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及其均衡

2020-04-16 12:48张贺高望
公关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均衡

张贺 高望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韬光养晦”的提出虽然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但在邓小平的逻辑思维里“韬光养晦”并不是权宜之计,是内敛自省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强调通过自身的发展促使国际秩序正向变革,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申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需要中国争取并把握战略机遇期,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并在外交实践中把握好“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的巧妙均衡。

关键词: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均衡

一、“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在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后,苏东国家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中国政府处于西方孤立和制裁背景下提出的方针。为应对当时党内出现的悲观情绪,回答中国“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统一党内高层认识,邓小平先后在内部发表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不当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國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并逐步形成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1992年4月28日,邓小平在内部讨论会中,就中国发展问题谈及了“韬光养晦”。他指出:“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当时,这些内容只是为了统一党内高层的思想,并没有对外公开并宣称为战略和政策。直到1995年12月12日,时任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外交部《邓小平外交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邓小平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内涵做了比较充分和完整的说明。他指出,在90年代初苏东剧变这一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邓小平及时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从容地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要韬光养晦,埋头苦干,不扛大旗不当头,过头的话不说,过头的事不做。要真正扎扎实实地抓好经济建设,不要耽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是无足轻重,是能够并且应该有所作为。”邓小平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根植中国实际提出的外交方针被总结概括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或“韬光养晦”,成为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韬光养晦”具有深厚的传统政治思想渊源与传统文化底蕴,其字面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最初邓小平的“韬光养晦”谈话只是针对内部,并没有向国外传递,也没有将“韬光养晦”作为中国的外交战略。后来,“韬光养晦”公开后,由于受制于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也没有及时有效地根据国外受众的特点将“韬光养晦”进行界定和重构,以至于西方国家从字面上对“韬光养晦”进行解读,视“韬光养晦”为中国的对外战略,并翻译成“hide its capabilities and bide its time”,意指中国采取战略欺骗,忍受屈辱,掩饰实力,等待时机,最终达到消灭对手,称霸世界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诠释“韬光养晦”过于浅显和粗糙,导致了该方针在西方语境中被误读的局面,不仅给中国国家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使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生了战略怀疑,而且还曲解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这也是“韬光养晦”诟病的地方。

弄清“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不能仅从其字面意思来理解,还应结合历史背景,并将二十八字方针联系起来看。其核心要义是要在国际社会中善于守拙,绝不当头,即使强大了也不称霸世界,并不存在中国为了消灭对手而隐藏实力,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战略意图,更不存在所谓的“战略欺骗”。可以看出,“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韬意识形态之光”,即不与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对抗,不去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取代苏联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旗,不充当第三世界的头,将意识形态斗争与国家关系分开处理,坚持中国一贯奉行的“不称霸”政策,在对外交往中谦虚谨慎、保持低调,讲过头的话,不做过头的事,为国家发展,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获得一个较长的和平发展机遇期;二是“养经济发展之晦”,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抓住时机,集中精力将自己的事情办好,从而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辩证关系

自90年代以来,中国按照“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对复杂的国际事务予以正确处理,稳定了内外局面,并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紧抓首先办好自己的事情,使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亚洲和世界始终以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因素出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外交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对外政策随着经济与军事实力的上升正在逐步改变1990年代以来的“韬光养晦”的风格,进入官方所说的“奋发有为”或不少学者所认为的“强硬”阶段,对中国未来角色和行为提出了质疑。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在捍卫钓鱼岛、南海等国家主权利益中的强硬立场,以及2013年习近平提出“奋发有为”的周边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所谓“改变国际秩序现状”的进取行为,使“中国强势论”、“另起炉灶论”、中国业已抛弃“韬光养晦”等话语成为一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判断。

图1:美国新闻文章中将中国形容为“强硬(Assertive)”的频率 数据来源:LexisNexis

这种对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认知,主要源自对“韬光养晦”的误读,而导致误读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韬光养晦”背后还有“有所作为”。从表面上看,“韬光养晦”是一种“无为”的策略。一方面,在自身实力弱小的情况下,通过收敛锋芒,牺牲暂时的、局部的利益,避免过早引起对手注意,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当发生利益冲突时,通过隐忍和退让,缓解外部压力,避免对抗,以谋求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作为一种“以退为进”的发展方式,“韬光养晦”背后潜藏的是积极向上“有为”的实质。实事求是地讲,“韬光养晦”在指导中国外交实践中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它只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指导方针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方面。“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作为中国外交指导方针一体两翼而存在的,是一起被提出的,两者相互补充、彼此相容,只不过是90年代中国更多地强调了“韬光养晦”,而部分学者并没有看到“有所作为”的一面。

从理论上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包含着国际政治辩证法思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一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少说多做,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中国永远不会接受别人干涉内政”,“不要指望中国人民吞下苦果”,“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因此,“韬光养晦”突出强调冷静、谨慎处理对外关系,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在国际社会中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则指不应妄自菲薄,在国际上必须有所追求,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韬光养晦”依然不可摒弃

“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在于“韬意识形态之光,养经济发展之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时期,在保持战略定力,争取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刻,中国外交坚持“韬光养晦”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客观上,中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西強我弱”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改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相对实力毫无疑问取得了大幅增长,但仍无法与美国平起平坐。从综合实力看,中国虽然经济体量很大,但在科技、教育、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地缘政治方面,中国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政治领域,中国仍无法成为地区的领导者。一方面,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未与任何周边国家结盟,甚至与一些国家还存在领土和领海争端,政治互信缺乏;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印太战略”,以及美国构建的地区安全和军事同盟体系,对中国安全构成了挑战,使得中国无法在经济以外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秩序方面,中国虽然积极融入国际社会,逐步从体系的受益者向参与者、改革者和贡献者转变,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是美国主导,仍受到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规则的制约。

此外,中国自身还面临着诸多发展与改革的困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政体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异类”,面临改革的问题。同时,在对待民主、人权等问题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看法,与西方国家的差异仍然很大。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还面临生态环境、民族分裂主义、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如果我们放弃“韬光养晦”,同西方国家搞意识形态斗争,将会恶化中国发展和对外合作的外部环境,很容易形成西方国家共同对华的局面,不利于稳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主观上,中国并无称霸的意愿。“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在逻辑与中国永不称霸的思想一脉相承。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曾指出,“但是要谦虚。不但现在应当这样,四十五年之后也应当这样,永远应当这样。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 1974年,邓小平在联大发言时指出:“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这既是毛泽东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同时也是邓小平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外交实践所形成的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知。近年来,中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共同发展,这都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外交思想的体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韬光养晦”的提出虽然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但在邓小平的逻辑思维及官方文件里“韬光养晦”并不是权宜之计,是内敛自省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强调通过自身的发展促使国际秩序正向变革,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步走”战略,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设想的“三步走”战略一脉相承,需要中国继续争取战略机遇期并保持战略耐心。而“韬光养晦”就是保持并延续战略耐心的具体体现。

四、“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如何取得均衡

“韬光养晦”是中国外交汲取的中国历史传统中的精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智慧,其目的是为了“有所作为”。一味固守“韬光养晦”,只能任人宰割,毫无建树。脱离中国实际,盲目作为,将导致忧患意识淡化,并最终滑向冒险主义。如何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取得均衡,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同时做到刚柔并济,在辨认清中国的国际身份的前提下,确保维护国家利益与履行国际责任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必须审视自身的国际地位、角色和战略等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以便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重建实现国家崛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所需要的利益、角色与责任这三者之间新的协调关系。

中国的国际身份辨认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从国内政治、大国关系和国际政治三个角度入手。1840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对自身的国际身份变化辨认不清,中国外交与其国际身份常常出现错位。从1978年起,中国的国际身份有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并且具有双重属性,即具有“发展中国家”和“成长中的世界性大国”的双重身份。正是具有这双重身份,需要中国外交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之间取得均衡。进入新时代,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身份定位和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的利益、角色与责任,需要我们冷静地审视自身的实力和地位,不能成为国际秩序的颠覆者和霸权国家的挑战者,应当继续抓住并利用好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继续坚持和发扬“韬光养晦”,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当头、不扛旗,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修正,治理好自己,才能在世界上取得更大的作为。另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力增强,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与各大国开展的合作全面而又深入,对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有能力、有义务为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承担比以往更多的国际责任,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路径,为不断变革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也有更多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只有认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成长性世界大国这两种身份才能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取得动态均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只能承担与其国家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义务,而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常常受到制约;而作为成长型世界大国,中国的国家利益正在全球不断扩散,世界对中国各方面的要求正不断增加,中国的国际责任也不断增多。

歷史经验证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均衡,外交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国国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很好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履行了国际责任。未来,我国面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任务繁重,国际和地区形势日趋复杂,只有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双重国际身份的属性,把握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好地维护日益增长的国家利益和履行日益增多的国际责任。

参考文献:

[1]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王缉思.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J].国际问题研究,2011(2):6.

[3]王泰平.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李德义,于汝波.中国古典联盟战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6]刘建飞.新时代中国外交既需韬光养晦也要奋发有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1):46-48.

[7]刘学勤.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变化[J].改革与开放,2018(07):41-43.

[8]阎学通.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J].国际政治科学,2014(04):4.

[9]周方银.国际秩序变化原理与奋发有为策略[J].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01):45.

[10]Qin Yaqing, Continuity through Chang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14, Vol. 7, No. 3, p. 302.

[11]Beeson, Mark and Li, Fujian, What Consensus? Geopolitics and Policy Paradigm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91: 1st January, 2015, pp. 93–109.

[12]Christensen, Thomas J., The Advantages of an Assertive China: Responding to Beijings Abrasive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1st March, 2011, Vol. 90, Issue 2, pp.54-55.

[13]Mearsheimer, John J., The gathering storm: Chinas challenge to US power in Asia,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3: 4, 2010, pp.381-396.

[14]Kathy Gilsinan.Cliché of the Moment: Chinas Increasing Assertiveness, 25 September, 2015, The Atlantic. https://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15/09/south-china-sea-assertiveness/407203/

猜你喜欢
均衡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均衡路径探析
2×2矩阵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均衡
浅析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学生各科学习成绩指标的模糊识别
经济因素视角下延迟退休最优年限实证研究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顾客购买意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