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绘本是一种通过文字搭配图画的一种故事描述形式,增加了内容的丰富度,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理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适宜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形式。本文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出儿童绘本的教学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儿童绘本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无法通过单纯文字阅读的方式正确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内容也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一种畏惧阅读的心理,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对于阅读的兴趣。儿童绘本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故事的画面感大大增强,便于小学生理解故事内涵,生动形象的阅读内容比刻板的文字更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很大帮助。
一、 描述绘本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还没有很强的意识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适当的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讲述故事前,应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故事角色,全身心投入故事教学讲述活动中,结合丰富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故事表述。同时教师应重视语言的运用,既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又要保证通俗易懂,因为听故事的过程是学生提高多方面能力的过程,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产生影响。另外,在讲述过程中,为使表述更加清晰,教师应注重讲述的节奏,进行适当地停顿或强调。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把故事讲得更精彩,让学生愿意听下去,并逐渐进入故事情境中。在讲述故事时,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述《晚安,大猩猩》这篇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在基于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组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故事的情节: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像往常一样,动物管理员和小动物们一一说完晚安,就准备回去睡觉。因为时间已经很晚了,这名动物管理员太困了,困得眼睛都不想睁开了,所以他没有发现,当他在最后跟大猩猩说晚安的时候,大猩猩趁着他不注意的时候,偷走了他挂在身后的一串钥匙,就这样,大猩猩打开了自己的锁,偷偷地从笼子里溜了出来,然后它开始偷偷跟在管理员的身后,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比如,大猩猩接下来要干什么。学生看到了绘本上的故事内容,就会回答大猩猩想要放了其他的小动物。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那为什么它要去放了其他的小动物呢,学生就会自主开始讨论,然后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继续往下阅读,找出其中的原因。这样整个过程下来,学生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全神贯注地投入故事的情境里,有趣的故事情节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二、 引入思维导图,描绘绘本的故事主旨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文形式展现的辅助工具,可以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清晰地表述出來,其独有的逻辑紧密性和内容全面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故事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对晦涩的文字兴趣较低,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图画的观察上。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考虑到相互之间的联系,很难对故事的思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思维导图的方式,以绘本故事的主旨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不同的分支,最后形成一张思维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将知识汇总出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三、 给予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绘本故事读通并理解其内涵,如果不能深入地阅读,只是停留在理解其表面文字和图片的内容,就无法真正地提高阅读能力。传统的基本阅读方式是一页页地按照顺序阅读,这个方法可以在阅读教学的初期适当地使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绘本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解读生词,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应在此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活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基础阅读之后,就可以进入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走向的环节,由故事封面或简介猜想故事情节,阅读过前一页之后猜想下一页故事情节,通过一边阅读一边猜想,让学生得以突破固化的思维,全面发动自己的想象力,让静止的图画和文字更加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成年人由于拥有一定的阅历,看待问题往往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在阅读文章时可以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评析文章观点和思想。而与成年人不同,小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往往是将自己全身心投入故事情境中,想象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人物,经历着故事中的各种情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自己讲述故事情节之外,还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和再创造,在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及内涵,有利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讲述儿童故事。让学生听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说故事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一些生活积累,加上课堂上的知识,已经积攒了很多的故事素材,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通过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过程,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并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讲故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对阅读理解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一节课程是让学生任选几个动物,编写一个童话故事。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还较弱,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己编写前进行适当地指导,首先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老虎、小兔子、小猴子,还有美丽的鸟儿,它们在森林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各类动物的特点,比如老虎,一般我们在观看动画片时,对老虎的印象都是怎样的呢,学生可能会想到老虎的凶狠状态;然后是小白兔的可爱、狐狸的狡猾等等。然后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动物们之间会发生哪些故事呢?让学生开始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创作灵感,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编写故事,教师可以对学生编写的童话故事进行适当地点评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故事结构和情节,在提高学生理解故事的能力的同时也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结合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
比如,在阅读绘本故事《我爱爸爸》时,就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如何呈现出自己爸爸的形象。这个绘本故事以可爱的小熊为形象,讲述了它与爸爸之间的温馨故事,图文之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幸福感,故事讲述了小熊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很多的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都想探寻一些其中的真相,不过它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它急切地想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熊爸爸总会给予一些耐心的提示,也总会在它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伸出援手,教给小熊学会如何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一次获得帮助之后,小熊都会对爸爸说“谢谢爸爸,我爱你”,小熊的爸爸也会温情地回应道“我也爱你”。学生在阅读此故事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联系到自己的爸爸,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表述自己从图画内容中读出了什么内容,然后针对学生理解不对或不足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心怀感恩并经常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表达爱意,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爸爸,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或者在课堂上分享一些相关的趣事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还能真正感悟到其中的道理,从小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 巧妙利用多媒体,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兴趣比较大,对于声音和影像资料更是兴趣十足,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故事,能让故事表现更为立体化,比单纯的教师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多媒体还可以展现一些教师课堂上无法表现的故事情节。
六、 结语
總而言之,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绘本故事悟出其中的人生道理,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努力将儿童绘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慧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儿童绘本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7(3):106.
[2]刘夏云.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6(5):45.
[3]马继慧.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2019(2).
[4]刘留.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8(10).
[5]陈桂兰.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1).
作者简介:吴云,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