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从“读者”到“教者”

2020-04-16 12:50张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风度读者教养

张丽

《论教养》是前苏联作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作品,文章我是第一次接触,拿到它时,我正踏上东去的列车。

这一路,我注定是一个“行者”。

我喜欢挑战教材里的新文章,感到陌生的同时也有新鲜的诱惑,能唤发起我最原始的“读者”意识和征服文本的豪情。

文章比较长,达到了2000多字,但所写的两大内容清晰分明:教养和风度。这是两个非常让人产生联想的词。什么是教养?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中表露出来的文明修养。百度了一下,辞典上的解释是文化品德的修养,《三字经》上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说明我们国家所讲的教养是指一个人从小习得的一种规矩,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在西方文化中,教养指的是礼貌、规矩、态度、风度、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等。利哈乔夫对此的观点是什么呢?他列举了下面这些现象来解释这个问题: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見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我在阅读时有“电子批注”的习惯,就是把要上的课文下载到电脑里,慢慢地“耕读”,就像老牛耕田一样,读到哪儿,有想法了,就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键盘敲在文中。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下了我读《论教养》开头的批注:

利哈乔夫列举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目的是告诉我们:表露在外的礼貌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教养,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因为只是一时的,不需要持续进行,所以可以掩饰或伪装;判断是否真正有教养的“试金石”是对待家人的态度,因为这是长久的、持续的行为,所以有些看似礼貌的人总会露出“没有教养”的马脚出来。利哈乔夫的这个观点其实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色难”的观点很相似。《论语·为政》中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孔子的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最难是脸色,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不给父母脸色”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教养。不给父母脸色,不给身边最亲近的人脸色,做到这一点,一时容易,一世难。

怎样才算是有教养?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利哈乔夫认为关键是“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并且始终如一,并且这种有教养的表现还是轻松自然的,是让人心情愉快的。教养是由内而外产生的,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教养,就不会因为时间、地点或者交往对象的改变而改变。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按照中国古代的教养标准,男人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女人则是“知书达理,温柔贤惠”,两者都强调“温润”“温柔”,也就是说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不能飞扬跋扈,不可唯我独尊,应当谦逊懂礼,如玉一般有质地但不张扬,有光泽但不刺眼。

利哈乔夫认为做到有教养的关键在于尊重他人,就是礼让谦和,不摆架子、“翘鼻子”,诚信待人。其实,我认为这还是相对保守意义上的有教养,积极意义上的有教养还应该包括热情主动替别人着想、为别人分担——当然,也许我对教养的标准定得有些高了,从“尊重”层面上升到了“关怀”层面——我想,教养的内涵也可以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不应该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应当有动态的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对教养的理解在相对统一的基础上都应该有些差异。所以,课堂上,我要组织学生讨论他们生活圈里的“教养”的内涵,这对他们也许更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喜欢在阅读文章时“胡思乱想”是我备课的常态,有时候,文章中的某一个词语、某一个句子就会使我“临时起意”“突发奇想”,这打破常规的想法往往又会成为我教学设计的源头活水。

这回,我是在读到“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一句时让思想脱缰了:利哈乔夫说自己并不是教养完美的典范,这当然是自谦,其实这样说恰恰表明作者本人就是“有教养”的,因为他没有摆出教训人的架势,而只是希望与读者就某些想法交换意见——注意,只是说“交换意见”,甚至也没有强迫读者一定要接受。那么,利哈乔夫要交换意见的对象是谁?任何一部能够被广泛传播并流传的作品,之所以有持久的生命力,往往是因为它切合了某个时代、某种社会现状的需要,并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内赢得了更多读者的认可。由此,我想到了利哈乔夫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它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领读者”,当然必须具备专业的阅读能力。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检视性阅读”和“分析性阅读”的基础上,我尝试进行“发散性阅读”。从知网上找到关于利哈乔夫的文章,对作者其人有了这样的了解:

利哈乔夫院士当年七十九岁,已满头银发, 戴一副金丝边眼镜,目光深邃有神,闪现出智慧的光芒。他身材修长、匀称,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服,举止文静端庄,表情和蔼可亲,很有学者的大家风范。他的谈吐从容不迫,语调柔和,但回答问题思路敏捷,条理清晰,机智风趣,使人感到亲切。(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刘宁《俄罗斯文化大师利哈乔夫院士访谈录》)

今日,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文化大师”“俄罗斯民族精神之父”“俄罗斯的伟大智者”“俄罗斯永远为之骄傲的真正公民”“21世纪俄罗斯文化走势的预言家”“智慧、诚实和正直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象征”“俄罗斯最后一名知识分子”。作为20世纪俄罗斯和苏联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利哈乔夫经历了近90年的风风雨雨,遍尝世间的酸甜苦辣,惯看社会的荣辱兴衰,无论个人的处境怎样,始终都保持一颗正直而古朴的俄罗斯灵魂,热爱祖国,潜心学术,勤奋耕耘,被文化界和学术界誉为“俄罗斯的良心”。(摘自杨素梅《利哈乔夫:俄罗斯文化大师》)

这样一个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文化大师,他本人的教养应当说是相当高了。在杨素梅的这篇《利哈乔夫:俄罗斯文化大师》中我甚至读到了这样高的教养形成的家庭因素,利哈乔夫的童年时期,他的父母亲极尽自己所能节省生活开支,把家安在剧院旁,并且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度假,在距离圣彼得堡不远的库沃卡拉别墅。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圣彼得堡文艺界著名的人物都曾到此避暑,有的还长期居住在这里。“他们中有演员、文学家、画家、作曲家等等。利哈乔夫常常在乡间小路上散步时就会遇到著名画家列宾、儿童作家楚夫斯基、作曲家沙良宾、作家高尔基和安德烈耶夫,以及其他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作曲家和演员。对小利哈乔夫来说,在度假村中,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度假村的剧院。因为在剧院里,这些著名的艺术家经常举行歌舞会和诗歌朗诵会。如利哈乔夫所说,这些从不认识的名人,在这里很容易就认识了,他们是那么平易近人,是那么亲切。”

在另一篇文章《利哈乔夫和他的女儿维拉》中我还读到了在利哈乔夫教养下他的女儿维拉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说起维拉,所有的人都交口称赞。强调她的教养、聪明、善于行动、光明磊落、温柔体贴、待人有礼貌,对年轻人对学生随和亲切。看到她的著作出版,文章发表,大家对她的严谨认真总是感到惊讶。”“人们佩服她竟然那样顽强、大胆、敢于进取,同时又善于保持一份平静的心态。”

毫无疑问,女儿维拉的“光明磊落、温柔体贴、待人有礼貌,对年轻人对学生随和亲切”本身就是对利哈乔夫所谈论的教养的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并且,这样典范的教养不仅是个人修养和家庭教养的标本,更在一个时代的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引领整个社会风尚的作用。

信马由缰地在我想要读的网页上纵情浏览,我感到一种大量阅读的快意,这种快意比之于炎炎盛夏凉风入肺,知己畅谈把盏酣饮也毫不逊色。此时此刻,每一处阅读,都为了满足我的眼睛和内心的需要,这个我从阅读所获得的,全都是为我所用的,还是我前所未知的。这个时候的阅读,对我来说,就是一场浇灌,就是一种生长。读文、读人、读时代,甚至还可以读自己。我不由得反观自己,想到我的父亲对我,我对儿子的家庭教育,不得不感叹:家族的传承是这个社会人的教养形成的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力量!正如利哈乔夫在文中所说:“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养成优雅的风度不是靠熟记某些准则和“道德箴言”,而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历史持有尊重、关怀的态度,是教养与风度的核心表现。风度是教养的外显和更高表现形式,优雅迷人的风度来自于深厚持久的教养。

我读《论教养》时,也尝试着读利哈乔夫在谈论这一切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养。当我转换一个视角,从读文变为读人时,我深深感受到利哈乔夫在行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真正的教养”在于对读者的尊重和关怀,不仅真诚恳切、坦率,而且实事求是、合情合理。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有些人发议论、讲道理虽然直白,却始终让人感到不贴心。读《论教养》时,我们仿佛像遇到了久别重逢的知己,觉得作者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说白了,就是作者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一个平等待人的态度,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为读者着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心置腹,与读者平等地交换意见,又完全符合现实情况,做到了苦口婆心,所以即使是批评,读者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其次,分析要透彻,言辞要中肯,也就是说,要针对问题的实质,进行细致的分析说理,精辟透彻,这样的议论能帮助读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没有真情实感,议论起来就容易回避现实,徒唱高调,人们就会觉得作者高高在上,不着边际,好为人师,就会产生逆反的情绪了。因此,从语言表达上讲,利哈乔夫很好地预设了读者的心理。言辞中肯,将心比心。

由于文章所论述的是关于道德修养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难免不会在“道德修养”这个问题上投入精力仔细研磨,但是,如果整节课一直停留在这个问题的研讨上,就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作为教者,作为一堂语文阅读课的设计者,我始终告诫自己,我的一切教学出发点都必须是“语文的”。因此,语言的品味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部分。

那么,从语文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文章还有哪些特质是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呢?我的思想在这篇文章里反反复复走了几回,最终,我梳理概括出了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总领,开门见山。别林斯基说过,一篇议论文“假如第一行落笔太远,那么这篇议论文一定是废话连篇,离题万里。假如第一行就接触中心事件,那么这篇议论文就是好文章”。《论教养》的开篇就是这样,开篇扣题,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三个字,却言简意赅,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总领。开门见山,这是一种典型的议论文开篇方式,“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一句是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概括,下面正文接着从“无教养”的例子、“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然后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简洁是这种开头的一大优点,虽“片言”却能“居要”,堪称全文之“文眼”。就一篇一般议论文的构成来看,开头的主要功能是提出问题,揭示中心,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指明方向。开篇就直接申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这是一般议论文最常用的方法,而简明扼要、概括全文的开头主要优点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表明自己的立場态度,不容易在议论过程中偏离主旨,更有利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第二段中,作者提出“什么是真正的教养”,通过提问的方式,既能引起读者想知道答案的兴趣,吸引读者们继续阅读。又可以很好地树起靶子,立出目标,提出中心论点。用这样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把要论述的问题很明确地摆在人们面前,既有利于作者的继续议论,又帮助读者清晰地阅读,减少阅读障碍。

二是,“可是”搭桥,自然转折。总有一些词语,或许是作者的语言习惯,或者就是作者故意为之,它们散落在文章的各处,点缀其间,成为一种语言标志或者风格。比如,这篇文章里的“可是”:“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作者先从正面角度写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如何“有教养”,随后巧妙地运用了“可是……”的转折句,承前启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还存在教养上的缺陷”“不是个有教养的人”的反面角度论证,使整个论述显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又让人情不自禁跟着作者对徒有礼貌而没有真正教养的人表示深深的遗憾,这种遗憾比训斥更有力量,更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自我教养、追求真善美的欲望。

三是,正反例证,殊途同归。在一般的议论文中,经常用到正面证明论点的例子,而在《论教养》一文中,反面举例的例子不在少数,反面例证,就是举出的一个事实或人物的例子,与我们要证明的观点完全相反,并且由于这种相反而造成了某种不良的效果,得出了它是错误的结论,从而从反面推出了结论,就是我们的论点。比如:“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了极点!”这些句子从反面列举出“无教养”的例子。而紧接着,作者用“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一句引出下文“有教养”的表现。作者在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时,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这种正反例证的论证方法,使论证从多个角度展开,更灵活、更辩证、更全面,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都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殊途同归,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更好地从各个方面解说论题。磅礴的例证,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没有深厚的储备和丰富的阅历,是不可能写出这些鲜活生动贴切的事例的。这一点,对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来说,尤其具有仿写借鉴的作用。文中作者举例大都从男子出发,在教学时也可以拓展开来让学生说一说女子的教养和风度,朱熹在解释“窈窕”二字时说“善心为窈,善容为窕”,这“窈窕”二字不就是“淑女”有教養有风度的标准吗?当然,这里的“善容”不仅包括纯粹的外貌,更应该指优雅的言行举止。那么,新时代的初中生呢,在他们的心目中,怎样的女性才是有教养有风度的呢?我觉得,这里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说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训练例证仿写。

这一路,我在“行者”“读者”和“教者”之间来回奔跑,不厌其烦,自得其乐。我真切地感悟到,一个语文老师,在“教者”这个身份之外,必须首先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和“学习者”。拿到一个文本,首先要有“读者意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个内容?为了把这个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是一个读者对文本最基本的观照,包含了写作内容、思想情感和写作手法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学习内容”,也是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当然,刚开始接触一篇好文章,我们往往还会自然生成“这篇文章与其它文章比,好在哪里”的疑问,这就带有审美和鉴赏的意味了。

快速敲击键盘,从读者和学习者的角度思考,我罗列出了阅读这篇文章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教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作者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谈教养”的?

三、作者是怎样“谈论”教养的?与其它同类文章相比,本文的独特之处有哪些?

上面三个问题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分别对应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和写作手法。是一个读者和学习者应当探究的主要问题。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者”,我又当如何设定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呢?王荣生教授曾经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且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作为一个“教者”与“读者”的差别就在于要将“阅读任务”转换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如何转换?这里应该有一个取舍增删的问题,还有教学比例的调适问题。具体来说,应该指:针对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理解有困难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舍弃;如果是必须要理解的问题,就要增加“阅读支架”辅助阅读。为了最大限度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应该把能够凸显文本特质的教学内容加大课堂教学的比重。总之,应该充分考虑“生本”和“文本”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配。

于是,就《论教养》来说,我最终确定以下教学内容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且能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的:

一、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并能举例说明。

二、理清文章的论证层次并培养速读能力。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并进行仿写训练。

列车到站。

我终于结束了我漫长而又短暂的旅程。可是,从“读者”到“教者”,我的备课之旅却始终还在路上,归来——

我仍是“行者”。

猜你喜欢
风度读者教养
风度
跟踪导练(三)
风度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死亡压力下的尊严和风度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