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彦辰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吸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并对其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找到语文核心素养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并结合教学内容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为中心,展开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综合课堂实践;应用探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许多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选择的地点都是教室,课件中涉及的内容也只局限于图片文字等。教师利用图片与文字的直观感受,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少会涉及小组合作或问题讨论。这就需要教师按照学习情境以及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找到最为合适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教学方法应该不断更新
语文综合实践课更加侧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吸取到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些学校由于没有充足的硬件设施不能够合理地进行实践活动,将教师的思维与动作局限在课本中。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教师由于习惯了传统的讲授方式,并不想要积极改变,在探索更加适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方式时,出现了抗拒心理。这也成了综合实践课程推广的重大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符合现如今课堂以及学生们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形式化严重,忽视学生主体性差异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到学习基础、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个体性差异,具体表现在各个学科学习之间的差异性、學习能力的差异性等方面。现阶段,在以集体教学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无法全面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但是,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后指定学生进行回答,若这位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能就想当然地认为全班同学均已经掌握,这就表明教师未能够全面地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四)教学课堂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成绩以外的内容往往保持着忽略的态度,导致语文教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离,这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核心素养的目标是缺乏一致性的。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为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根本前提在于要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标准,立足于实际,放眼未来。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锻炼与培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框架体系。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第二,制定具体的、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加强普通话的练习,提高普通话口语的标准性;提高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工整性;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以及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第三,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准确意识到某类知识点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目标。
(二)在教学中运用符合实情的教学方案
教师应当按照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实情的教学方案,将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互融合。例如,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普通话,工整地写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学习过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这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培养。使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人世间的真善美,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体会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美,这才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令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并更好的吸收知识,这对学生们人格以及道德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三)开发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以及综合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是综合性与实践性统一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教学期间应当尽可能地展现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以及综合性。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应当将教学目标了解清楚,深入开发教学内容。同样新课程标准还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并在其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在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中充分展示语文知识的魅力,在实践活动中也能够实现语文知识的传输,将语文学习的方法变得更加多样,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仅仅只局限于对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应以课堂外的生活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结合其他学科以及一些新型的教育手段进行辅助,让学生时刻充满新鲜感,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不断改进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结构
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的结构,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能够准确把握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遵循感知理解评价的方式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志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3-64.
[2]冯林霞.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N].科学导报,2019-12-13(B03).
[3]李学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概述[J].学周刊,20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