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眼震电图在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

2020-04-16 07:14天津市红桥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013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眼震动系统自发性

天津市红桥医院神经内科 (天津 30013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应用视频眼震电图(VNG)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64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纳入研究,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VNG检查,对比视动系统检查、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结果。结果:视动系统检查中实验组53例(82.81%)患者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7例(25.00%)自发性眼震,29例(45.31%)位置性眼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NG应用于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临床表现相较于正常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可有效反映病变情况,诊断价值明显。

后循环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以及脑梗死,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等多种疾病[1]。后循环短暂缺血会导致迷路及前庭神经核缺血,从而引发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持续时间短等特征,常规脑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异性不高[2]。同时后循环供血范围较大,临床表现复杂,诊断难度较大[3]。视频眼震图(videonystagmography,VGN)对于前庭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文将对本院确诊为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行VGN检查,观察临床特征,分析疾病诊断价值,详情参考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在本院就诊的64例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实验组,时间段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有患者经血管造影、头颅CT确诊为后循环缺血,同时排除耳源性眩晕、颈动脉系统脑梗死等情况。包括男31例,女33例,年龄46~76岁,平均(60.59±3.47)岁。另外选取同期在36例本院体检显示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无眩晕史、高血压、糖尿病、耳鸣等情况,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4~78岁,平均(60.82±3.34)岁。所有患者知情研究并自愿参与,对比基本信息两组对象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对象入院后首先接受前庭功能测试。然后通过VNG仪器检查眼视动系统,包括扫视试验、平滑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然后实施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

1.3 观察指标

平滑跟踪试验正常曲线为1、2型曲线,异常曲线为3、4型曲线。视动性实验中左右对称性眼震为正常,左右不对称眼震、视动性眼震减弱为不正常。自发性、位置性眼震中相慢角速度每秒在70°及以上为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视动系统检查结果

实验组53例(82.81%)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扫视试验中34例方波,21例欠冲,9例过冲。平滑跟踪试验中16例1型曲线,21例2型曲线,23例3型曲线,4例4型曲线。视动性试验中,1例患者为不对称眼震,6例患者出现视动性眼震减弱。对照组3例(8.33%)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扫视试验中33例方波,3例欠冲。平滑跟踪试验中30例1型曲线,6例2型曲线,无3型曲线和4型曲线。视动性试验正常。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1。

2.2 自发性、位置性眼震对比

对照组3例(8.33%)自发性眼震,1例(2.78)位置性眼震;实验组17例(25.00%)自发性眼震,29例(45.31%)位置性眼震。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近年来VNG在后循环缺血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在出现体征之前有效检出脑干功能异常,准确鉴别后循环性眩晕和前庭末梢性眩晕[4]。笔者从本次研究研究发现,在诊断后循环性眩晕时VNG有意义的变化有以下几点,①在视动系统检查扫视试验中,异常表现为欠冲或过冲;平滑跟踪试验异常表现为3型或4型曲线;视动性试验中表现为视动性眼震减弱或左右不对称眼震[5]。②存在自发性眼震或位置性眼震[6]。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实验组共有53例患者存在一项或多项异常,包括扫视、平滑跟踪、视动性眼震试验异常。而对照组身体健康患者仅有3例患者存在异常表现,表现为视动性中枢异常改变。表明在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通过VNG检查,能够有效检测出视动系统损害[7]。

表1. 两组视动系统检查对比[n(%)]

自发性眼震主要指在未收到任何刺激情况下出现的眼震,由生理和病理两种类型[8]。通过眼震方向可反映病变定性,其中周围前庭性病变表现为水平性眼震,容易被固视抑制,在急性迷路水肿病变中较为常见[9]。而前庭中枢病变表现为方向改变的水平、垂直性眼震,固视抑制失败[10]。位置性眼震主要指在特定位置发生的眼震,特异性不明显,出血、血管病变均会导致其发生,位置性眼震按Nyien分型,中枢前庭病变主要为1、3型,而周围性前庭病变主要为2型。临床将慢相角速度≥7°/s判断为病理性眼震,健康人群也会出现,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自发性眼震低于2°/s。

综上所述,以眩晕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患者通过VNG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眼震动系统自发性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共享魅力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①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的应用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铁路电力和牵引远动系统组网方式研究
眩晕伴Burn眼震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