工艺美术门类,但这些因素也从另一方面塑造了中国玻璃的气象。当代中国已成为世界玻璃制造大国,玻璃艺术也作为专业课程在全国多所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但中国玻璃艺术设计依然滞后,能否将两千余年玻璃文化资源再造,重塑今日中国玻璃工艺之新貌,是摆在所有相关研究者和从业者面前的问题,而对传统玻璃工艺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也正需要不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