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芳芳
关于盆底功能降低或障碍的疾病表现主要来源于分娩以及妊娠活动[1]。女性在妊娠过程中随着胎儿的不断成长,盆腔及周围器官受到挤压,并长时间处于受累状态。妊娠结束后胎儿要经产道分娩,而在分娩的过程中受到胎儿的挤压,阴道以及盆腔过度扩张,容易损伤盆底肌张力,同时有发生产道裂伤的风险。在分娩后及时采取盆底肌康复锻炼对预防产后并发症以及恢复盆底功能有较大的助益。临床上一般会采取盆底康复锻炼以及生物电刺激两种方式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取得不同的疗效。为证明其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本院80 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展开研究,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自然分娩的产妇,纳入标准:依从性好;病例资料完整;无严重产前焦虑症;可以正常进行语言交流的产妇。排除标准:合并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认知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产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 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6.9±3.1)岁;平均孕周(38.9±1.3)周;平均孕产次(3.3±1.2)次;婚姻状况:已婚38 例,未婚2 例;学历:初中15 例,高中20 例,专科及以上5 例。研究组产妇:平均年龄(25.8±3.0)岁;平均孕周(39.1±0.8)周;平均孕产次(3.1±0.9)次;婚姻状况:已婚39 例,未婚1 例;学历:初中14 例,高中22 例,专科及以上4 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妇产后给予单纯的盆底康复锻炼治疗,制定康复锻炼方案,产后尽快指导产妇调整心态,锻炼前指导体位[2]。在初步唤醒盆底肌肉的基础上指导产妇完成凯格尔运动,充分利用耻骨尾肌促进盆底肌肉收缩。体位指导:屈膝、取仰卧体位,放松身体,舒展骨盆,将脚尖微微抬起,与床面保持30°的夹角,轻抬髋部,在抬起髋部的过程中配合呼吸完成单次骨盆卷动运动。1~3 次/d,15~30 min/次,连续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此外配合臀桥运动以及深蹲运动也可以有效锻炼盆底功能。
1.2.2 研究组 产妇产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电刺激疗法治疗,选择生物电刺激仪器,治疗前调整运作功率,指导产妇放松身体,按照电刺激仪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治疗时间应维持在≤30 min/次,1 次/d,连续治疗1 个月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对盆底功能展开评估,跟踪治疗效果[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盆底肌张力分为Ⅰ~Ⅴ级,等级越高说明盆底肌张力恢复效果越好。Ⅴ级:完全恢复,Ⅳ级:部分恢复,Ⅰ~Ⅲ级说明肌张力异常。盆底肌张力总恢复率=(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后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器官脱垂的程度分为0~Ⅱ度3 个等级。0 度:表示无脱垂;Ⅰ度:表示轻度脱垂;Ⅱ度:表示中重度脱垂[4]。器官脱垂发生率=(Ⅰ度+Ⅱ度)/总例数×100%。③对比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产褥感染、子宫修复不全、尿失禁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张力总恢复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治疗后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产妇发生器官脱垂3 例(7.5%),对照组产妇发生器官脱垂10 例(25.0%);研究组产妇器官脱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对比[n,n(%)]
表2 两组产妇治疗后器官脱垂发生情况对比[n,n(%)]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
盆底功能损伤是已经分娩产妇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症状的产生主要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骨盆长时间受累有关[5]。妊娠过程中随着胎儿的不断长大,子宫体积撑大,对周围器官造成严重的压迫。在妊娠280 d内,盆骨以及盆骨中的相关器官被动扩张或压迫,容易造成盆底肌张力降低或者韧带损伤[6]。产妇在分娩后盆底肌肉以及盆腔内相关器官的受压状态在短时间内解除,但是盆底韧带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恢复造成器官脱垂的现象,比如常见的有子宫脱垂、肛门脱垂、膀胱脱垂等症状;产妇还极容易出现产后漏尿的现象[7]。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妇的性生活,而且对产妇自身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或者杜绝以上症状的发生,临床上早期采取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对产妇有较大的帮助。盆底康复锻炼可以利用凯格尔运动、臀桥运动、深蹲等进行长期的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还可以防止出现产后痔疮以及阴道松弛的症状。在此基础上联合生物电刺激的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使用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帮助其恢复盆底肌张力,同时能够降低器官脱垂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