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 一线串珠

2020-04-16 12:50魏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荆轲孔乙己课本

魏鹏

围绕课堂改革的新名词层出不穷,面对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呈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现状,我们如何在纷繁的资源中使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让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简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点带面,一线串珠”的方法比较有效,“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就是找准切入点,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使之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明一点而悟全文。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呢?下面是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一词立骨,举纲张目

“一词立骨”也叫一字立骨,一字经纬,这本是一种写作技法,指以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熟语作为艺术构思的焦点,并以之贯通全文的构思写作方法。第一个提出“一字立骨”思想的是晋朝文学家陆机,他在《文赋》(节选)中写道:“或文理繁复,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词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真正将“一字立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阐释的是明代的金圣叹,他在所编的《才子必读古文》一书中,在对历史上三百多篇优秀散文点评,同时对“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多次反复出现的字词,能够突出文章旨意,可以增添文章气韵。所谓“一字之复,功莫大焉”在教学中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从课文中的某一个字、词、句生展开贯穿整个课堂。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删繁就简,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比如黄厚江先生在执教《孔乙己》这一课时,他巧妙地抓住孔乙己的“手”来解读文本。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小说的主旨,全在这双“手”中了:找手——文中几次写了孔乙己的“手”?圈手——哪几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画手——哪些地方还可以写手?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有没有办法避免悲剧?找“手”,圈“手”,“画”手,“论”手,由这双“手”一路牽引,以点带面,个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整堂课,由浅入深,如行云流水般。

我在设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时,抓住第一自然段的“动人”二字走进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打动人的不止是先生非凡的出场,个性的谈吐,率真的举动,真正打动人的是先生演讲中的情感。教学设计紧扣“动人”二字设置了这样两个主要环节:一、自读,圈点批注先生在演讲中动人的细节。二、研读品味,先生在演讲哪些内容时情感最为强烈,最打动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动人的细节到动人的情感,环环相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二、就地取材,逸而有终

发掘课堂资源已经成为许多课堂的自觉行为,但是有些课堂舍近求远,为了延伸而延伸,这种表面上热闹,实质上空洞的现象并非个例。“取课本之材”,创造性地利用课本资源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条途径。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利用课本的资源,先抓住文本内容建构知识系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设计《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我注意到教材中有一幅汉画像砖《荆轲刺秦》的插图:

在教授此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弄清人物,明确感情倾向。荆轲是插图中的中心人物,也是绘画者心目中的正面人物,在挺拔伟岸的荆轲面前,不可一世的秦王也只是两股战战。追根溯源,是因为汉取秦而立,在汉人的心中,荆轲是反抗暴政的英雄。出自西汉王室刘向之手的《战国策》同样是这种观点。无论是“士为知己者死”,还是“有道伐无道”,通过汉画像砖,我们看到荆轲就是汉人心中一座不倒的丰碑。

上面所说的“就地取材”是借助课本本身的资源,其实在教学中,学生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源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资源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点已成为了教育者的普遍认识,但是我们却常常只把学生当作资源服务的对象,却忽略了学生本身就是资源之一,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学习资源。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或者期待,也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把问题尽可能地生成为课堂教学资源,与教学预设相联系,结合文本,实现二次预设。同时,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体会,课堂的回答等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的资源,“取学生之材”可以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文教学中,把学生的作文当作范例,投影到大屏幕,这样借助身边同学的作文示例的做法,就是“取学生之材”,不仅贴近了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也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课本是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取课本之材”,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取学生之材”,贴近学生。所以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三、名家观点,导入贯穿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使用名家对本篇作品的评价,或者借用名家其他方面的见解,作为纲领来贯穿自己的教学设计。

那么,如何借鉴名家观点贯穿始终呢?“一师一优课”的评选中,李白《蜀道难》一课中,我是从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称此诗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抓住“奇”字,从诗歌的风格之奇,手法之奇,意蕴之奇展开对全诗的鉴赏。一、风格之奇。通过对主旨句的反复诵读,感知李白雄浑奔放的风格。二、手法之奇。李白运用了大量的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这些浪漫主义的手法为我们再现了蜀道的高、险、凶。三、意蕴之奇。知人论世知意蕴。教学内容层层推进,重难点突出。板书如下:

再如曹禺先生称巴金先生为“20世纪的良心”,在《小狗包弟》一课中,哪些内容体现“20世纪的良心”?二十一世纪又需要怎样的良心?以引用名家观点或其他方面的见解为切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他山之石,可来攻玉

这里的“他山之石”,指的是借助教材之外有效的资源作为切入点,为课堂服务。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广。课内可以通过教材学习相关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但语文学习仅仅靠课内是无法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的。因此,激活教科书以外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2014安徽省优质课大赛中,来自黄山屯溪一中的郑静老师就大胆地以黄永玉先生的一幅关于《边城》的插画为突破口,赏析文章中的细节,感受一抹情。先出示黄永玉的插画《翠翠与傩送》,然后让学生找有关鱼的段落,进而分析翠翠的心理,感知人物形象。鱼因一句话而来,因一抹情而来,这条鱼让边城中的人物变得鲜活,它在翠翠的心中游来游去,也游进了听课者的心里。以“鱼”带起对细节、人物的分析,这样的设计巧妙生动。一幅画,让一个人,一座城,一节课灵动起来了。“他山之石”并非是想法设法地补充诸如电影,音乐,图片,网络资源等教材之外的资源,这样的“他山之石”要用得恰当,要让语文教学更加高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一课中,我借助经典歌曲中的典型的修辞现象把整个课堂串起来,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学习修辞。这样的“他山之石”有效地辅助语文教学,是课堂更高效灵动了。

总之,语文教学想要简洁高效,就需要找准切入点,删繁就简。以点带面,一线串珠,选好恰当的教学主线,教学环节围绕主线,做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让学生在简约中学到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此文获第十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论文项一等奖。]

猜你喜欢
荆轲孔乙己课本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