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政府部门依据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部门或者单位财政支出产出的效益性、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评价,以此对于单位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有着充分的了解,促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为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对如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全过程预算管理 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设计绩效指标困难
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属性,包含了行政机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既要注重直观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抽象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注重支出的合规性还要考核产出的效益性,在制定绩效指标时往往难以准确衡量,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主观认识,客观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其次,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单位和项目有着自身特性的差异,在制定绩效管理指标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往往只按照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一些粗淺的表象指标或者干脆照搬沿用,未针对自身特性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量化。
(二)预算绩效评价实施困难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内部绩效实施的主体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一些单位认为绩效评价是财务部门的事,业务部门在参与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三)预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困难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单位虽然得到相应的评价,但是对于评价结果,并没有合理的应用,并且缺乏合理的评价结果应用方法与标准,甚至一些单位并不真正重视评价结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以明确主体责任约束为基础
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职责,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绩效管理第一责任人,成立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充实从事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将绩效目标在单位内部加以分解落实,充分调动单位内部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参与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制定细化的工作要求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实现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对开展的项目要明确项目责任人,对重大项目的责任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宣传绩效理念,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意识。
(二)以健全绩效管理机制为核心
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社会发展规划及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安排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评审,要着眼长远、科学统筹、合理排序。按照“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对应匹配”的要求设置绩效目标,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项目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向财政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财政部门要积极推进绩效监督关口前移,重点审核与部门职责和宏观政策衔接是否紧密、立项依据是否充分、申报程序是否合规、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实施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具备实施条件等,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责成预算单位及时修改完善。要把预算编制与目标设置结合起来,同步编制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同步下达资金预算批复和绩效目标批复。批复下达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同时,要构建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预算单位内部之间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
(三)以构建绩效指标体系为依托
要按照“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快构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多维度绩效指标体系,以客观指标和定量指标为主,以主观指标和定性指标加以补充。既要有共性指标体系,还要有针对单位和项目特性的个性指标体系;既要有当年支出的短期绩效目标,还有三年支出规划的中长期绩效目标;既要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还要包括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指标;既要真实全面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还要统筹考虑进行评价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四)以充分运用评价成果为推动
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年项目安排和资金下达情况,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重大投资组织开展外部绩效评价。同时,要建立预算安排结合机制,要把以后年度项目甄选和预算安排与单位和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要实行绩效管理全过程全周期全方位的跟踪问效,要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绩效评估范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提高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效果。要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尤其要重点加大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公开专项资金任务清单、支出政策、绩效目标和评价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五)以创新评价方式方法为保障
要创新绩效评估评价方法,综合采用单位全面自评和重点项目外部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相结合、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合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公共评价法等多种评价方法,从内部管理成效、公共服务效能、公共产品提质等多个维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评价。在运用评价指标时,要按照“定量优于定性、客观优于主观”的原则确定指标权重,对部分主观的定性指标可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服务对象不记名打分等形式来进行客观量化。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推动着财政形式的广泛变革。为了更好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应当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与应用,全面挖掘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中的潜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李少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2]张晶晶.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24):15-16.
[3]何承华.浅谈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贯穿应用[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9(1):60-61.
[4]丁云祥.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不断提升财政资金效益[J]. 西部财会,2018 (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