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科技助力 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4-17 09:01
求知 2020年4期
关键词:防控新冠疫情

上海:盘点科技战疫中的上海“尖兵”

战胜疫情需要科技支撑,科研攻关必须争分夺秒。一是聚焦“四大主攻方向”,强化疫情防控支撑。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上海开展了“新冠肺炎感染防治”“创新性抗病毒治疗”“脏器功能保护”“阻止轻症向重症转化”等科研攻关,为“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提供了科技支撑。在临床检测上,应用了更全面的检测指标体系;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轻症、重症、危重症以及轻症向重症转化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救治覆盖92%患者。在愈后支持上,突出及时跟进、过程管理。在医疗器械及诊断检测试剂研发方面,上海有3个检测产品获批并应用于临床。二是疫情研发“开足马力”,制订特色“上海方案”。在药物及疫苗研发方面,“老药新用”研究有序展开,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研究列入国家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同时,“新药和疫苗研发”稳步推进:抗体新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通过178万样次化合物的筛选,得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多路线部署推进的疫苗研发均取得良好进展:mRNA疫苗,已启动灵长类动物毒理和药效预实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小鼠免疫实验已产生特异性抗体。在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方面,上海科学家团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上海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的专家依托P3实验室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着力破解病毒特性与传播致病机理。三是汇聚各方力量,启动应急科技攻关机制。上海积极推动科研与防控、救治联动,强化“医教研用协同”,促进各类创新主体“联合作战”。针对临床救治和防控急需,组织动员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与医疗机构紧密合作,迅速开展科研攻关、產品生产和防控应用。同时,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际化基础,与13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苗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开展42项合作攻关,携手抗击疫情。四是回应社会关切,打好防疫科普“组合拳”。围绕“科学防疫”“心理疏导”等主题,发挥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专业科普机构作用,向公众发布科学防护、科学生活的倡议和共识,以权威声音回应市民关切。其中,《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被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销售。

(来源:2020年3月19日人民网-上海频道)

天津:杰出人才各尽其能 为疫情防控提供

科技支撑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天津市杰出人才积极发挥作用,立足专业,开展科研科普,支持疫情防控斗争。南开大学王磊教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组织团队合作开展疫苗研发工作。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解析关键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设计、完成免疫蛋白的构建与适配性优化,将其装载到具有高效分泌性能的底盘宿主中,构建出高效生产的基因工程菌生物疫苗。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经完成了关键表面蛋白保守区域及热点区域的分析工作。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研究机器人技术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治整体解决方案,推动解决在病毒传染性环境下如何做好医用机器人的设计、使用和检测等各种问题,促进了机器人科技防疫工作。天津科技大学程博闻教授,带领新型纤维及非织造材料团队研制出的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是此次疫情防控的关键核心材料,应用该材料生产的医用口罩、民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隔离服等被广泛应用于抗疫工作。疫情期间,程博闻教授带领团队积极为中石化、中石油建设熔喷生产线提供咨询,扶持国内多家企业提高熔喷非织造布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我国KN95、KN99级口罩滤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带领团队和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推进新开发的高性能纺熔非织造布(SM)/高分子量PE透气膜复合医用防护服面料的试生产工作,进一步积极推进高性能闪蒸非织造防护服材料的产业化进程。

(来源:2020年3月13日人民网-天津频道)

安徽:科技成抗疫“硬核”力量

近期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呈现的积极向好态势,与科技支撑的作用密不可分。一是与时间赛跑。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力抓好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组织科研攻关,及时成立新冠肺炎防治科技攻关专家组,搭建各领域科研力量密切合作的科研平台。二是与病毒对抗。2月17日,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从阳性患者咽拭子标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2株,成为继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湖北之后第六家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的省级疾控中心。安龙基因科技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生产10万人份。安徽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安科生物研发的重组人干扰素a2b雾化剂,可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作用,目前药品相关材料已上报国家药监局进入临床审批。三是与病魔较量。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联合攻关团队的托珠单抗针对炎症因子风暴的救治方案、中科院刘青松团队利用含有西药成份的中成药治疗方案、贝克药业开发的治疗新冠药品——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复方制剂和瑞德西韦新药,已分别进入临床应用或实验阶段。

( 来源:2020年3月4日新华网)

甘肃:持续推动科技抗“疫”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甘肃医务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为抗击疫情寻找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由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医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克生带领的团队,利用SARS研究的技术储备,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发出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甘肃是中药材资源大省。疫情发生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通过研发特色中药制剂助力新冠肺炎防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统院内制剂经科研攻关获批为甘肃省疫情防控定点医院调剂使用,用于疫情辅助治疗,增强免疫能力。这些制剂已由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批量生产,并成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配备药品。

(来源:2020年3月9日新华网)

云南:科技团队巧用大数据抗疫

近日,云南省利用大数据搭建了新冠肺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基于个人旅行数据自动分析其是否到过疫情严重地区、是否与高危人员有过接触等多项指标,利用贝叶斯方法计算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指数,并将数据按风险等级排序,预警高风险人员。模型完成后,根据模型研发了新冠肺炎感染风险预测系统,通过识别1秒钟内就能计算感染风险。2月3日,该系统正式推广使用,部署到云南省每一个检查点。目前,系统日均检测量十几万人次。在解决输入型传播的基础上,2月9日,大数据研发团队再次编写了扫码“抗疫情”追溯接触人员的系统方案,建议市民在进出公共场所时扫描二维码。这样一来,当发现确诊患者时,能及时找到可能接触人员。2月12日,“云南抗疫情”大数据扫码登记系统上线,并经过团队研究,解决了数据量大、数据分析难、程序升级难的问题。2月20日,云南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将该患者手机号码录入系统后,仅用30秒就筛选出204名患者可能在公共场所接触过的人员,实现了“1分钟内找回接触人员”。

(2020年3月9日新华网-云南频道)

江苏:移动助建社区科技抗疫“防火墙”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重要一环,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后一米”防线。为此,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下称江苏移动)以疫情为令,结合通信技术,从入门排查、出入管理等方面着手,推出多项智慧应用,助力社区建起科技抗疫 “防火墙”。一是电子通行证:一部手机,扫码通关。居住在苏州的小区居民只需关注“苏州云商”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我的通行证”,绑定个人手机号,输入验证码,就能获取带有二维码的电子通行证。一次一码,社区工作人员扫码登记后即作废,高效安全。不仅如此,社区工作人员还可利用电子通行证后台定期生成的电子报表,核查小区居民出入信息,整理出入数据,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二是电子围栏:全面监控社区边缘。电子围栏前端感应设备安装在门框、窗沿、围栏等处,可实时告警进出隔离场所、暴力拆除设备等行为;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则能详细记录围栏区域内人员进出情况,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出入数据管理。在无锡新吴区高浪嘉园小区,根据管理方需求,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在小区外墙设置了防翻越电子围栏,通过终端杆及金属导线等设备划定出一个固定区域,居民只能从社区工作人员规定的唯一出入口进出,若强行从其他地方翻越小区,就会触发告警给社区工作人员。

(来源:2020年3月11日人民网-江苏频道)

北京:智慧防疫,人工智能企业出战

在阻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北京人工智能企业踊跃出战,纷纷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举措,积极发挥人工智能企业优势,不仅在疾病诊疗、疫情筛查、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企业复工复产、百姓生活服务提供了技术和服务保障,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贡献北京智慧。一是智能机器人在控制疫情、无人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智行者公司为全国16个重点新冠患者收治医院分别配备1-2台无人清扫消毒车、无人配送车,尽可能避免让更多的人接触感染。 猎豹移动公司已在北京、武汉、郑州的医院相继投放AI智能机器人,包括红外线测温版的医疗机器人、疫情防控外呼机器人等,利用AI智能机器人实现无人导诊、自动响应发热问诊及初步诊疗,并执行递送化验单、药物及医护过程中简单但耗力的流程化工作。二是北京人工智能企业协助各地政府和医疗机构实现物资供求信息的精准对接,快速联动供应链各环节,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缓解疫情压力。北京中云智推出防疫专用无人物流车,针对医院和采取封闭式管理的小区,提供安全高效的园区内物资运输与配送。三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已研发AI疫情推演及病毒溯源方案,并正式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战斗中。第四范式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疫情溯源系统,搭建潜在传染的关系网,结合病患信息找到可能的传播源以及潜在的超级传染者。同时,第四范式利用AI技术丰富了现有的防控筛查规则模型,提升人群的覆盖面以及筛查的召回率与准确率,协助主管部门把有限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区域。四是通过免费开放AI技术,促进传统企业线上化转型;运用AI数字医生,满足民众在线咨询诉求。 京东智联云于1月30日正式开通远程家庭医生服务,向公众免费提供全天候、全职全科医生的远程视频问诊,保障疫情期間的正常医疗工作,帮助普通问诊人群及时就诊。

(来源:2020年3月19日搜狐网)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防控新冠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