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山
理念是指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成果,是存于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意识外化为比较固定的态度和行为反映。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领导干部要履好职尽好责,应当牢固树立八种理念。
第一种理念:自觉提升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能力,打通方针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令行禁止是讲政治的具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善于结合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行力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提高执行力有三个方面的功夫务必做实:一是吃透“上情”。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把握“下情”。就是要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及工作的成绩和不足,等等。三是上下结合。就是找准“上情”与“下情”的对接点,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研究制定的政策制度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抓落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政之要,首在担当、贵在执行、重在落实。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坚决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想实招、解难题、搞服务,一抓到底、毫不松懈。强化工作督查,把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要强化细节意识,提高抓细节的本领,养成抓细节的习惯。要增强复命意识,抓落实的同时必须及时反馈,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第二种理念:要把思维方式转变到依法履职上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敬畏法律,增强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底线思维,牢记法律红线不可触、法律底线不可越。在尊法上更加坚定自觉,在学法上更加全面深入,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在用法上更加积极主动。
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工作。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边抓牌边定规则”的思维定式,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树立“按规则抓牌”的法治思维,要善于从法治角度思考问题,做决策、定政策要体现法治要求,化解矛盾、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坚决纠正执行法纪“打擦边球”现象。
第三种理念: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不可年复一年还是“涛声依旧”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许多领导岗位任期就几年,一些干部容易产生“临时工”思想,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提出严肃批评,强调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官本位”思想有百害而無一益。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造福民众。
总结是进步的法宝。要常怀谦虚谨慎之心,养成注重总结的习惯。一方面,要自觉地汲取经验教训,主动地克服自身错误,保持“摸着石头过河”的干劲,提高边实践边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见子打子”的事务主义,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善于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达到既在点上开花、又在面上结果,既为一域增光、也为全局添彩的良好效果。
第四种理念:管住自己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一个都不能少
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是一个班子乃至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一面旗帜,既能撑起“一片天”,又能形成一个“小气候”,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用管党治党新认识指导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既要切实做到管住自己,也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炼就“金刚不坏之身”。领导干部要自觉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方面查找存在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净化政治生态。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是永恒的工作主题和重要政绩。领导领导,“领”着干才能聚人心,“导”向明才会有信心。要把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作为重要职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要经常对下属咬耳扯袖,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批评人,及时指出下属的错误,防止小病拖成大病。
第五种理念: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善于团结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通气,多交心,多谅解,真正做到讲团结、会团结。”提高班子运行的科学化水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摆正自己的位置。领导岗位不同,职责分工有所不同,主要负责同志要善于授权、放权,做到敢于揽过、总揽不包揽、放手不甩手、信任不放任;作为党委(党组)班子的副职,要做到心想全局、维护全局,在决策上参与不干预,在职责上到位不越位,在权力上有权不越权,在思想上出力不出名,在工作上补台不拆台。团结才是大本事,要做到容人、容言、容事,用事业凝聚人。要自觉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绝不能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要严格桉规矩办事,加强班子制度建设,提高班子运行的科学化水平。
第六种理念:学会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
必须在“闯”字上着力。要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争当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要增强开放意识,更加自觉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国家战略实施契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是我们推动工作的总基调,也是必须坚持的方法论。改革创新需要“闯”的精神和魄力,但不能胡“闯”、乱“闯”。加强实践创新,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顾实际和规律、胡乱创新的倾向。不能标新立异,为创新而创新。二是死守教条、不知变通的倾向。不管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机械地硬套硬搬理论,或是不敢创新、不敢探索。要立足于现有的工作基础考虑问题,认真研究吃透既有的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工作,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一茬一茬接着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为敢闯者壮胆,为实干者撑腰。实干是最好的“强心剂”。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树立起奖优罚劣的工作导向。
第七种理念:有格局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魂。领导干部要有为民情怀,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切实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当干部要有大格局。当干部要多些大情怀、大担当,要保持崇高的理想追求,时时想着老百姓的疾苦,惦记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幸福。
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为政者最大的底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偏离方向;必须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興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不能失职失责,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第八种理念: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一种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审慎用权、严以用权,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
权力其实是一种责任和负担。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曾引用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毛泽东同志60多年前在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曾比喻为“进京赶考”。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亦多次强调“赶考”精神。这种“赶考”,就是把权力看作为民服务的责任和负担,唯有殚精竭虑、夙夜在公,才能在人民群众面前“考”出好成绩,才能得高分。
作为领导干部要摒弃个人的非分之想,保持荣辱不惊的平和心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饮水思源的感恩心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私利,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养成在“聚光灯”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自我监督,自觉诚恳地接受上级与下级监督、党内外监督、组织与人民群众监督、社会与媒体监督,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责任编辑:吕亚娟 王鑫(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