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导演的守正出新

2020-04-15 03:59王宝宁
戏剧之家 2020年4期

王宝宁

【摘 要】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日益活跃的今天,戏曲艺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面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要想继续传承与发展戏曲,戏曲工作者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尤其是导演,作为戏曲演出过程中的重要统筹安排者,更对繁荣戏曲艺术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戏曲导演;戏曲传承;守正出新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042-01

戏曲导演是统筹戏曲演出的重要角色,更担负着繁荣发展戏曲的重任。一名戏曲导演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戲曲团体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强对导演艺术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戏曲进行守正创新,在坚守戏曲阵地的同时,走出戏曲创新之路。

一、戏曲导演在戏曲团体中的重要作用

戏曲舞台艺术受到时间(几个小时)和空间(戏曲舞台)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要想完整地表现复杂的情节和故事,表现主题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戏曲演员的全力投入、服装道具的全力配合,更需要导演的统筹安排。可见,戏曲导演在戏曲团体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戏曲导演自身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感知到肩上的重任,致力于守正出新,将戏曲发扬光大。

二、新时期戏曲导演的守正出新

新时期,戏曲导演的角色非常关键,其不仅要传承戏曲,坚守戏曲的一方天地,遵循艺术规律,规范表演样式,还应该与时俱进,对戏曲进行二度创作,展现时代风貌。因此,守正出新非常关键。

(一)对于戏曲的传承与坚守

戏曲导演虽然不参与舞台演出,但是他应该具备更高的艺术修养与更多的表演技巧,因为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具备较为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够在戏曲的演出过程中做好宏观把控。因此,对于艺术规律的遵循,对于戏曲传统的尊重,对于表演样式的掌握与规范,导演是必须做到的。对于戏曲特殊的审美规律与各个剧种的特色,导演是必须坚守的。戏曲导演必须对中国的古典作品和优秀的传统戏有深刻的领悟。如今,各门类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人们的文化艺术活动种类越来越多,戏曲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戏曲演员、导演为了谋求更好的前程而改行,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一名优秀的戏曲导演应该坚守住这一方天地,坚持初心,才能促进戏曲的传承与繁荣。

(二)对于戏曲的创新与变革

在戏曲工作中,导演不仅要传承与坚守戏曲的一片天地,更要对戏曲进行创新与变革。创新是传承戏曲的重要途径。导演应该对于戏曲进行二度创作,变革戏曲的时代风貌。

1.创新对于戏曲的二度创作。戏曲从剧本到表演,经过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也是剧本的一度创作与观众的三度创作之间的桥梁,所以至关重要。戏曲演员对于剧本的研读、揣摩、体悟,只是演员自身的行为,而戏曲导演需要从宏观的角度,站在艺术创作的中心位置,提出整体构思。同时,导演还需作为“桥梁”去架构演员表演和其他各部门的艺术加工,从而实现完整的二度创作。为此,要对戏曲进行创新,就必须创新戏曲的二度创作,要从二度创作中,发现新的切入点,能够当好这个“桥梁”,使观众从一个新的维度去进行三度创作。

2.变革戏曲的时代风貌。戏曲是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但是导演是活在当下的,因此,导演应该懂得变革戏曲的时代风貌,要为戏曲注入新的元素。

一名戏曲导演应当确保戏曲表演者能够从现实生活当中发现和洞悉各类表象,并以此为依据,将之加工和转化为带有个人特色的表演素材,同时,要求戏曲表演者善于从前辈那里吸取经验,完善自身的戏曲表演。没有程式就没有中国的戏曲;没有体验,固有的程式就不能突破和发展。可以说,从戏曲体验的层面来看,并非是戏曲表演者将自身的感受简单融入到所扮演的戏曲人物当中,而是应当在娴熟的技术当中展现出厚重的情感,使戏曲体验活动同戏曲表演活动呈现出既间离又统一的状态。

三、结语

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均有其独到之处,亦有其不足之处,鉴于此,在遴选戏曲题材的过程当中,必须扬长避短。能够借助不同的形式表现同样的内容,但不能指望借助一种特殊形式,实现对全部内容的展现和诠释。古代戏曲作品能够展现出古人的生活状态,若将之用来表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则会让人有格格不入之感,因此戏曲艺术非要发展改变不可。

作为戏曲艺术而言,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迎来变革,此乃戏曲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发展戏曲,戏曲导演有特殊的责任。戏曲导演应当秉承高度的文化自信,把握中华传统戏曲文艺的精髓,同时,要对历史上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果的戏曲艺术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唯有这样,方才能够凸显中华戏曲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君.戏曲导演的创新思维在排导中的运用[J].当代戏剧,2012,(5):28-29.

[2]宋巍.小议戏曲导演对演出样式的传承与创新[J].剧作家,2016,(4):144-144.

[3]唐国良.论戏曲导演的艺术自我觉醒与创建意识——以川北大木偶戏的保护和创新模式为例[J].四川戏剧,2014,(1):68-70.

[4]沈斌.回归本体是戏曲创新的根本(上)论戏曲的创新性与本体性[J].上海戏剧,201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