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艺术特征

2020-04-17 09:00宋晗
青年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具动律艺术特征

宋晗

摘 要:在中国的民间歌舞艺术之中最为丰富、传播也最为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秧歌。全国各地都有基于地方民族所衍生的不同风格的秧歌,如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和山东秧歌等。其中,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传承的山东秧歌,又包含了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这三种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胶州秧歌凭借其独特的风格以及丰富优美的表演体态,在我国民间秧歌中独具一格。本文主要是围绕山东胶州秧歌展开研究,分析了山东胶州秧歌的起源、表现形态、流派,并研究了胶州秧歌所具备的社会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随后围绕山东胶州秧歌的动律层面、角色层面、音乐层面等分析其具备的艺术特征,在理论与宏观层面推动我国民族歌舞文化的发展,在实践与微观层面起到宣传山东胶东秧歌的成效,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种具备丰富民俗文化、山东地方百姓精神的艺术表达形式,使山东胶州秧歌可以更好的传承,并且发展下去。

关键词:胶州秧歌;动律;角色;道具;艺术特征

一、胶州秧歌的概括

(一)胶州秧歌起源

位于古代中国山东东部的东夷地区,拥有独特的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东夷文化。东夷文化起源于夏代,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胶州的历史文化。约300年前,在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使得大量胶州百姓与艺人流离外地。在流亡的路途中,他们迫于生计,在民间街边表演民间小调,在多年流传后,逐步形成了专门的行当以及表演模式,即“小调秧歌”。同时,这一艺术形式也逐渐从街头走向了固定场所演出,演出的风格、服饰、人员、道具都逐步形成了固有的体系[1]。

(二)胶州秧歌表现形态

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常被人们俗称为“跑场秧歌”的,其实就是小调秧歌。这种表现形式主要由民歌与舞蹈两部分组建而成,即唱跳结合的表演形式。但是,随着小戏秧歌的诞生,胶州秧歌中的小调秧歌也就逐渐发展成为从属地位,通常仅在小戏秧歌开场表演之前负责“跑场”,用于稳定赶场观众的情绪——这就是现代舞台表演中的“幕间音乐”。虽如此,小调秧歌的表现形式其实十分繁多,常用队形就囊括了“两扇门”“正反挖心”“四门斗”“十字梅”等,其音乐的使用又涵盖了唢呐牌子、打击乐及民歌小调等,打击乐中包含了“垫宝妞子”“出场花鼓”“三段”等,唢呐牌子又分为了“水浪音”“得胜令”“斗鹌鹑”“小白马”等,而民歌小调种类更为丰富繁杂,包括了“赶集、上庙、对花”等两百多首[2]。

(三)胶州秧歌流派分析

文、武秧歌,被称为是胶州秧歌中的两大流派。武秧歌,又被称为是“西路秧歌”,是由民国九年期间,胶州后屯村陈銮曾创建,在胶州秧歌舞蹈动作中融入了武术,让胶州秧歌的风格逐步转向豪迈、粗犷。而由胶州楼子埠人——刘采为创立的文秧歌,则不同于武秧歌的洒脱。刘采为对秧歌的剧目中的乐曲、妆容、唱腔均进行了改变,让胶州秧歌在演出阶段充分展现出妩媚伸展的形色,与武秧歌的粗犷豪迈相反,以细腻为主,对应武秧歌“西路秧歌”,被称作为“东路秧歌”。在两大胶州秧歌流派数十年不断竞争的基础上,胶州秧歌取长补短,文武两派逐渐融合,在保留妩媚伸展的基础上也合理融入了武秧歌的粗犷豪迈特色,将胶州秧歌推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胶州秧歌的功能

(一)社会生活功能

1.民俗功能

膠州秧歌之所以可以在社会的演变及历史的进程中得到长期的传承,是离不开胶州秧歌贴近民俗、可充分反应山东胶州农村真实生活状态的生活性特点。实用性是中华民族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民俗文化自古以来就无法脱离人们的生活、生产,胶州秧歌的生产正是源自于物质生产的民俗,因此胶州秧歌首要的功能是民俗功能。

2.生活功能

山东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与传承都是源自于黎民百姓对生活的模仿和创造。秧歌这一形式起源于劳动,站在广义角度分析,劳动是人类利用自身战胜自然的生产活动。山东地区自古靠山临海,土地肥沃丰富,人们的劳动形式十分丰富,而秧歌正是山东胶州人对自己所熟悉的劳作形式的模拟。

(二)艺术审美功能

胶州秧歌在创作阶段充分体现出了人们的艺术审美功能。人们之所以在观看胶州秧歌表演阶段会获得满足感,正是因为观看的阶段同时也是一种追求、预测某种事物的过程,加上胶州秧歌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人们对自身日常生活中的“创造性临摹”,是一种审美不断发展的理念。胶州秧歌就是对审美感抒发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可使观看者和表演者在审美感的熏陶下提升自身审美水平[3]。

三、胶州秧歌的艺术特征

(一)农民艺术特征

胶州秧歌是山东东部胶州湾地区来源于民间的充满民俗气息的汉族舞蹈,胶州秧歌自然就具备着十分明显的农民艺术特征,即胶州秧歌具备农民性文化特征。自胶州秧歌千百年前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传承岁月中,从事胶州秧歌的教师、教练、演员群体都集中于目不识丁的农民。同时,建国前,胶州秧歌不论是师傅还是演员,多数都是儿时便就开始从艺的群体,普遍都是文盲,仅存在乳名,并没有学名,乳名都是从小一直称呼到老,而这些群体从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维持日常的生活。胶州秧歌中有七十二处本戏,通过口头创作一直流传千百年,因而其戏剧所采用的语言,完全是十足地道的胶州地方方言,由此可以充分体现出胶州秧歌所具备的农民艺术特征。

(二)胶州秧歌动律特征

作为山东的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是数百年间山东老百姓十分喜爱的民族艺术表演形式。可以说,胶州秧歌在我国汉族的民族舞蹈中,隶属于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1.胶州秧歌动律的形成条件分析

(1)山东胶州百姓性格特征

山东胶州人在性情方面良好秉承了山东人的诚实、粗犷、够豪爽、乐于进取,但又不失细腻周到、富有应变能力与耐力的特点。这些山东胶州人特有的行为、性格都在胶州秧歌中被大量的体现。而胶州秧歌在表演阶段舞蹈动作中的拧、伸、扭、碾、韧等动作通过富有韧劲儿且连绵不断的扭动,使得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山东人性格的有效体现载体。

(2)历史特定条件

三百多年前,胶州秧歌正式形成体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观看胶州秧歌时从女性角色的动律上就不难发现,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角色都具备非常明显的封建社会审美痕迹,这些痕迹赋予了胶州秧歌舞蹈中独特的动律和韵味。

2.胶州秧歌的动律及其特点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主要囊括:“抻”“韧”“拧”“扭”“碾”。

“抻”是当胶州秧歌舞蹈中的某个动作或姿态达到极点空间或是启动阶段的动作形态瞬间持续,从而向观众展现出力的延伸特点。

“拧”指在表演胶州秧歌阶段,将人体的腰部,作为中轴线,身体向外拧转,配合脚步,形成的三道弯的特殊体态,脚下做不断拧、碾的动作期间形成发力点,配和中轴——腰,让胶州秧歌整个表演者的形体曲线十分弯曲柔和,舞蹈动作体态轻盈却不失洒脱奔放的特点。

“碾”主要体现在胶州秧歌舞蹈表演者的腿部动律中,在表演者的重心移动或是在重心的形成期间,同时推动腿部的膝盖,并在脚部反射出旋转力,为观赏者呈现出重抬起、轻落下的力度美。

“韧”指胶州秧歌表演人员在流动动作变形中将“力”的性格体现出来。例如,通过胶州秧歌的表演者小臂的8字绕扇和手推翻腕的结合,为观赏者展现出力量蔓延不间断的延伸之美。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实际上,胶州秧歌这些动律特点并非单独表现,而是通过相互组合,一次体现构成一种和谐的运动。

(三)胶州秧歌角色特征

角色特征是山东胶州秧歌中重要的艺术特征,凭借其富有特点的角色行当,胶州秧歌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纷纷开展研究。在胶州秧歌中,小调秧歌与小戏秧歌都包含了6个行当。这6个行当在秧歌的演出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演出阶段的服饰、妆容都各有其特色。

1.角色——小嫚、棒槌

小嫚在胶州秧歌中代表的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在秧歌表演中扮演小旦,其动律活泼可爱、柔韧且充满含蓄,山东胶州人民对小嫚的描述是“大红裤子大红鞋,大红色大襟上衣,额前扎一条秀花带、头顶两条大红花,脑后垂一条大辫子”。

而在胶州秧歌中,相当于戏剧中的武小生与文小生的棒槌角色,在胶州小戏秧歌中主要充当的是娃娃生的角色。棒槌,通常身材英武、身手矫捷,在表演中的服饰通常以大红色、黑色上衣为主,“胸前两侧镶黑云花,绿色灯笼裤黄色腰带黑布鞋”[4]。

2.角色——翠花、鼓子

主要以背着“翠花包”得名的胶州秧歌角色——翠花,隶属于彩旦,在小戏秧歌中也偶尔会客串老旦。主要的角色特征是爽直、活泼,服装通常以“浅蓝上衣、深蓝色裤子,裤脚镶蓝布条”为主,有时伴有“黑色绣花围裙、绿色腰带,额头前扎一条绣花黑带”。

鼓子角色,以扮演小丑的角色为主,在小戏中偶尔也会客串老生,主要特点是诙谐、幽默、豪放,是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角色,主要服饰以“白色镶边、对襟黑上衣,胸前白云花,额前扎着英雄巾,鹰嘴鞋、黑色灯笼裤,佩戴黑卡胡”。

3.角色——扇女、膏药客

胶州秧歌中的扇女,又俗称二老婆,在戏剧中隶属于青衣或是花旦的角色,而在小戏中一般充当的是年轻妇女或是中年妇女,扇女的特点为细腻而多姿、含而不露、温柔、娴熟,服饰多为粉红色大襟上衣,绿色裤子,粉色鞋子[5]。

膏藥客,在小调秧歌或是小戏秧歌中,所扮演的都是话务人员,具有现代主持人报幕员的特点,十分诙谐幽默,通常手持罗伞或是串铃,着清代便装服饰,要求演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必须出口成章,可有效带动现场气氛。

胶州秧歌中的六种角色,在多年历史发展传承的背景下已经固定,在表演期间,观众通过服饰、神态来快速辨别其扮演的角色形象。

(四)音乐风格特征

胶州秧歌表演中所用的乐曲在风格方面的特征,同胶州秧歌舞蹈的风格十分吻合,在胶州秧歌打击乐和跑场音乐中大量的采用符点音型,且现代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多数为采用西洋萧来进行演奏,使得胶州秧歌不仅充分体现无比浓郁的中国韵味,更为听众带来柔美、悠远的听觉效果。同时,乐曲中大量采用的切分、二分音符,让乐曲和舞蹈者都能够演绎出行云流水的表演,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胶州秧歌表演中所选用的音乐都是具有十分典型意义的“山东味”,具备浓厚的山东风格。这一风格主要体现在3个维度,即旋律、节奏与节拍。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首先在旋律层面,胶州秧歌的音乐跌宕起伏,曲调十分细腻婉转自然、亲切,并为听众带来内在朴实的审美享受;在节奏与节拍方面,胶州秧歌音乐大量采用四二拍节奏,慢板演奏阶段感觉非常舒展,不僵硬,虽然慢,但是不拖沓,快板节奏则是十分轻快活泼,却无急躁感,大量切分符点的运用,让音乐具备丰富的神劲和动感、基于音乐节拍强弱的转换,将胶州秧歌的“扭劲”“神劲”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在音乐表达情感维度下,相比其他音乐类型,胶州秧歌所用的音乐、伴奏,多数都是用于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或是对未来憧憬,亦或是对情感的宣泄。

(五)曲式结构多样性特征

除了前文所提到胶州秧歌所具备的农民特征、动律特征、角色特征以及音乐风格特征外,胶州秧歌还具有曲式结构多样性的特征。

胶州秧歌在百年的发展与传承中,先后经历了小调秧歌——小戏秧歌的发展,随后又经历小戏秧歌——小调秧歌的回归,但自始至终,小调秧歌始终都不曾被淘汰、取缔。这是因为最近几十年的胶州秧歌发展路程中,调与腔的相互调节、融合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胶州秧歌在曲式结构方面,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并且调试调性也具有十分明显的色彩性。在山东的民歌中,主要的曲式结构分五种,即小调体、秧歌体、主曲、套曲以及号子体。其中胶州秧歌最常采用的是小调体、秧歌体。乐曲在结构方面多数十分短小,在通常情况下,一种音乐情绪只会被一首作品进行充分的抒发,当需要叙述更多内容的情况下,往往通过歌词的增加,或者是段落的增加来加以实现,并且乐句在划分上也会同歌词的语气紧密相关。

对秧歌主体的应用,是在取自中间、结束的部位增加秧歌中的花鼓调或是锣鼓点,让强而有力的鼓点和舒缓的旋律以交替的形式出现,顿时就可以反映出热烈喜庆的气氛。而在秧歌体结构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四句加锣鼓、五句加锣鼓、六句加锣鼓以及句句加锣鼓的方式。例如,在小戏秧歌——《扣腔》中,就使用了典型的四句加锣鼓的秧歌体,《扣腔》共计十九小结,第1、3、4乐句皆为4个小节,只有第2句是3个小节,作为秧歌体的运用,《扣腔》对四句加锣鼓的结构采用得十分工整。

而小调体结构形式,则可划分为四种形式,即2句式、3句式、4句式以及多句式。小调体是胶州秧歌中应用量最大的曲式结构。例如,胶州秧歌——《送情郎》,是规整方正四句式的结构,即1个4小节一句,充分体现了起-承-转-合的小调结构功能,歌曲的词语同样也是由10个字组成一句,十分工整,这也是胶州秧歌中最为基本的结构。

然而,在小调秧歌中,相比《送情郎》这类胶州基本结构,在胶州秧歌表演汇总更加常见的是多句式的歌曲。这些歌曲短的五六句,最长可以达到十多句,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胶州小调秧歌《恰草帽》。《恰草帽》共计23小节,其中第4句、第5句包含三个半小节,其所有句子都包含4个小节,所以是一首典型的6句式结构的音乐。《恰草帽》这一6句式的结构,隶属于在《送情郎》四句式结构基础的演变形式。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仅包含唱腔的小调体,还是加锣鼓的秧歌体,都不会出现很大的段落,普遍为短小精致段落,并且段落中通常不会对前面乐句进行重复,同时也很少存在完全工整、方正的乐句。这种结构的变化,就充分体现出了胶州秧歌的乐曲中其独有的特点,即不注重结构的对称,而是注重旋律与语句的高度配合的特点[6]。

四、结语

本次研究抱着推动山东胶州秧歌、民族歌舞文化发扬光大的目的,对山东胶州秧歌艺术特征开展研究。在研究工作中,对山东胶州秧歌的起源与表现表现形态等开展分析,同时对胶州秧歌的艺术功能做出分析,圍绕着秧歌动律特征、角色特征等开展了分析。

参考文献:

[1]罗宁.论胶州秧歌舞台形态的表演特征[J].音乐生活,2018(3).

[2]王田青.浅析胶州秧歌传统、典型组合“拧和抻”的渊源及其演变[J].黄河之声,2017(19).

[3]袁芳.论胶州秧歌中扇舞技能表现上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5(23).

[4]余梦露.浅谈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特点[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6).

[5]潘登.舞蹈作品《二妞上学》编创阐释[J].戏剧之家,2018(12).

[6]李传军.汉代社会歌谣与社会文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道具动律艺术特征
评《Smoke》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