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玮 蒋励 陈晓霞
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的营养不良风险较高,主要原因是术后身体需要大量营养来修复伤口且术后易发生腹泻和肛门失禁,影响患者营养吸收。营养不良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会增加免疫抑制等并发症风险,进而影响患者预后[1]。近期研究表明早期床上康复运动能促进运动局部和运动功能恢复,并对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然而这一措施对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甚少。为此,作者选取80 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床上渐进康复运动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80 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21 例;年龄37~81 岁,平 均年龄(57.00±8.10)岁;肿瘤分化程度:11 例分化良好,20 例中分化,9 例分化差;19 例PTNM Ⅱ期,21 例PTNM Ⅲ期;术前体质量指数(22.31±1.51)kg/m2;术前营养评分(3.11±0.31)分;肿瘤最大直径3.1~7.4 cm,平均肿瘤最大直径(4.26±1.26)cm;肛门边缘距4.1~8.3 cm,平均肛门边缘距(6.41±0.77)cm。试验组男20例,女20 例;年龄35~80 岁,平均年龄(56.60±7.90)岁;肿瘤分化程度:10 例分化良好,21 例中分化,9 例分化差;17 例PTNM Ⅱ期,23 例PTNM Ⅲ期;术前体质量指数(23.51±1.37)kg/m2;术前营养评分(3.25±0.29)分;肿瘤最大直径3.2~8.1 cm,平均肿瘤最大直径(4.16±1.18)cm;肛门边缘距3.9~8.2 cm,平均肛门边缘距(6.35±0.76)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直肠癌;②腹腔镜保肛手术成功且环缘及下缘为阴性。排除标准:①急诊手术患者,如肠穿孔疾病、急性肠梗阻疾病;②患者术后护理配合不良;③不愿意参加。
1.3 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恢复治疗方法,包括入院教育、康复措施、术后早期拔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抗感染、体位干预和对症干预。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恢复治疗方法基础上采取床上渐进康复运动训练干预。①术后7~15 h 嚼口香糖(无糖型),嚼17~25 min,直到肛门恢复排气,注意严格禁止患者吞咽口香糖。②术后20~35 h开始腹部呼吸训练,持续到出院。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患者仰卧,全身放松,单手放在腹部,鼻吸,口吐,缓慢深呼吸。③术后20~34 h 开始腹部按摩,5 次/d,8~15 min/次,持续到出院。这项措施由责任护士实施:患者仰卧,四肢并拢,按摩时避免切口,用力时避免切口垂直张力增大,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做圆周运动,半径从大到小,从轻到重至患者能承受的程度,速度适中。按摩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心理,倾听患者的抱怨,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按摩并通知医生。④术后24~33 h 开始下肢和髋关节的运动,5 次/d,7~15 min/次,持续到出院,包括屈伸运动和髋关节的运动。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后,主动进行下肢运动和腿部伸展运动。伸直双腿向上转动,床身呈50°,保持7 s;抬臀运动:患者仰卧,膝盖弯曲,双腿推床,以肘(或肩)和脚为支点,抬起臀部,收缩会阴肌,保持2~7 s[2]。疲劳时可休息片刻继续,在此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引流液特点并调整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运动强度。⑤运动后饮食指导,患者采取流食,同时要减少风险因素暴露并保持低脂及高纤维、蔬果饮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切口延期愈合、吻合口漏)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试验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n(%)]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2018 年世界结直肠癌新增病例约216 万例,且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发达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于欠发达地区,男性和女性结直肠癌的区域分布趋势相同,数据显示发达地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733258 例,世界标准化发病率为29.6/10 万。
目前使用较多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其中保肛手术是直肠癌患者的一种常见手术,但术后常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短期康复和长期生活质量。胃肠道功能障碍可能是因为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的直肠,这不仅改变了肛门及直肠解剖结构并导致直肠和肛周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对刺激反应降低,破坏直肠通透性和运动功能,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可能与手术创伤引起高代谢状态有关。患者总体表现为负氮平衡,营养不良也可能使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并导致身体过度虚弱,增加炎症并发症风险。因此手术非常重要,合理的术后恢复指导也非常重要。为了促进创伤恢复并增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肌肉蛋白分解和糖异生合成葡萄糖情况,作者查阅大量文献,并且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患者采取卧床渐进式康复,其中包含多个方面。口香糖能刺激消化系统并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腹部呼吸可以锻炼横膈膜并触发肠和直肠肌肉收缩,增加直肠推进力,放松盆底肌肉,从而改善患者排便功能,按摩和适度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神经支配自主神经功能兴奋性,而且还可以引起腹部和盆底肌肉收缩,加速胃肠蠕动,同时促进伤口的愈合。
李倩等[3]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其中就重点讨论了床上运动训练,发现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项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李志发等[4]使用温肾健脾益气法联合足三里穴位埋线、床上运动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床上运动疗法能够使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且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江蕾等[5]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疼痛评分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重点讨论了床上运动,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各项功能恢复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刘刚等[6]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中发现,较早的对患者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直肠癌术后患者采取床上渐进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