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审视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0-04-15 03:55蔡晓美
科技风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

蔡晓美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应在现有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为分析对象,尝试就亲和力的内涵和价值进行评析,分析其可行的实现路径,包括重视新媒体运用、尝试语境优化、加强交互设计等,为后续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交互设计

新媒体语境具有直白、尖锐、精炼、信息碎片化的多样特点,该语境的出现与新媒体工具广泛运用直接相关。对传媒工作以及其他信息传播类活动、教育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需在新媒体语境下尝试提升亲和力,利用新媒体技术、融合新媒体语境,为总体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一、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审视

(一)亲和力的内涵

亲和力源于人对人的认同和尊重,所表达和强调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心灵上的通达与投合。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亲和力指教育工作方法、语言能够契合对象特点,使学生从行为到思想,均能够真实、自愿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且这种意愿仍以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认知为基础。

(二)亲和力的价值

此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模式僵化、理论生硬等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从保证,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自主思考的意愿。尝试在新媒体语境下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一方面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意愿,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高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综合改革,可视作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实现路径

(一)重视新媒体运用

新媒体语境存在、产生和发展的基壤是新媒体工具,其得到重视和运用也依托新媒体工具的具体操作,实际工作中,尝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运用。结合我国高校具体情况,可用的新媒体工具主要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两种。因学生广泛拥有各类智能终端,习惯应用微博和微信,上述教育方式更具适用性,亲和力强[1]。

微博运用重视内容的碎片化,结合新媒体语境尖锐、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高校层面的工作处于多等级教育的顶端,具有长期化和综合化的特点,不必就学生基础认知进行过多教导,可通过学院、学校得到认证的微博,传递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碎片化信息。如“我校党员关某愚,荣获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对关某愚的信息予以简介,发挥新媒体语境尖锐、直白特点,简单进行核心内容简述,给出连接信息,包括该人员工作信息和履历概况等,供学生进行学习。微博可实时更新,因此不宜一次给出过多内容,以免学生学习压力增加、知识吸收困难。

微信公众号的运用方式与此不同,每日只能更新一次,因此更重视信息的结构化,强调发挥新媒体语境凝练直观的特点。高校可对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十九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内容进行加工,以更具结构化特点的方式,借助新媒体语境、新媒体工具,完成知识传播、思政教育。部分在微博中更新但未能完成详细讲述的知识,也可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详解。

(二)尝试语境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需要考虑方式方法的更新,以具有人性化特点、契合学生需要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核心方式为语境优化。具体方法包括网络语言运用,教育用语更新两方面。

网络语言运用是指在实际工作中以流行度较高的网络用语,部分替代常用的教育语言,使思政教育用语僵化、模式化的问题得到应对。如在借助公众号进行教育时,以“参军入伍,保家卫国”为题目,虽然能够完整有效的呈现信息内容和内涵,但缺乏新意,学生缺乏进入公众号查看思政教育内容的意愿,可借助网络语言进行部分替代。以“男人18岁可入伍,22岁才能结婚,为什么?”之后在公众号内继续以网络语言给出答案“因为国家更需要男人保卫”。以更具亲和力、灵活性的方式,借助网络语言和语境特点,完成思政教育[2]。

教育用语更新,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加强语言分析,以能够完成信息传递为基本要求,同时适当改变语言风格,契合新媒体语境和大学生群体特点,增加亲和力。如在进行见习指导时,教师引入工匠精神相关内容,可结合新媒体语境开展工作,以“你给我滚,马不停蹄的滚”作为导语,充分引起学生兴趣,之后告知学生如何通过精雕细琢、技术突破,提升轮胎设计效果、优化制造工艺,有助于学生借助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保持学习兴趣,掌握“工匠精神”内涵以及对应专业知识,教育成果理想。

(三)加强交互设计

加强交互设计,是指在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工具的运用过程中,适当提升可交互性,作为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途径之一。微博交互模式相对简单,包括转发、留言等,可予以保留。微信公众号的交互设计应进一步重视和优化。新媒体语境下,强调个性的突出和表达,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其思想、观念仍处于形成期,鼓励其表达自身想法更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如高校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每日发送公众号文章后,开放评论平台,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发表评论,每周进行一次汇总,将评论中较为凝练、中肯的部分选出,作为精选评论,给予集中发布,引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因评论均来源于学生,这一机制有助于其他大学生直观进行参考和学习,从亲和力的角度上看,避免了教师教导模式下,理论生硬、可参考性差的弊端;从长期性角度看,该机制也能持续推行于高校思政教育中,服务学生的长期成长。

三、总结

综上,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突出,具有理想的可实现路径。亲和力强调与学生特点的契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意愿和效果。其实现要求重视新媒体运用、尝试语境优化、加强交互设计,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和新媒体语境特点,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奥.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学生骨干创新培养研究——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9(11):115.

[2]夏晓燕.新媒体语境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途径[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0):149-150.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