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里科夫是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时期的重要画家,也是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人熟知,并擅长描绘人物众多的历史场面,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便是其最为重要的历史题材作品之一,通过对《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中场景设计与事件冲突、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人物行动与人物关系等因素的分析,更充分理解苏里科夫作品的戏剧性。
关键词:苏里科夫;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性;人物;情节
中图分类号:J209.5
史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42-03
一、前言
苏里科夫(1848~1916年)是俄罗斯美术史上重要的历史题材画家,是巡回展览画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作品从历史事件出发,注重特定场景的设计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及内心独白的刻画。与其说苏里科夫在精心组织历史的画面,倒不如说他喜欢以导演的身份对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和从新设计,因此其作品有很强的的戏剧性。苏里科夫的代表作品《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镇》,此三幅油画又被称为悲剧三部曲,展现了俄国在彼得大帝实行改革之后的三个悲剧事件。
19世纪下半叶,俄国废除农奴制,进入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艺术创作逐渐更加关注底层的现实生活。苏里科夫创作的三部曲作品便是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的背景下展开的,并体现出巡回展览画派的创作原则,深刻揭示出重大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①
与苏里科夫同时代的文学和戏剧家还有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普希金等,绘画作品与同时代文学作品有诸多相似之处,都对“小人物”和平民形象的刻画尤为重视。完成于1881年的《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是以1698年近卫军反对彼得大帝世俗改革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展开创作的,整幅作品人物形象众多,场景也尤为复杂,并遵循现实主义的写生手法,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每一个人物个体。无疑这幅作品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代表,并具有突出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戏剧性特征。其戏剧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组织与刻画,包括场景设计与事件冲突、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人物行动与人物关系。
二、画面中场景设计与事件冲突
苏里科夫为《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根据史料选定了时间和地点,通过画面中的背景建筑可以明确,事件发生地是莫斯科红场,时间则是“临行前的早晨”。既然是“现实主义”绘画的历史题材作品,其历史真实性的再现尤为重要,人物的穿着、背景的建筑都是尽可能还原17世纪末的样貌,同时苏里柯夫阅读了大量相关历史文献,站在较客观的立场上对这一历史事件予以再现,并没有主观上站在近卫军或是彼得大帝中任何一方。正如斯塔索夫认为看到苏里科夫的作品“感到自己仿佛身处那个时代的莫斯科”。②
在场景设计,苏里科夫将黎明的天空刻画为近乎为白的暖灰色调,伴有蓝冷色调的雾,红场上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和克里姆林宫的卫城在色彩上也增加几分灰度,并多半处在背阴的蓝紫色冷色调之中,营造出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围观群众站在左侧的高台,右侧则是两个主体建筑间的通行道路,彼得大帝从右侧道路走进人们的视野,跟随其后的是行刑的队伍以及一排绞刑架,右侧的视野结束在绞刑架和克里姆林宫的卫城墙体。左侧是人物群体的场景设计,包括托运囚犯的马车和观望的高台,左侧场景的视野一直推到远处建筑上的人,他们被虚化处理为冷灰色调。这样的构图,目的在于将观众的视线留在主体人物上,并将广阔的场景通过建筑物搭建起一个“舞台”,左侧马车从车轮开始進入“舞台”场景之中,沿近卫军和人群向右侧展开,又结束在彼得大帝和宠臣的身前。
从戏剧性的角度上看,其场景设计极利于展现这一事件冲突。该作品历史事件的背景中,这一冲突来源于被剥削的平民和彼得大帝农奴制改革的冲突。17世纪末,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继位,并决定向西方其他国家学习,对尚处于落后状态的封建农奴制进行改革,虽然这一改革促进了俄国的经济但加重农民的负担,引起国内保守派的不满。1698年,索菲亚公主和保守派贵族率领近卫军发动兵变,最终以失败告终,近卫军也因此遭到屠杀。
《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的场景设计,即画面的构图,通过两方在画面中对立的位置关系来体现这一矛盾冲突。胜利一方的彼得大帝在画面中仅位于右侧边缘,失败的近卫军及观望的群众成为画面中最着力刻画的部分,明确了近卫军和他们的家属是主角。他们和观望的群众眼神看向右侧,充满愤恨与凄凉,彼得大帝和随从冷漠地看着眼前的生死离别的场景,宣誓着他的王权与绝对地位,左右两方的位置明确了这一事件冲突的两个群体,并凸显出主体人物对这一冲突的作用,将人民和英雄角色放在了描绘的主要位置。近景又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刻画,试观众的目光随人群由左及右推向“绞刑架”的位置,有极强的代入感。
三、画面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刻画
《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对于人物表情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十分微妙,如同每一个人物都充分扮演其在场景的角色,这种带有细微夸张的处理手法,在展现历史现场的同时还加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近卫军战士、妇女、儿童、围观群众、彼得大帝和宠臣随从、行刑的士兵,从画面中的角色上分类,可以分为人民群众形象、英雄形象、残酷统治者形象。人民群众形象和英雄形象是刻画的主体,他们的情态与心理活动十分复杂但又颇具感染力。
首先是六个近卫军战士,他们身穿白色衣服,每个人都手持一根蜡烛,表示坚定的信念。画面中最为明显的是身体立起站在马车上的一位近卫军战士,他的头垂向左侧,表情沉痛又不甘心。他的头部与彼得大帝的顶冠在画面中处于水平位置,明显高于近处的其他人物,他与彼得大帝的位置用以明示对立的两方,并通过对他沮丧的情态刻画表现出近卫军是失败一方的身份关系。左侧坐在马车上直视彼得大帝随从一方的近卫军战士,其表情愤怒、眼神坚定,表现出斗争到底的决心。这一近卫军的形象十分重要,他紧握双拳的姿势和怒目直视的表情被描绘得极为生动,进而刻画出并无他念、毫不犹豫、坚持反抗的心理活动,通过他的情态和心理刻画明确了近卫军一方的英雄形象。围观群众的高台之下还有两个近卫军的长髯老者,这二人在与身边家人道别,其神态十分镇定并安慰着哭诉的家人。年龄较长的近卫军战士用手抚摸着抱头痛哭的家人,这一细节的刻画十分感人,可以看出他们复杂的心理,起义失败的不甘和对家人歉意。另外两位只有背影的近卫军战士,一位坐在马车上身体疲惫不堪,另一位被行刑士兵带去服刑,人物情态的刻画都暗示出心理的低落。苏里科夫在近卫军的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上十分成功。他们在画中都是独立分组出现的,精神和情感内心又和周围的人群以及彼得大帝的随从队伍对立,他们的意志与家人的悲痛相对立,他们的愤怒、沮丧又与彼得大帝敌方相对立。③
其次,人民群众形象的描绘在作品中尤为真实。在表现群众的形象上,苏里科夫即刻画了“同情者”又刻画了冷漠的“旁观者”,在苏里科夫的另一幅作品《女贵族莫罗佐娃》中也可以从诸多人物里找到表情冷漠、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形象。苏里科夫的高明之处在于,将观画的视角也放在了“旁观”的位置,如同众多群众的一员,“冷漠”或是“同情”都留给了画前的观众。《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中的“旁观者”形象主要是高台上看热闹的人和彼得大帝的随从,这些旁观者也多是被剥削的“小人物”。“旁观者”形象在画面中的有独特的戏剧效果,他们的出现丰富了画面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情感因素,也丰富了潜在的情节。这些“旁观者”形象的出现洽可证明苏里科夫作品深受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戏剧的影响,与苏里科夫同时代的契诃夫便喜欢用“旁观者”的角度去描绘“小人物”,并通过对“小人物”的抨击、嘲讽和怜悯,批判现实社会中“旁观者”的冷漠、麻木与奴性。④同时苏里科夫还特别注意对群众中女性形象的的描绘,以《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为例,画中女性形象的阶层既有穿着华丽的旧贵族也有破衣烂袄的贫民,但都在这场失败的起义后成为逝去亲人更为弱势的一方。苏里科夫对她们哭态的刻画,充分体现出她们即将逝去丈夫或者逝去儿子的万分悲痛,细致入微地表达出她们内心的无助和甚至不愿接受这一事实的心理活动。画中的儿童也不例外,都可以看出苏里科夫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四、画面人物行动、人物关系与情节
苏里科夫除了对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通过动作和神态的细致刻画充分展现出来,其画中人物行动与人物关系的描绘与这一事件矛盾冲突和情节推进密不可分。近卫军在这一场景当中没有大幅度的带有行动目的动作,只有最右侧被两个提刀的战士架走的近卫军,将情节推进到画面还未叙事的高潮。整幅作品描绘的是行刑前的场景,近卫军的无所畏惧,家人们的悲痛,一些群众的同情,部分旁观者的冷漠,以及彼得大帝的冷酷。但对于这些人物不仅停留在形象和心理的刻画,从他们在画中的不同动作和关系,可以解读出即将推进的情节,也可以说画面只能描绘一瞬间,又能通过这一瞬间展现背后的整段历史与事件。
除了只有背影被架走去绞刑架的近卫军,居于画面中央的老者将会第二个被带走的近卫军战士。从外貌上看,他是这六位近卫军中年龄最长者,他神态淡定,右手抚摸着身前抱头痛哭的家人,左手的蜡烛已经被身后的士兵夺走。很显然这组人物关系的处理激化了矛盾,同时将家人、近卫军和行刑士兵安排在一起,使得画面如同未曾停止的银幕,极富叙事性。画面中有多处“抓衣服”的动作,但行动目的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最为明显且身体立于马车的近卫军战士,在他身后有一个被士兵“抓衣服”的细节刻画,这一动作细节暗示出士兵即将从马车上拉他下来带去刑场的目的,也交代出这位近卫军战士站立与马车的原因,“士兵拖拽”、“从马车上站起”、“蜡烛握于胸口”是连贯的且用于体现情节发展的动作刻画。然后,在高台正下方的近卫军战士身后,一位妇人紧抓住他的红色外衣,这位妇人惊慌的动作神态充分表达出不舍与恐惧。在这位近卫军战士的另一侧,一个行刑的士兵准备打开囚车往下拽人,这便是妇人在惊恐中仅仅抓住近卫军衣服的原因。苏里科夫在处理这一连贯动作时十分高明,没有一个人处于“静止”状态,整幅画面的人物动作始终处于“进行时”。近卫军和他们周边人的关系也在这些细小的动作中展现出来,比如这一妇人与近卫军的亲人关系就在“抓衣服”和这一动作背后“保护”与“不肯带走”的行动目的中得以明确。同时彼得大帝一方也在“进行时”当中,在彼得大帝马前,一随从左手摊开,动作目的意在等待指令或是請示,很显然这一请示或是指令与周边士兵对近卫军的动作相关,并因此将情节推向绞刑架。在画面左侧描绘了诸多高台下继续攀爬、拥挤的人群,他们的“迫切围观”同样可以反映出行刑的时刻即将到来。
五、结语
苏里科夫曾说“我只是想表达出最后时刻的庄重,而不是刑法本身”,《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当中苏里科夫刻画了不同人的典型特征,又在典型特征中设身处地般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形象和内在心理活动,是这“最后时刻的庄重”真实又感人。⑤
苏里科夫在《近卫军临行前的早晨》充分展示出历史题材作品戏剧性的魅力,无论是环境氛围的营造还是人物的刻画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观众如同参与这一历史事件的一员。但画中情节的真实感与生活化并没有改变所塑造形象的历史意义,画面人物在“进行时”的生动都是衬托这一历史时刻的庄重与不朽。
注释:
①权千发,厉小飞.苏里科夫绘画中的民族性[J].科技信息,2009(31).
②于润生.俄罗斯历史画中的道路选择——以苏里科夫历史画创作为例[J].油画艺术,2015(03).
③田贵坤.探讨苏里科夫的绘画创作方法[J].文艺争鸣,2011(06).
④薛冰.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性格特点分析[J].文学教育,2017(10).
⑤张放.走进列宾与苏里科夫[J].艺术研究,2009(03).
作者简介:霍文瑾,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