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泽敏
【摘 要】主旋律纪录片一直以来就被冠以“刻板生硬”“宣传主流文化思想”“内容形式老套”的标签,很难得到观众的青睐。一部作为央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的《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打破了这一僵化的局面,一方面平衡了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观众审美趣味两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主题内容、叙事视角、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观众看到主旋律纪录片的演变。
【关键词】纪录片;主旋律;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071-02
一、主旋律纪录片的概况及发展现状
主旋律纪录片是依据国家发展情况在政府的指导下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政治服务为基本出发点,旨在树立民众高度文化自信和国家自豪感,并向其他国家展现国家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一种媒介呈现方式。
纪录片自1895年诞生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今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势头迅猛,可谓迎来了黄金时代。其中,主旋律纪录片更是受到了政府和观众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并且作为反映时代风貌的排头兵,主旋律纪录片呈现出多种题材,如反映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理想照耀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四十年四十家》《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共产党人》《历史告诉未来》;体现中国的强军战略和大国外交的《强军》和《大国外交》。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呈现了中国立足于世界的大国形象。
二、主旋律纪录片的独特创作方法
在受众的认知里,主旋律纪录片都是没有新意、带有说教性质的。这些年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主旋律作品从没有停止创新和实践的脚步,从故事片到纪录片,都在进行突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涌现出了大批旨在展示改革开放优秀成果的主旋律纪录片,最为突出的是央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部纪录片一播出就得到了各界的好评。
(一)新世纪“新”主题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紧紧围绕时代主旋律,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影片共设置了十八集的内容,展现了107个典型的改革故事,有183位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了此次拍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每集都有一个小的主题,讲述在“改革开放”中积极进取的弄潮儿的奋斗故事。“改革”是当今时代的热点,“开放”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该片结合两者,从纪录片的角度将40年的真实奋斗故事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旨在从更普适的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带来的各个方面的成果,从而更好地弘扬主旋律。
(二)影视语言的表现方法
中华民族迈进新时代,提出新思想,面对新矛盾,明确新目标。社会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主旋律纪录片的步伐也紧随其后,以改革开放40年获得的骄人成绩和丰硕成果为出发点所拍摄的《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通过这些年来人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中国40年来的历史变革,把国家战略与个体命运结合起来。
1.在纪录片主题思想的表达上,《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讲述了改革开放作用于普通职业和平凡百姓切身利益的故事。如片中第二集《在希望的田野上》,先講述种粮大户刘天华通过承包土地建立合作社过上好日子,再结合小岗村土地改革的成功,逐渐上升到国家政策,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观众能够从这些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种从个体人物切入的方法,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2.在画面的设置上,全景开篇,多角度多机位拍摄,让观众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全局式的审阅。《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运用了大量的史料,使内容更具说服力。第八集《知识改变命运》,运用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场景资料,对比当时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与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说明知识的重要性,说明科技强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结合黄大年、孟凡超等楷模的影像资料,升华主题,增加纪录片的可信度。
3.影片解说词和音乐也不乏创新之处。《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打破大多数主旋律纪录片解说词特有的宣教感,更加口语化,用更轻松的语调来讲述“改革”的故事,用解说词将不同部分进行衔接。同时,那个时代的经典电影片段和经典歌曲也运用到这部纪录片中,据数据显示,全片引用的经典电影片段有27个、经典歌曲有四十多首,这些影像资料的运用会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回忆起之前的不容易,而后对比现今的美好生活,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深埋观众心中。
(三)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基本是按照改革开放的开始、发展、成果以及展望等来进行全局构思的。这种构思比较符合受众对于一个问题认识的审美逻辑。从单个人物通过改革获得收益的故事出发,引出本集的主题,由每个奋斗者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效。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相联系,通过小角度看问题,以小见大,将国家战略和人民命运结合在一起,使改革深入人心。最后一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者通过前期的内容设置让受众对改革开放的成效深深信服,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引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是奋斗者的时代。
三、主旋律纪录片的媒介呈现与受众感知
主旋律纪录片想做到既弘扬国家主旋律又符合受众的欣赏兴趣是很难的,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的感染力来源于事实性,主旋律纪录片又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的,对于主流文化的表达不能存在虚构,在呈现出来的作品上难免就会产生说教的意味。《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引领观众回顾了从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间改革开放的故事,结合大量的史料,通过层层故事的设置,使观众进入创作者设置的情境中。在片中,每一个故事都是围绕老百姓的生活展开的,这些关乎百姓生活的事才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创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百姓的生活中去,才能知道百姓真正想看的是什么。如第十五集《强军战歌最嘹亮》中的一句解说词“不是所有的具备航母的国家都具备夜间着舰的这个能力。”通过画面和解说词的配合,将改革开放的成果向观众传达,使观众看到国家的强大,从而树立起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情感传达是观众乐于接受的。
四、结语
总的来说,主旋律纪录片应该打破观众印象中传统僵化的表现方式,转变为政治性、观赏性、艺术性三者统一的艺术形式,既可以反映时代文明,宣扬主流文化,又具有较高的可看性,增加审美趣味。不难发现,现在纪录片的受众结构在悄然发生改变,主旋律纪录片应该结合青年人的特点,将纪录片与综艺性结合,更好地吸引年轻的受众,在播放平台上可以“先网后台”,在增强主旋律纪录片传播力的同时打造经典IP。希望未来主旋律纪录片的发展能够做到由观众不想看到想看的转变,同时将主旋律进行传播,在主旋律纪录片的主题设置、内容呈现、视角变换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吸取现有纪录片的优点,融合自己的创新点,从而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迟,布莱恩·温斯顿.纪实之后:纪录片创作新趋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2]刘洋.从《我的青春在丝路》谈主旋律纪录片创新表达[D].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18.
[3]黄会林主编,李稚田著.影视语言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