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玲
摘要: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中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是对中小学生成长影响最为直接、深刻、长久的方式。本文从“爱国”核心价值观入手,以益阳市南县城西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试点班级为例,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班级文化;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67-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可见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现阶段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主题。以“爱国”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储蓄坚实的后备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构建有效的长效机制予以实施。
二、班级文化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班级文化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与优势,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科学合理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能全方位地影响中小学生的成长,从而引导中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同时,班级文化建设是中小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是营造和谐班集体的有效载体。只有在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中小学生才能正确养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找到归属感。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典型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信念,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期间所形成的观念意识形态,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其以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意在培养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他们逐步建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爱党爱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能最大程度地从思想、观念、行为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成型,能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入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加上中小学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处于人生的奠基阶段,与其成型后进行修复,不如在生根发芽之时浇水施肥,因此,在中小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真正实现“根正苗红”。
三、南县城西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現状分析
(一)南县城西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成效
益阳市南县城西中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开辟了以“爱国”为主线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近年来,学校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围绕“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任务,广泛开展“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全体师生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尤为突出的是,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入至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实践,从根本上确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融“爱国”于班级的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建设中。
(二)南县城西中学融“爱国”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经验
1.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人格影响等方式,重点在“融入”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班级文化建设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使受教育者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主要原则是: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坚持以“爱国”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重点突破,形成可推广的学习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形成班级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增强自觉奉行和践行能力;坚持继承创新,善于运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注重总结凝练基层创新的经验和智慧,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2.确立“爱国”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
长效机制的构建,方向是首要保证。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真正做到了爱国,其它的都能水到渠成。爱国是根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中都要紧紧围绕“爱国”这个核心。
3.建设丰富的班级“爱国”静态文化。
长效机制的构建,常态化是最好的实施保障。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训、班歌、小组组名、班级黑板报、墙壁文化、书柜文化等处处充溢着浓浓盼“红色”文化。南县城西中学“爱国”核心价值观试点班级的班训是:有国才有家,我爱我国家。历史书籍、毛泽东诗词、红色历史故事、革命格言、时政新闻简讯等班级静态文化陶冶着学生的爱国情操。
4.建设高效的班级“爱国”动态文化。
长效机制的构建,活动是重要载体。结合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在试点班级形成了爱国系列活动:一日一分享(我的祖国)、一周一人物(爱国典型)、红歌你我唱、为中华之辉煌(绘画、歌曲等才艺展示)、每月影视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并立志为之奋斗。
5.积极推行社会实践。
长效机制的构建,实践是最好的证明。班团活动不但可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还能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带学生走出班级、校园。我为祖国宣传(学生自制宣传画报)、慰问老红军、祭扫革命烈士是该试点班级师生经常开展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
(三)城西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试点班级文化建设的不足
1.班级文化建设待制度化。
长效机制的构建,制度是最有力的保證。该试点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和动态文化建设都凸显了“爱国”的核心地位,但并没有形成相关的班级文化制度。
2.忽视了对班级干部的管理和培训。
班干部的引领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强大的示范作用。该班班主任本是军人出身,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几乎是一个人包办策划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受到了限制,导致有些活动的实施收效不显著。
3.学校没有及时推广运用。
城西中学的团委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块也一直坚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但对班级文化如何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探究不够,并未及时推广该试点班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班级文化建设。
四、建立班级文化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思考
(一)维持学生参加活动的浓厚兴趣
当代中小学生生活衣食无忧,尤其是生活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大部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兴趣不大,如何调动并维持当代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兴趣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都要多予以甄别,尤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方式开展教育。
如:低年级小学生,从认识国旗、国歌、国徽开始;面对高年级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做到先了解他们,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能促进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
(二)提高教师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能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的指导能力起关键作用。首先是教师本身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是教师本身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最后是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反思成长能力。建立有效的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文化的长效机制,学校和相关部门需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和督查指导,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三)打造班级爱国教育活动的品牌
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的开展,爱国主义将以各种形式植根于班级文化当中。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践行“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爱国”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内在思想品质,老师或学校可着手打造班级爱国教育活动的品牌,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文化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机制。许多许多行为成为习惯,许多许多习惯成为文化,在这些品牌活动一届接一届的传承中,“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会逐渐在学生的心中积淀,并最终内化的一种班级文化基因。
(四)构建合理的班级文化评价机制
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何,需要需要进行适当的教育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激励学生、老师、学校有效提高爱国主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相比于直接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评价,间接地通过对班级文化质量的评价来实现对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评价,不仅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也是一种有力的推动。
(五)营造爱国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班级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是学校这一级教育组织的“细胞”,因此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必然收到学生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背景和重要支撑。
爱国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强烈提高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归属感,如同小河汇入大海一般。当爱国的氛围充溢着整个校园,学生得到的认同感更高,能促使学生更快、更深刻地践行以爱国为基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JK016BZXX004。
参考文献:
[1]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意见.
[2]刘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06).
[3]鲁旭媛.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05).
[4]任军站.探究班级文化建设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J].现代交际,2107(13):
[5]王宏杰,刘淑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