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者,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本着对教师非权力影响力问题的积极思考,探寻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实际意义。面对教师非影响力极其尴尬的现状,本文试图从心理效应的视角,对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非权力影响力提出对接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影响力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 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4-0012-02
学生为什么会追随老师?教师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威信差异?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拥有影响力,且不同教师之间的影响力存在差异。教师的影响力以与权力的关系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虽然都是教师影响力,但二者所产生的效应和作用却不完全对等。一般认为,非权力影响力源于内在,依靠教师自身的品格、才能、情感、知识、形象等综合素质发生作用,因而其激励、吸引、感染、向心力量比权力性影响力更具有自然和长效机制,因为后者源于教师职业、身份、年龄等外在因素所赋予的社会性地位发生作用。在信息开放、价值多元、教改蓬勃、师生平等的现代发展新时期,教师对学生的非权力影响力主导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愈发凸显,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询这一影响力的实质与运用问题。
一 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意义问询
大学之于学生个体的意义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未来人生构建的铺垫;大学之于国家的意义是培养国之栋梁,开启民族之希望。不同高校有着自己不同的办学思想和对象群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和网络信息的普及,高校社会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增强,校园内相对自由自主氛围的渐成,师生间原本的供需关系也呈现出新的格局变化。教师在学生影响方面绝对垄断化的地位渐渐淡去,教师甚至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权威来源,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不再是非对称的施教者与受教者这么简单,这使得教师原本更多依靠资历和权力在学生面前维系的“高大”形象变得弱化,甚至消逝。与此同时,学生作为与教师平等主体的地位日渐生成,他们对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的关注呈渐强之势,尤其在师范类高校,师范性质更使得学生越发看重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德行品性的影响力量。因此,无论从时代背景而言,还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二 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现状诊断
面对高校的实际状况,不难发现,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并未引起教师群体的足够重视,从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游走于两个极端,或固守权力性影响力,以查考勤、摆资格、卡成绩等威权性手段,企图树立自己的权威;或面对学生权益意识日渐提升的浪潮,选择完全放任或迎合学生,以期盼些许亲近和“亲信”,甚至对教师教育学生产生“多管多得罪,少管少得罪,不管不得罪”的误解,置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大意义于不顾。
现实是残酷的,即使那些对非权力影响力有一定重视的教师,又往往由于受到自身能力、品格的牵制,最终形成了学生对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高期望与低满意的现状,较为明显地对照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由此可见,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发挥作用正面临严峻挑战。教师非权力影响力是一个复杂的主题,与教师、学生、学校甚至社会有着广泛而错综的关联,以上问题的解决,归结起来根源在于教师自我更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品格的意识和行动不足。进一步说,为了现实中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积极心态应对学生和学校的动态需求,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现实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接建议和措施。
三 高校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效应对接
(一)注重首发效应,在影响力初建之时做好“第一”
对于教师而言,影响力建立的初期状况将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们未来威信树立的自我态度和信心。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对新任教师有较强的试探心理,通过观察探听、潜心揣测,形成较深刻的心理定势和态度,这对以后的师生交往、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形成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很重视第一印象的“首因效应”,力求做好每一个“第一”:上好第一次课、设计好第一次见面形象、做好第一次对话、做好第一次调研、做好第一次课堂思政……
情境:教师的“开场白”
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都要与学生做简短的交流,殊不知这看似随意的介绍对话却也能掀起学生内心不小的涟漪,产生不一样的内心效应。
A老师来到教室,在学生的注目中开口道:“我姓李,大家以后就叫我李老师就行了,今年上的这门专业课,其实,我本人已经上了有五年了,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下面对大家提出学习要求……”话未听完,学生已经面面相觑,满脸的不愿意。
B老师来到教室,望着注视着她的全班的学生,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转身说道:“这是我的名字,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年的专业课我来与大家一同学习,我会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那么也为了使你学有收获,我有几个学习建议……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有双赢的效果!”学生的眼神从未从老师身上离开,也似乎还不愿过早离开,他们竭力追随着,想再多了解点什么。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第一印象”,并非狭隘的“第一眼”认识,而是更多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第一次综合认知,这一般都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懂得“坚持”,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坚持言行一致做楷模,坚持尊重理解、面向全体学生。
(二)注重木桶效应,在影响力维持之时做到“三敬”
用长短不齐木板构造成的木桶,决定其盛水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恰恰是最短的那一块。同理,非权力影响力对教师的要求虽然是综合性的,但教师并非圣贤,必然会有所长所短,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保持学习心态,不断反思更新,扬长补短。何况,教师非权力影响力是动态的,即使已然形成,也会因不能保持而降低甚至丧失它对学生的作用。比如,工作激情削弱,教学缺少更新,不能公平对待学生,情绪化处事,生活不检点等都会发生负面的影响。而一旦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丧失了,重建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可以说成为不可能。因此,教师在维持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的过程中,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建议:做到“三敬”
敬静,不因获得而自鸣得意,也不因暂困而一蹶不振,清心使人变沉稳,有远见,尚静使人志坚克难。
敬忧,常怀反思之心,常省自身之弊,就会不断积累所得,并调整跟进。有影响力的教师往往能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考量自己,选择恰当的教育干预,从而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敬学,即坚持笃学创新。学习是成就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加强自身建设,坚持终身学习,便会使自己拾阶而上,不断进步。
(三)注重蝴蝶效应,教师发挥细节的作用
蝴蝶效应强调以小见大的道理,强调连锁反应。教师应树立“教育无小事”的观念,关注细小,做好细节,很好地发挥“跬步成千里,小流成江海”的辩证原理在非权力影响力中的巨大作用。蝴蝶效应提示教师应该从日常入手、从小事入手,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一颗敏感的心,教师对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进行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开启了正确的通道,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形成将水到渠成,否则,教师会因为学生的失望变得无所适从,产生强烈的无力感。
事例:有影响力的教师什么样?
教师走进教室,黑板上的字还在,讲台上散落着长短不一的粉笔,桌面上是一层白色的粉笔灰,教师环视一周后,默默收起桌上的散粉笔,转过身,轻轻擦干净了黑板,用抹布清洁了桌面,然后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片刻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这些细小的动作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为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四)注重位差效应,教师把握好师生间的距离
管理学视野中,位差效应更多指的是打破组织中上下级间的等级壁垒,变革成为平等开放的沟通机制。在教育领域中,学生被视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师生间角色和关系的定位尤为重要,作为教师,不但应主动投入建设,而且还要注意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亲疏有別,远近皆宜。这里既包括了心理距离,也要注意身体距离的妙用。比如,说话时的相向方位、上课时走下讲台的意识、练习时站在学生背后的分寸等,都会使师生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也为教师非权力影响力添上漂亮的一笔。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力量,位差效应告诫我们师生“打成一片”,也不能失去了各自的基本角色,因为基本角色的丧失意味着各自责任和义务的丧失,这对于发挥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只有破坏作用。
(五)注重破窗效应,教师可以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屋子的窗户玻璃,得不到及时修补,很快,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如果有人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丢垃圾,很快这个地方会垃圾成堆,而且丢垃圾的人并不会觉得羞愧和犹豫。这一破窗理论对教育的最大启示是:学生更易于接受暗示的。因此,我们更应强调的是教师有义务将好的影响、好的暗示施与学生,发挥自身才智和个性的巨大力量,形成正能量的强化作用。为此,应对破窗效应,教师可以做、需要做、应该做的还有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适时进行必要的干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同情,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面的“高大”形象,直接影响了教师非权力影响力作用的发挥。
话题:形成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
“如果想要使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让他们按照你的意见办事,仅仅给他们提供一点好的意见是不够的。首先必须让他们爱戴你。否则,你的企图必遭失败。”爱戴是一种心理效应,是教育对象对施教者的内心感受和回应,源自施教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它甚至成为教师最宝贵的力量。运用得好会放大教育的效果,反之则会造成教育工作的低效甚至劳而无功。
参考文献:
[1]吴青峰,孙俊三.现代大学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
[2]蒋菊,莫运佳,韩永红.论课堂权力与教师影响力[J].教育探索,2013(08).
[3]张丽娟.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非权力影响力构成因素浅析[J].文教资料,2012(24).
[4]李艳菊,底卫华.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现状调查与实践整合——基于中等幼师学校的研究[J].基础教育,2011(01).
[5]浮新平.论教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育人价值[J].教育索,2010(05).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