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兰 邱 骏 郑少平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抚州市 341000)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颌面部疾病,而发生于腮腺区域的肿瘤多以良性为主,且多数肿瘤分布在下颚腮腺浅叶中[1]。对于腮腺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行手术治疗[2]。在腮腺肿瘤的切除过程中,经典的方式是做“S”形的切口入路,然而术后随访中却常常发现患者会出现耳前、下颌及颌下部位瘢痕,所以很多患者拒绝手术治疗[3]。为了保证手术效果,近年来本院针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内窥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2~65(42.6±2.6)岁;多形性腮腺瘤15例,Warthin瘤12例,肌上肉瘤10例,肌底细胞腺瘤9例。对照组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4~66(41.9±2.5)岁;多形性腮腺瘤14例,Warthin瘤12例,肌上肉瘤11例,基底细胞腺瘤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明确为良性肿瘤[4];(2)均无手术禁忌证,有完整的临床资料;(3)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手术医师均严格遵照规范的操作进行。(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S”形切口入路。在直视状态下,于腮腺咬肌筋膜下行锐性翻瓣,充分暴露术区。直视状态下找出面神经主干后,沿着主干对各个分支依次解剖,依据观察到的肿瘤部位,实施腮腺浅叶全切除术或者腮腺区域性切除术。(2)观察组所选切口以耳垂作为起点,向后绕经乳突间到耳后、向前做弧形的小切口,切口最长不能超过3 cm,切口处于耳垂的后方。在做出切口后,在直视下于咬肌筋膜下做锐性分离,使用特制的长叶窄拉钩将皮瓣拉起,置入内窥镜,在内窥镜辅助下将皮瓣进行持续分离,分离的皮瓣前面可达腮腺前缘,上面可到耳屏前方,下面可达下颌边缘,以此构建操作术腔。直视状态下,对腮腺后缘进行分离,游离耳大神经总干及其分支,使用橡皮条牵拉向前,以便保护耳大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腮腺后缘间行深面分离,借助内窥镜于外部耳道软骨下缘乳突上部及乳突表面下约1.0 cm处,找寻面神经主干,在找到主干后,可以沿着主干解剖分离出相关的分支,借助长叶窄钩将皮瓣拉起,构建操作腔后,沿着神经长面做锐性分离,分离出面神经中的相关分支,结合患者的肿瘤具体位置来确定解剖的部位。一般而言,选择在肿瘤边界外1.0~2.0 cm处的腮腺浅叶行部分切除或全切除。
1.4 术后处理 对两组患者所切除下来的肿瘤组织即刻送检,之后使用可吸收线对区域性切除的腮腺行连续缝合,腮腺残缘则可进行结扎,以免发生腮腺漏,连续缝合后置入引流条,再逐层缝合切口,并且对术区行加压包扎处理。
1.5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2)使用自制的外观满意度问卷,在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具体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等级;(3)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及术区麻木等。
1.6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x±s)
2.2 外观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比较 [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腮腺肿瘤在中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为良性肿瘤[5-7],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进展比较缓慢,病程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8]。对于腮腺良性肿瘤,部分患者可进展成恶性肿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促进康复。
对于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常规的手术方法常常是在患者耳后做较大的“S”形切口入路行肿瘤切除术,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病灶情况,同时还便于手术医师对面神经主干及分支的把控,使手术顺利进行[9]。但是,大切口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也较大,比如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这对患者的预后不利[10]。此外,做“S”形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患者,术后常会产生较大的瘢痕而影响美观,这种手术方式已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及内窥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推广使用内窥镜辅助耳后小切口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方案[11]。选取患者耳垂到耳后部位做小切口,可以缩短切口长度,使得患者术后切口瘢痕缩小,提高美观度。在术中借助内窥镜的帮助,可以详细地探查患者肿瘤部位、面神经主干情况,结合医师对患者的观察,实施精准操作,能够准确地将肿瘤切除,且在切除过程中还可以避免对患者面神经及肿瘤周边组织的损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2]。此外,术后美观度良好,患者更容易接受。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各项手术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小切口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创伤,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患者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对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内窥镜辅助耳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外观满意率及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